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境法門缺失,在它的建議下,厲蒼選擇兼修武道之法,進境不俗。
南域修道體係,側重於精神提升,與武道修身並不衝突。
當厲蒼凝煉真元填滿丹田時,意味著其擁有了自保之力。
葛福讓其選擇是否加入仙蟾宮,並搜索道書的下落。
消息閉塞,厲蒼並不知道仙蟾宮與修道者是水火不容的態勢,當場答應下來。
賜下一枚仙蟾令,有著護身、聯絡的作用,讓厲蒼就地招收弟子、門人,擴大影響力。
葛福孤身一人,再往南域腹地探去。
南域占據凡界五分之一領土,幅員遼闊,尋常人終其一生,也彆想走出。
基本上,每隔五、六千裡,葛福會依葫蘆畫瓢,造就不少像葛林、厲蒼這種人物。
讓他們成為傳播武道的種子,順帶搜尋道書的下落。
三十年後,葛福進入南域真正的腹地。
這裡元氣更加充裕,修道者頻繁出沒。
甚至,有專屬於修道者的勢力,在凡俗中公然招收弟子。
清淨門就是其中最大的一股勢力,據傳,其門內有第四境的修道者坐鎮。
為一探虛實,葛福佯裝成第二境的修道者,表明自己有加入清淨門的意向。
清淨門門主不過才擁有第三境的修為,第二境的修道者能在門中擔任長老之職,亦是一大戰力,自然歡迎之至。
確定葛福是實打實的第二境修道者後,清淨門高層連身世、來處都未詢問,就將它錄入門中,授予傳法長老之職。
傳法長老說起來好聽,其實就是門中的教習,負責教授凡俗弟子入門,直至突破到第一境。
隻有第一境的修道者,才算是清淨門的正式弟子,享有各種優待。
第一境之前,統稱為道徒。
為使葛福這類傳法長老專注職責,清淨門門主會頒下一條規定。
隻要能培養出二十八名正式弟子,便可獲得第三境的法門。
對於後加入的散修來說,這條規定,無疑擁有巨大的誘惑力。
每晉一境,可就意味著多添一倍的壽元,怎能不動心?
道徒,由門內專人負責,從凡俗之中篩選,過程相當嚴苛。
前期會洗腦式灌輸忠於清淨門之念。
到傳法長老手裡的道徒基本在十四至十八歲之間,有最多二十六年的教導時間。
道徒年齡到了四十,還未晉升第一境,基本是無望了。
每三年,各傳法長老有一次選擇道徒的機會,數量不超過六人,且,必須是門中指定的道徒。
以三十年算,一個傳法長老名下至多隻有六十名學徒,想要達到近一半的晉升率,是相當困難的事。
何況,傳法長老都是散修出身,對自己晉升的過程都模糊不清,又哪能正確地教導他人?
這相當於在打白工,最後,第三境法門得不到,隻能老死門中,嫡係高層倒得到一批可觀的戰力。
損人利己,清淨門倒是打的一手好算盤。
新來的傳法長老哪能明白其中的道道?還不是懷著滿腔憧憬。
等明白過來時,已經騎虎難下,在門中高層強壓下,那是不教也得教了。
唯一的機會就在於道徒的質量,有些人天資極高,不用傳法長老怎麼費心,就能晉升第一境。
當然,這類人很少,想要選到,就得看各傳法長老的眼力以及實力。
每三年一次的擇徒大會,不僅是道徒們的機會,同樣也是眾傳法長老的機會,競爭異常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