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策 金蟬脫殼 第一回 入學_檀公策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檀公策 > 第十四策 金蟬脫殼 第一回 入學

第十四策 金蟬脫殼 第一回 入學(1 / 1)

存其形,完其勢;友不疑,敵不動——題記

第一回入學

八十一年住世,四千裡外無家。如今流落向天涯,夢到瑤池闕下。

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幾度宣麻。止因貪此戀榮華,便有如今事也。

此為北宋奸相蔡京的絕命詞《西江月》,作於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而第二年便是嶽飛嶽元帥“靖康恥,尤未雪”中的靖康之難。

作此絕命詞時,蔡京被貶嶺南,途中餓死於潭州。

一句“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幾度宣麻”,道儘了他幾度沉浮的一生,然而與此時客死異鄉相比,二十年前的蔡京卻在經曆著小落而大起的榮華人生。

宋徽宗崇寧五年(公元1106年),蔡京免官任開府儀同三司、中太乙宮使,然而次年(公元1107年)則直升為太尉,拜太師。

就在北宋朝中權力傾軋之時,蔡京宦海沉浮之際,十一歲的少年王希孟,帶著心中的夢想考入畫學。

畫學,北宋時期最高級彆的美術教育機構,宋徽宗於崇寧三年設置,采用太學三舍法考選取士,畫學生和太學中其他學生一樣享受推恩法,成績特優者不經科舉考試便可推恩得官。

畫學中學官,分博士、學正、學錄、學諭、直學等職務,負責教學及管理,課程專分為釋道、人物、山水、鳥獸、花竹、屋木六科,另開設說文、爾雅、方言、釋名等學習科目。

經過嚴苛的考試錄取過程,可以說,畫學中彙集了當朝最優秀的畫家,以及最具潛力的少年英才,凡能考取畫學者,必為當時少年中之翹楚。

北來南去幾時休,人在光陰似箭流。

轉眼已是入學的第三年,時王希孟十四歲,其間徽宗改年號為大觀。

大觀三年,王希孟與同批入學的畫學生們,即將迎來人生的又一次重大轉折——大比。

這一日,學正陳堯臣授課完畢,目光掃過畫室中那一張張稚嫩中帶著疲憊的小臉,最後落在一角的那位少年身上,心中不免有些感慨,如若自已當年在繪畫一途上,也能有人如今日這般傳道、授業、解惑,會不會有著更大的成就?

自嘲地晃了晃頭,陳堯臣拋卻這些雜念,開口道:

“按我朝例,三年經大比奪等第,外舍生入第一、二等,升內舍,內舍生試入優、平二等升上舍,若行藝與所試之業俱優,為上舍上等,則取旨授官,現在離大比尚有月餘,各位外舍諸生還要多加努力才是。”

待陳堯臣離開畫室,屋內頓時嘈雜聲四起、亂作一團:

“如何是好,彆的尚可,隻是我對那方言卻一竅不通,這可如何是好!”一位胖墩墩、操著南方口音的畫學生叫道。

“你隻方言不通,我卻是術科中的鳥獸和花竹至今不得精進,愁煞我也!”一個北方畫學生連連搖頭歎氣。

議論紛紛中,有不和諧的聲音響起:

“古人雲,聞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則犬吠,今日一見,果真如此,三年大比而已,如此大驚小怪,真是沒見過世麵的模樣!”

像被集體扼住了喉嚨,嘈雜聲戛然而止,眾人怒目向聲音發出的方向望去,隻見一名錦衣玉帶、形容猥瑣的畫學生正一臉不屑地看著大家。

然而眾人雖怒,卻沒有一人站出來反駁。

隻因這個畫學生名叫朱書鎮,除了據說他有顯赫的身世外,還是同學中成績最好的幾人之一。

換言之,朱書鎮確實有狂傲的資本,因為對他而言,大比後進入內舍,無論身世還是實力,都幾成定局,根本無需像其他人一樣愁眉苦臉。

畫學生們早已看不慣朱書鎮這一幅高高在上、自命不凡的樣子,片刻便有人出言相譏道:

“入內舍又怎樣,還須升上舍,上舍上等方能取旨授官,任你朱書鎮再厲害,比起希孟又如何?”

一句話說得朱書鎮鬨了個大紅臉,但嘴上卻依然不服輸:

“常言講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憑什麼說他就比我強,王希孟,你自已說,你又哪裡強過我?”

數十道目光中,畫室的角落裡,一直沉默不語的王希孟緩緩抬起頭。

麵如冠玉、眉如刷漆、星眸朗朗、唇紅齒白、清逸灑脫、俊雅無雙,好一個翩翩美少年!

聽到朱書鎮問話,王希孟看似不想多言,隻是輕聲道:

“筆法、墨法、色法、章法,朱兄皆屬上乘……”

“好大的口氣,也敢評價我的畫藝,”儘管王希孟不想起爭執,那邊朱書鎮卻怒道:

“你自覺比我要強,那為何陳學正、張學渝每次對我都是大加誇讚,對你卻是頗有微詞?”

旁聽的眾人無不撇嘴側目,心想你是真不知道還是裝糊塗?

對你朱書鎮確實是沒少誇讚,但也隻限於誇好而已,而對王希孟,則更像是在一起探討,儘管也會指出他手法上的一些錯誤,但任誰都看得出,王希孟才是所有人中那獨秀一枝。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轉世為皇:逆天求生路 歸來曆險記 大明海盜之七星寶石 趁皇後病嬌,忽悠她做我靠山 滄瀾仙魔錄 大G,咖啡機與哥布林 閃婚後,被豪門掌權人掐腰強寵了 1979戲夢人生 認了假爹爆紅後,親爹怎麼哭了? 從市委大秘到權力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