即使心裡有些不情願的常委,現在大家心裡也都知道了,書記此話一出,必定駟馬難追,反對也沒有什麼作用,反而自討沒趣,把自己推到書記的對立麵去,書記既然要解決河東的教育和醫療問題,就由著她去吧。
之前的摸底都是由常務副省長齊全負責,按照書記的指示,醫療方麵,按照報銷95的比例,教育方麵,高中三年納入義務教育。
但是在適用人群方麵還是有拿不準的。
教育方麵比較好辦,隻要就讀公辦高中的,自然是免除學費,民辦高中,尤其是那些貴族學校,自然不在免費教育之列。
爭議比較大的,是個人醫保的適用範圍。
徐雨萌建議大家各抒己見。
郭華是省長,大家都把目光望向郭華,看看他怎麼說。
遇強則弱,遇弱則強,郭華現在也學乖了,知道和徐雨萌硬扛自己沒有好處,所以儘量選擇退避,非重大原則問題,絕對不和徐雨萌起衝突。
這次徐雨萌提出要在河東實行,教育和醫療改革,他屁話都沒有說一句就同意了。
反正是財政的錢,你徐雨萌想怎麼花就怎麼花好了!
大方向沒錯了,小方向自己肯定還是可以提點建議的。
“書記,河東的南北貧富差距太大了,這一次的教育和醫療改革,重點關注的是中低收入人群,幾百塊錢的醫療保險,不到1000元的高中學費,有錢人看來根本就無所謂,所以對高收入人群,我們可以不用考慮,我覺得在這點上應該設立一個標準線,家庭年收入達到多少的為一個標準,把錢用在刀刃上,用在真正需要的低收入人群身上!”
不得不說,郭華的這個建議,徐雨萌還是蠻支持的。
真正能當到省長的人水平都不會太差,關鍵是他的想法,站在哪一個角度考慮問題,屁股坐對位置。
徐雨萌微微點了點頭,微微一笑說:“我覺得郭省長的這個建議不錯,河東省的情況特殊,高收入人群多,把有限的資金向低收入者傾斜,這個想法很好!那這個高收入該怎麼劃分呢?”
常務副省長齊全發言說:“根據河東省的實際情況,南部的縣區可以按照家庭年收入100萬來劃定,北部的為20萬,煙收入100萬以上的也看不上這三瓜兩棗,而北部因為生活成本低,家庭年收入20萬以上的,就已經可以算是高收入人群了。”
紀委書記曾國偉有些擔心:“高收入者又正好是稅收的主要貢獻者,把這一部分人剔除出去的話,他們心裡會不會有想法?他們交了稅,卻沒有享受到這個福利,心裡會不會罵娘?當然,有些人可能無所謂,這點錢對他們來說確實看不上。”
曾國林的話也不能說毫無道理,這個政策一出來,想做到人人滿意,那想必也是不可能的。
徐雨萌問齊全:“齊省長這段時間一直在調研考察,對於這些情況更加了解,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我還是想聽聽你是怎麼看的?”
“其實我倒覺得........”他猶豫了一下,躊躇著說:“既然是全民的,就不要分什麼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乾脆來個全覆蓋!如果真按照剛剛所說的南部100萬和北部20萬這個標準來劃分,那些101萬和21萬的會怎麼看?而且這個認定也是一個複雜繁瑣的過程,需要耗費大量的能力和精力,甚至在認定的過程中又會出現不正之風,讓所有的人都享受到這一政策的紅利,也可以增強全省所有的群眾的認同力和向心力。”
後續其他常委的發言大多也讚成齊全的這一說法。
整個常委會的討論罕見的熱烈。
徐雨萌環視會場,目光掠過每位常委的麵龐,唇角笑意比會前多了幾分暖意:
"今天這場討論,讓我看到了班子的凝聚力和務實態度。郭省長立足省情提出精準施策,曾國偉書記從長遠角度考量政策影響,大家各抒己見的勁頭,正是我們推動改革最需要的氛圍。"
她稍作停頓,將視線落在齊全身上,語氣加重了幾分肯定,
"尤其要感謝齊省長,這段時間的調研確實下了苦功夫。你提出的全覆蓋思路,不僅解決了政策執行的難點,更體現了我們做改革的初心——政策的溫度,不該被冰冷的數字門檻割裂。"
她伸手輕叩會議桌,金屬簽字筆與桌麵碰撞出清亮聲響:"但政策既要普惠,也要守住公平底線。經過綜合考量,我提議:除公職人員外,全省群眾都能享受教育醫療改革紅利。公職人員本就享有完善保障體係,把資源更多傾斜給普通群眾,既是回應民生期待,也是彰顯我們刀刃向內的決心。"徐雨萌的目光掃過眾人,字字鏗鏘,"從今天起,各部門要立刻著手細化方案,半月內拿出配套細則。記住,改革不是紙上談兵,必須讓老百姓實實在在摸到政策的溫度!"
教育和醫療改革沒有遇到任何阻力,順利通過!
喜歡權力巔峰之我不是青天請大家收藏:()權力巔峰之我不是青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