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此言,吳誌淵卻是一臉淡然的笑意,朗聲道“你莫非忘了,我們的恩師是誰?那教務司司主,可是尊我恩師為師尊,這樣的瑣事在他麵前又能算得了什麼?”
他這般一提,蘇塵方才記起此事。
原來他們班級的導師,在這所學校裡輩分頗高,那位教務司司主確乎曾是恩師門下的弟子,隻不過並非是在高中時期,而是在初中學段。
劉元鼎早年教授初中,直至數載後才轉至高中任教。
然而也因此,儘管教齡深厚,但由初中起步,相較於那些一開始就執教高中的同僚,其未來的修煉之路似乎並不那麼光明。
即便他的門生已經成為了教務司司主,劉元鼎依舊隻是個普普通通的高三修行班導師。
明曉其中深意後,蘇塵心中亦有所感,他不清楚自己之所以被選中前往導師辦公室,究竟是緣於昨日靈根測試之事泄露,還是因為自家貧寒之境使得恩師予以關照。
或許兩者兼有之吧,蘇塵隻是微微感歎,但他認為這位班主任為人還是相當可敬的。
走出辦公室,蘇塵仍然沉浸在導師的話語之中。
恩師劉元鼎的確對他施以格外的關注。
據其所述,對於其他學員而言,準備武道科考的時間已足夠長久,所需的知識他們都已心中有數。
然而蘇塵則不然,他的報考之舉太過突然。
假若昨日劉元鼎對他並無期待,待到得知他昨晚測試的表現之後,便覺他也有可能如同王金洋一般,創造出驚人的奇跡。
有趣的是,蘇塵與王金洋竟有許多相似之處——二人在班級之中皆非出類拔萃,家世背景也均屬平常。
王金洋雖不像蘇塵那般報考之舉顯得突兀,但在高考前夕,卻也沒有任何人料想到他會成功踏入武科大學的大門。
劉元鼎認為,若是讓蘇塵前去迎接王金洋,或許兩人之間能產生共鳴,對蘇塵而言未嘗不會有所啟迪與收獲。
因此,在這份接待名單之中,自然也包含了蘇塵的名字。
走廊之中,吳誌淵滿臉喜悅,笑容燦爛地說道“未曾料想恩師竟這般神通廣大,此次接送任務竟然僅由我們班級四人承擔。
”
沒錯,這一次唯獨高三班的四位弟子受命接引貴客,當然,校方還特意安排了一輛靈行車以及一名駕馭車技嫻熟的馭者。
並非校內的老師們擺架子,實則他們深知一旦王金洋入讀武大,日後成就必然遠超於他們,許多教師無不希望能借機拉近關係,討好一番。
然而王金洋進入武大進修之後,與母校溝通之時表示無需勞師動眾,他自己前來學校便可。
麵對校方的熱情邀請,他終究無法拒絕,於是提出隻需幾位學弟學妹相伴前往即可,沒有必要勞煩各位教師陪同。
即便那可能隻是例行公事,然而最後校方仍然決定僅派遣學生前往,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
劉安國此次也下了決心,他班級中的吳誌豪有望在武道科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因此原本劉安國僅打算讓吳誌豪去接觸一下那個圈子。
然而得知蘇時之事之後,他又動念想要儘力為蘇時爭取一次機會。
同時考慮到如果吳誌豪與蘇時兩人一同前往,班級裡的楊建和劉若琪近期的表現也同樣出色,不如就讓他們四人一同前去。
於是乎,劉安國一大早就守在教導主任辦公室門前,堅持要求得到許可才能離開。
此刻校長在外未歸,諸多事務皆由教導主任代理,麵對如此固執的老劉,教導主任隻得苦笑應允下來。
畢竟這隻是接送修行者的事宜,對學生而言多少有些不太願意承擔,尤其是一些重點班的弟子。
結果便是,接送重任便落到了班的幾位弟子身上。
吳誌豪告知眾人“明日上半天的課程可以暫時放下,我們九點之前在校門口集合,乘坐學院的靈獸車一同前往驛站。
午餐之際,也將由我們陪伴王師兄共進。
午後,我們再陪同王師兄返回學院,此行的任務就算完成了。
”
楊建與劉若琪紛紛點頭示意明白,而蘇時則略帶好奇地問道“王師兄在武道修為上達到了幾品境界?”
這個問題讓吳誌豪思索片刻,方才無奈回答“不清楚,相對於其他的文科學府,武大確實顯得頗為神秘,許多內情並未外傳。
至於王師兄究竟是幾品武者,我們並不了解。
但據我所知,王師兄尚處於大一階段,南江武大雖然在南江地區頗具聲望,在全國範圍內的武道學府之中卻隻能算作中流水平。
估計他的修為應該在一品或二品之間吧。
”
吳誌豪話音剛落,一直在旁沉默寡言的劉若琪突然插話“一品或二品?你們真的以為武大的所有學生都能達到武者境地嗎?”
她簡單地留下這句話後,便徑直離開了。
待她離去後,蘇時若有所悟地道“聽她的意思,武大的學子並非人人都是武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吳誌豪苦笑著回應“的確如此,具體情況我也不是很清楚,似乎聽說過有的武大學生直到畢業都未能踏入武者之列。
但這類情況對我們來說太過遙遠,具體如何,我們也無從知曉。
”
蘇時輕輕點頭,原來即便考入了武大,也未必能夠成就武者的身份,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武者地位愈發尊崇了。
至於王金洋是否已是一位真正的武者,此時也無法斷定。
不過無論如何,蘇時即將遇見的這位王金洋將是其生平接觸到的第一個真正與武者相關的人物。
長久以來,他隻聽過關於武者的種種傳奇故事,而在整個第一中學,能有幸接觸武者的人寥寥無幾。
此刻,蘇時對於即將到來的邂逅竟生出一絲期待之情。
……
午間用餐完畢,再加上複印了吳誌豪的一些修煉筆記,忙完這一切之後,蘇手中的五十枚靈石再度耗儘。
手中無餘裕的靈石,令蘇時不忍開口邀請吳誌豪共進餐食。
當然,吳誌豪對此並不介意,但這份人情卻被蘇時牢記於心。
短短數日重生以來,蘇時欠下的人情債已經不少,既有班主任的關照,也有吳誌豪的幫助。
有時候,人情債比起靈石來更加難以償還。
把這些事情暫且擱置一邊,下午蘇時繼續獨自翻閱書籍潛心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