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蘭被丁奉所襲,不得不退回新都郡,而震澤的衝突也愈演愈烈……
“元代,這次由你全權指揮,你在吳郡時常伴孫仲謀左右,對震澤的地形應該了如指掌。潘璋那邊你不用操心,呂蒙就交給你了!”
董襲微微一笑,自信道:“還請太史將軍放心,聽說這個呂蒙是個人才,可惜了,就要殞命在此!”
由於漢軍的投石船和船弩射程都遠超江東軍,因此當漢軍發動進攻時,潘璋並未選擇硬碰硬,而是率領著樓船、艨艟、冒突等戰船緩緩後撤。
他們緩緩地向西北方向退去,直退到了東山島與包山島之間。這片水域暗礁密布,水文情況複雜多變,隻有常年生活在這裡的人才能摸清其中的門道。
再加上周圍島嶼上星羅棋布的塢堡和箭樓,可以與水中的樓船形成密不透風的立體打擊。而兩島之間的一些小島,則成了江東軍天然的掩體。
“傳令!全軍出擊!”
董襲一聲令下,隨即向太史慈躬身施禮,大步向自己的旗艦走去,隨著董襲的命令,定波府、瀚海府二府大半的兵力將交由董襲調動。
“去吧,董元代,這一仗就是你揚名之時!”
董襲自擔任瀚海府統領以來,一直沒有拿得出手的戰功。
在這次征伐孫權的戰役中,他也多是扮演輔助的角色。而這次太史慈將指揮權交給董襲,便是存了讓他立功晉升的心思。
如今水軍四府中,就數董襲的功勳最低,而太史慈和董襲又都是江東派係,兩人利益相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此次太史慈與董襲奉劉瑁之命進攻東山、包山,兩府兵力加起來如今尚有兩萬三千餘人。
而呂蒙如今麾下僅有區區不到七千之數,儘管攻島沒那麼容易,但人數的差距實在太大了……
隨著各個樓船的旗語,戰船開始緩緩向前推進,此次兩府共有樓船三十艘,艨艟冒突數百,除了一部分依舊護衛在太史慈的座船外,幾乎全軍壓上,向著震澤東山的防禦體係逼近。
董襲則站在自己的旗艦之上,目光如炬,緊盯著前方的戰況。他明白這一戰的重要,除了徹底擊潰江東水軍外,還關乎著如今整個江東派係的利益。
如今伴隨著劉瑁勢力的不斷擴大,各個派係的暗中較勁也越來越凶,益州派、荊州派、雍涼派,如今還要再加上江東派和並州派。
這其中,尤以雍涼、益州的爭鬥最為激烈,但由於目前天下尚未一統,許多事情都藏於水麵之下,未現端倪……
“將軍!江東軍的主要樓船都藏匿在前麵的移山島後,以此島為掩護,若要進攻他們,便必須也繞到此島之後!”
“哼!我知道,不用理會,潘璋那邊有太史將軍對付,告訴兄弟們,準備登島!公奕,交給你了!”
董襲一聲輕喝,一個人影緩緩走了出來,望著前方的東山島,輕笑一聲:“元代,自我降了主公以來,寸功未立,就用這震澤當做我蔣欽的賀禮吧!主公把這叫什麼來著……”
“哈哈,不止是你的,而是你我二人的投名狀!”
“對,就是投名狀!”
“那這東山島,我就交給你了!”
“放心吧!”
此時與董襲說話的人不是彆人,正是如今瀚海府的副統領,被封為討賊將軍的蔣欽蔣公奕。
自他投降了劉瑁後,便先後追隨太史慈、董襲襲半州,勝呂範,破皖口,從中郎將一躍成為了雜號將軍,軍中其實亦有非議,而如今正是董襲與蔣欽二人正名之時!
隻見蔣欽縱身躍下樓船,登上了艨艟,隨同著漢軍的投石船一起緩緩駛向東山島。
畢竟樓船噸位太大,是無法靠近島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