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蛤蟆!
開春之際,王平與楊家完成交接,麾下軍隊撤出平陽縣。
一整個冬天,他是一刻也不敢怠慢,將能找到的青壯都編入軍中,加緊操練。
算來,也有八萬之數。
所得八十萬兩白銀中的大半,全用在購買軍械、戰甲、兵器以及糧食上。
燕廷似乎全然忘了並州的戰事,許久不曾調撥糧餉、兵員過來。
在乾虎縣城駐守的楚家軍已經到了啃樹皮的境地。
蠻軍又一次來襲,起三十萬軍馬,浩浩蕩蕩,直撲乾虎縣城。
結局已經注定,這次的蠻軍有了充足準備,造了攻城器械。
全力進攻半個月,乾虎縣城被攻破。
楚家軍被包圍、儘滅。
蠻軍也付出了相應代價,奴軍幾乎被消耗乾淨,連帶折損了其本部三萬兵馬。
蠻軍統帥依舊想一鼓作氣,吞下整個並州。
對方經曆去年的失敗,明白了王平的重要性,繞過並州城,直取平陽縣。
殊不知,平陽縣已被楊家收回,並駐上了五萬軍隊。
蠻軍切斷了平陽與並州城的通道,楊家的五萬駐軍勢必要被其吞下。
一旦失去這五萬兵馬,加上平陽縣再被奪去,並州城將抵擋不住蠻軍的攻勢。
沒有辦法,楊家家主楊玉來隻能力排眾議,全力救援平陽縣。
到此刻,其人才反應過來,是上了王平的大當。
楊家與蠻軍死磕,王平作壁上觀、養精蓄銳。
立夏時分,平陽縣被攻占,楊家大傷,隻餘四萬兵馬防守並州城。
蠻軍豈會放過這等良機?調轉兵鋒,二十五萬大軍死死圍困住並州城。
接下來三個月,戰事將會十分慘烈。
雙方都有不得不戰的理由。
到了真正危急的時候,哪還管得了其他人死活?
並州城內老少都被楊家脅迫,帶上城頭,抵禦蠻軍。
立秋時分,蠻軍減員到了二十萬,且全員疲憊。
並州城內的情況更是慘不忍睹,十室而九空,青壯基本被消耗乾淨。
“快了!給我攻!給我進攻!他們要支撐不住了!”蠻軍統帥,蠻人部落的共主,親臨戰場,指揮著最後一次猛攻。
楊家家主楊玉來身披戰甲,帶著兒子、女婿,堅守在城牆上。
身後兵士隻餘萬數。
關鍵時刻,一麵碩大的黑旗在遠方豎起,上刺著一個鮮明的“王”字。
不錯,是王平率軍趕到。
半年的養精蓄銳,讓他擁有了十萬兵馬,能夠與此刻的蠻軍一較高下。
楊家人看到了王字旗,憤恨的同時,也生起了希望。
蠻軍統帥不蠢,早料到王平想做漁翁,從而備下了三萬騎兵,一直不曾動用。
三萬蠻騎迎上了王家軍。
剩下的蠻軍更加瘋狂攻城。
以往,蠻騎確實能馳騁疆場,但這次,王平是有備而來。
不僅從定州、徐州等地購來本地馬,還通過隱秘渠道,從西北部爾蓋人那弄來了幾批健馬。
組建了一支兩萬人數的騎軍。
論騎術,是比不過蠻人,但裝備精良。
王家騎兵的要害部位都有皮甲保護,胯下馬匹都有鐵鱗覆蓋,堪稱鐵騎。
兩方騎軍相撞,王家軍這邊是一路橫掃。
“給我殺!”騎軍首開得勝,王平當即下令步軍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