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華三年,九月,士廞聯合幾位叔叔和弟弟弑父奪位,自封交趾侯,以清君側為名舉起反旗。
士廞野心勃勃,欲趁劉瑁主力尚在江東之際,迅速掃平交州內部的反對勢力,進而窺伺荊益。
因此,在自封交趾侯後,士廞便馬不停蹄地展開了軍事行動。
由於交州常年沒有戰亂,因此此地的人口極多,單單交趾郡一郡之地就有十萬餘戶,因此當士廞起兵作亂時,他單單交趾一郡便已擁兵三萬,而這還是在士廞留了部分百姓務農之後的結果。
因此,當士廞攜交趾、九真兩郡共計五萬兵力直接兵壓僅有一萬兵力的日南郡時,結果已經顯而易見了……
日南郡,位於大漢疆域的最南側,後漢時的邊界位於現在越南的廣治省境內,與九真郡皆為武帝元鼎六年時設立,下轄五縣。
可惜的是,就在初平三年,日南郡南部的象林縣發生叛亂,象林縣功曹之子區連聚集數千人起義,殺死了象林縣令,建立了林邑國,此後徹底獨立了起來。
因此此後的日南郡,便以西卷縣作為最南邊的縣城,與林邑國以冷水為界,丟了盧容、象林兩縣之地。
此前的日南郡太守桓治,乃士燮親信,當士廞的弑父之舉傳至日南,而後士廞下旨傳令時,桓治便命人將其趕出了日南。
因此當士廞親率五萬大軍,進攻日南郡時,桓治憑三縣之力奮力抵抗,但卻寡不敵眾,
桓治力戰而亡,其弟桓鄰僥幸逃脫,一路向北,投奔投奔益州去了。
日南郡郡治,西卷城。
“州牧!桓治已然身隕,其弟桓鄰不知所蹤!”部將甘醴上前稟報。
“好!”
士廞聞聽桓治已死,不禁喜笑顏開,隨後轉頭對著自己的三弟士徽道:“三弟,如今日南已克,我便將交趾、九真、日南都交給你來駐守,我這就往合浦郡一行,滅了程秉!”
“請大哥放心!有我在此,三郡穩如磐石!”士徽拍了拍胸脯,自信道。
在士燮時期,交州的武將逐漸凋零,在桓治死後,如今士廞麾下有領軍之能的除了幾個兄弟以外,便是甘醴、夷廖、錢博等將領為其所用。
於是,在拿下日南郡後,士廞並未停歇,兵鋒直指合浦郡。
合浦郡,秦始皇三十三年,置桂林、象郡,合浦縣屬象郡轄地。
後武帝平南越,置合浦郡,郡治合浦縣,統屬交州。
此時的合浦郡太守程秉,與桓治皆為士燮舊部,對士廞的弑父之舉深惡痛絕,因此拒不服從士廞的統治,於是士廞在平日南後立刻抓緊時間北上,直奔合浦縣而來。
與此同時,劉瑁的三路大軍也同時展開了行動。
首先是已經於京口出海的瀚海府。
“先生,我還是第一次從這京口出海!”
“哦?不瞞將軍,龐統也是初次,這滄海之遼闊,確實讓人感歎,不過將軍,你可還記得你府的名字?”
“……瀚海府!”
“不錯,恐怕主公在設立之初就有讓您兵壓諸海的想法吧……”
“所以此次才放棄了陸路,而走海路嗎……既然如此,先生,就讓你我一舉破了番禺城,拿了那士武回京請賞!”
“將軍,這一路上可多繪製海圖,主公誌在天下,這四海之夷早晚都得向我大漢臣服!”
“明白!”
與此同時,荊州,武陵郡。
自與劉瑁在江陵分兵後,魏延與黃忠便一路南下,二人原本計劃一同過長沙郡,南下交州。
可是魏延與黃忠剛剛進入長沙郡內,就聽說盤踞在武陵山上的武陵蠻又反了。
於是二人隻得分兵,黃忠直接入進雲夢澤,沿著湘水過零陵直入交州,而魏延則帶著背嵬軍先往武陵,平了叛亂再與黃忠彙合。
武陵山,位於荊州的武陵、沅陵、益州的巴郡、牂牁四郡之中,幅員遼闊,由於此處複雜的地理環境,使得這裡變成了當地蠻夷生活的土壤。
在劉瑁全據荊州後,暫時並沒有對武陵蠻進行武力鎮壓,當時這武陵蠻也非常識時務的獻上了兵卒、表示願意臣服,因此劉瑁就順水推舟的接受了。
可是在士廞派來使者的勸說下,蠻王司堅心動了。
當初投靠劉瑁,對於他來說便隻是權宜之計,他根本沒有歸降之意,畢竟在曆史上,武陵蠻也是不斷反複,擾的東吳平叛不斷。
司堅,乃如今武陵蠻的首領,此時正在領人猛攻沅陵縣城。
此行他將附近的十餘個部落全部聚集了起來,聚兵兩萬餘人,號稱蠻兵五萬,在輕鬆地破掉酉陽、遷陵二城,大肆掠奪後,便直奔沅陵而來。
而魏延在長沙郡任職前,其實就與武陵蠻打過交道。對他們並不陌生,因此在得知阮陵被進攻後,便立刻領軍直奔沅陵!
沅陵郡郡治沅陵縣,春秋時期屬楚巫,楚秦時設黔中郡治窯頭。
漢高祖五年始置沅陵縣,屬武陵郡,縣治窯頭,東漢滅莽後,郡、縣名複故。後劉瑁為了壓製劉表,又將武陵郡一分為二,以沅陵為界,置沅陵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