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洞賓聞聽,咋咋滋味,忽然神秘的一笑,悄聲道“我看那些妖孽確實可惡,不但陷害吾等八仙,更是將那百姓害得極慘,縱是千刮萬刮,也難贖罪,但有一點兄弟我還沒有看錯,就是他們對這梅兒卻是真心,恐怕寧可自家丟了性命,也會設法救她,這便是你楊兄可利用的地方。”說著將口湊到神君耳畔,嘀咕幾句。
那神君聞聽竟然轉憂為喜,衝呂純陽豎起大拇指笑道“呂兄高見,妙也!就照你的法子辦。”
他二人會心的相視一笑,轉身進入洞中,神君立刻寫了兩封書信,讓九曜星官去到那幽冥界找那閻羅王,九曜星官急駕祥雲而去,不多時已來到幽冥府,那閻羅王聞報忙迎出府門,二人寒暄過後,入府坐定,九曜星官拿出二郎神君的書信遞與閻羅王,那閻羅王展開觀瞧,麵上露出異色。
轉而對九曜星官問道“神君所求之物欲作何用,不知九曜星官可否如實告知?”
九曜星官搖首道“不瞞羅王,此事乃玉皇陛下所差之事,本官不敢妄談,羅王隻管辦理就是,切勿探究,以免引來煩惱。”
閻羅王無奈的一笑道“星官所言極是,但隻憑神君一紙書信,並無陛下聖旨,本王卻也不敢私自做主,要知神君所求之物可是人命關天,非同小可,待本王與其他王家商量之後再給星官答複如何?”
九曜星官苦笑道“既然羅王有難言之隱,本官也不難為於你,俺在此恭候就是。”
閻羅王轉身出了府門,急匆匆來到秦廣王府,直入後殿。
廣王正在殿中品茗,見閻羅王急匆匆的樣子笑道“閻兄何事如此急成這般?”
閻羅王便把九曜星官傳信之事說與廣王,那秦廣王沉吟片刻,便命殿下域兵通報各位王家到此議事,不多時便有那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誠王、轉輪王先後到達,廣王見各家王駕已到齊,便把所議之事講述一番,並把神君書信給各位傳看,征詢各位王家的意見。
那轉輪王道“神君信中雖說是玉帝旨意,但卻無聖旨拿出,咱可彆犯了天條,那可是後患無窮,我看還是讓神君求來聖旨為妥。”
楚江王道“這信中神君已言明,此為玉帝口諭,不得有違,如若有違,按抗旨不尊處置,吾看還是按神君信中辦理為妥。”
一時間各王意見不一,各持己見,難以統一。
那秦廣王見難得統一,便高聲道“各位王兄休再爭執,本王就做個決斷,我看就按神君信中行事,如有意外本王擔當就是,不過二郎神的這封書信一定要保存好,以作物證,閻兄你這就去辦理,休再耽擱,大家這就散了吧!”
眾王見廣王如此說也就不再堅持,各自散去不提。
且說閻羅王得到廣王許可,便回到閻府,見到九曜星官把商議結果說之,九曜星官大喜,謝過閻羅王,那閻羅王便命手下域兵到庫中拿來一個黑漆木盒,打開漆盒,裡麵放有十個蠟丸,羅王拿出一個蠟丸,便把漆盒送到九曜星官麵前,九曜星官接過漆盒,躬身謝過閻羅王,轉身退出,閻羅王送到府外,二人拱手告彆,閻羅王自回府不提。
隻說那九曜星官駕祥雲並未返回逍遙洞府,而是直奔南天門而去,到得天門外,正遇守門天兵天將,見是九曜星官,忙躬身施禮,九曜星官打過招呼便直奔太上老君府,來到府門前,也不等通報便直入府內,那守府天兵知他常來常往,也不攔擋,他便來到老君煉丹爐前,老君正自閉目養神,鼻息一提,便嗅到一股氣味,閉目開口道“星官駕到,有何貴乾?”
九曜星官笑道“老神仙果然厲害,星官無事不登門,今有要事相求,還望老神仙給個麵子如何?”
太上老君睜開雙目笑道“是不是那二郎神君有事呀?”
九曜星官異道“老神仙怎會知曉是神君之事?”
太上老君哈哈笑道“那神君奉陛下旨意凡間除妖,滿殿文武誰人不知?你即來肯定神君遇到麻煩了,說吧要老朽幫甚麼忙?”
九曜星官又將給老君的書信送上,並將漆盒送到太上老君麵前,那老君看過書信,打開漆盒,在九顆蠟丸中取出一顆蠟丸,仔細觀瞧。
隨後對九曜星官道“請星官在此稍候片刻,待我取來材料方好讓你高興而來,滿意而去!”
話畢老君轉身入丹房,盞茶功夫,老君轉回,手中仍拿著那顆蠟丸,與那漆盒中蠟丸一摸一樣,九曜星官接過蠟丸觀瞧。
不禁歎道“果然神奇,真是難分真假,謝過老君,事不宜遲,星官這就告辭。”
太上老君送出府外,二人拱手告彆,九曜星官速速返回逍遙洞府,麵見神君交差。
神君接過漆盒,對九曜星官言道“謝過星官兄,一路辛苦,快快歇息去吧。”九曜星官轉身離去自是不提。
神君馬上命六丁六甲,帶那梅兒一起來到神籠近前,收了鎮籠寶劍,抖出天罡縛妖索,將那八個妖孽捆綁結實,由六丁六甲押解來到一處洞穴之內,神君命六丁六甲洞外守候,不得允許他人進入,隻自己一人在洞穴內與那八妖會麵,並把那小女娃帶在身旁,神君站在那八妖麵前,麵色陰沉,眼放寒光沉聲道“本將軍已將爾等所說之大秘密稟明玉皇陛下,陛下有旨,詔曰爾等罪孽深重,天理難容,本應打入十八層地獄受儘煎熬,念爾等撫養梅兒有功,特準減輕罰度,予以幽冥界奪命化形丹一枚,雖應奪命,但在幽冥界卻無需再受折磨,如有不服,爾等撫養的梅兒便難有活命,便與爾等同赴黃泉。”
那鐵拐頭陀罵道“這玉帝老兒,當真是狼心狗肺,連自己的親生骨肉都要殺,真是豬狗不如,咱就算做鬼也要罵他個八輩祖宗。”
那假仙姑卻對神君正色道“君無戲言,如我等伏法真能放梅兒一條生路嗎?”
神君道“有聖旨在此,誰敢違抗天命!”
誰知此時那梅兒哭道“各位師父,梅爾絕不一人苟且偷生,師父們沒有了,梅兒還怎麼活?就讓梅兒與師父們同赴黃泉就是。”
那鐵拐頭陀叫道“梅兒休再胡說,要說你這八位師父,卻也是未做甚麼好事,為了複仇,乾儘不義之事,今日受懲也是情理之中,但我等做的唯一一件善事就是真正的疼愛和撫養了你這小生命,你就是我們的一切,隻要你能好好活著師父們也就安心了,好吧!楊戩,你就把那甚麼奪命化形丹拿來,俺們服就是,但你必須要保得梅兒平安無事!”
這番話說得慷慨激昂,倒讓神君有一番感動,神君拿出那漆盒,慢慢打開,從中拿出八個蠟丸,走到假八仙麵前,在每人麵前放了一粒蠟丸,隨後走到梅兒跟前。
對她道“梅兒還有甚麼話要和師父們說麼?有就趕快說吧!”
梅兒哭道“各位師父,梅兒本想與您們此生廝守,孝敬床前,不想今日就要生離死彆,梅兒無能,無法救得各位師父,但梅兒如能活著,定要為師父們報仇雪恨。”
假仙姑怒道“梅兒休得胡言,切不可說甚麼為師父報仇,你要好好活著,如若不然,師父們便枉死了,你答應師父們,快說答應師父們!”
那梅兒已泣不成聲!
鐵拐頭陀又叫道“楊戩快快給吾等鬆綁,這樣如何服用那奪命丹?”
神君將手一揮,口中念動咒語,那天罡縛妖索應聲而解,八個妖孽各拿起蠟丸投入口中,霎時便都在地上翻滾,痛苦嚎叫,突兀,那小女娃衝到漆盒前,抓起最後一枚蠟丸,也投入口中,群妖一見紛紛衝過來想搶奪蠟丸,為時已晚,梅兒已然吞掉蠟丸,倒在地上,而八個妖孽此時也已化身於無形,到那幽冥界報道去也。
神君此時微笑著抱起梅兒,走出洞穴,來到高台之上,那八仙眾神,四個娃娃,已在台上等待多時,見神君出來,急忙迎上,神君將梅兒放在台上,扶她坐起,她慢慢睜開雙眼,看著眼前的眾仙神,現出驚異之色,竟如換了個人一般,原來那般野性早已無影無蹤,倒有一番大家閨秀之態。
口中喃喃自語“俺這是在哪兒?你們都是甚麼人?我是誰?”
神君微笑輕聲道“臣楊戩叩見公主!”
說著躬身下拜,眾仙神被他這一舉動驚呆,不知所措,等驚醒之後也都紛紛施禮。
四個娃娃見眾仙對這女娃施禮,十分意外,憨娃更是怒不可遏,對這梅兒怒目而視,卻被一旁的修善娃拉了一把,示意他莫要胡來!
此時,那梅兒被這場麵嚇住了,不知如何是好?神君這才起身。
對眾仙道“眾位仙兄,此女原本是天宮仙女,是玉帝著她下凡修煉,今當回歸天庭,就由眾仙兄護送,現玉帝有旨,眾位仙家聽旨,眾仙齊齊跪倒。
神君宣道
“奉天承運,玉皇詔曰今差二郎神君赴凡間,斬妖除魔,接陵水女仙還宮,此事乃宮中機密,所有參與之仙道不得泄露此事,直到朕重下旨意之時,如有違者,定斬不饒,欽此!”
眾仙齊聲回道“臣遵旨!吾皇萬歲!萬萬歲!”
那憨娃何曾見過如此場麵,不禁暗自偷笑,被木娃狠狠瞪了一眼,縮過一旁,不再做聲。”
神君此時喚過木娃道“本將軍這就回天庭交旨,此處後事就交由你們善後,但願日後有緣再見。”
木娃道“多謝楊叔父解救之恩,孩兒這裡謝過!”說著躬身一禮。這才是
善惡終來必有報,多行不義罪難逃。
除妖救難傳千古,風流韻事當自嘲。
且說木娃四人送走眾仙神,回到逍遙洞府,木娃道“咱們得趕緊到那瞻禮去見族長,不能落得失信之名。”
四個娃娃收拾行囊,來到洞外,隻見那小河馬與那神鹿仍是親密。
憨娃叫道“那梅兒怎不要這神鹿了,我看這鹿與俺那河馬是一對好朋友,就讓它倆在一起如何?”
修善娃道“這鹿很是奇特,又與小河馬如此之親密,我看憨娃哥的辦法行。”
木娃道“那梅兒服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已然成了仙身,可騰雲駕霧,且也忘記了以前的所有事情,恐怕也已忘了這神鹿,咱就替她養這鹿也是件好事,就由三弟四弟輪流騎它如何?”
四個娃娃都很喜歡這神鹿,那三個娃娃聞聽齊聲歡呼,甚是興奮不提。
且說四人備好行囊,牽過河馬、神鹿,一路朝瞻禮村行去,不多時已來到村口,有那村口戲耍的孩童,見他們來到,急回村內報信,不多時便見由族長帶領眾鄉親迎出村來,大家簇擁四個娃娃來到村中祠堂,
話說簡短,那族長擺下酒宴款待四個娃娃,席間族長對他們表達謝意,並拿出禮物相送,也就是一些土特產品,木娃一一謝絕,並把傳經之事說與眾鄉親,族長馬上找來村中讀書之人,連夜抄寫因果真經,傳於九村一十八寨,木娃見傳經之事已畢,心中甚是高興,便與族長暢談甚歡。
那老族長向木娃詢道“四位仙童,不知欲往何處傳經?”
木娃答道“吾等傳經之路並無一定之規,隨走隨傳,隻要有人的地方,便是傳經的場所。”
老族長點首笑道“這才是傳經的真諦,要有目的也就枉辜了佛祖的意願,老朽有一處地方,不知四位仙童有無興趣前往?隻是去那裡可有苦吃了!”
木娃聞聽起身施禮道“老人家請講無妨,吃苦受累,經曆磨難乃是吾等傳經必備的功課,要真有如此地方還請老人家明示,吾等感激不儘!”
那老族長點首道“既然如此,老朽就告知與你,出了我這瞻禮村,便是茫茫群山,連綿千裡,有一處地方名喚珠穆朗瑪,那裡有一處凡間最高山峰,名喚聖母峰,此峰高聳入雲,頂接蒼穹。在那群峰之處建有一處部落,要知那群峰凡人罕有能攀上之能,能在此處建群居之所,這些人不是有仙術,也定有異能,隻是那裡冰天雪地,寒冷無比,極難生存,老朽與這部落的族長有一麵之緣,雖並未登臨此地,但深知那裡的人淳樸厚道,而且剽悍勇猛,但部族中不知何時出了兩個巫師,宣揚惡念,古惑族人,族人便都信奉邪教,致使族中怪事連連,族人倍受愚弄,那族長也是無可奈何,眼見部族頻遭災難,卻是無能為力,老朽見四位仙童神通廣大,傳經誌堅,如能到那珠穆朗瑪,傳佛祖真經,去邪教磨難,豈不是大大的善緣,佛祖知曉也必欣悅。”
木娃聞聽,起身施禮道“多謝老人家指點,吾等明日便起身趕往那聖母峰,把因果真經傳到那裡。”眾人點首稱揚。
次日四個娃娃告辭族長及眾鄉親,便要上路,臨走之時,木娃對族長說道“那逍遙洞府中錢糧無數,族長可派人運回村中,當做恢複村寨的資財,族長聞聽甚是高興,千恩萬謝率眾鄉親送出十裡方回,依舊依依不舍,眾人灑淚而彆。這才是
路經奇地鏟妖魔,不知前途是福禍?
老翁指點傳經道,必遇艱險曆折磨。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