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羅娃道“這巨石可說是這藥泉禪寺之護寺之寶,這石正中央有一洞眼,深不可測,不知通往何處,但這洞眼卻有一股巨大的吸力,不管甚麼物事,隻要碰到這股吸力,小物事便被吸入洞眼中,大物事便被吸住動彈不得,憑你有萬般神力也無法掙脫。俺就是被那魔怪的魔音所懾,故而被他捉住,便放在這洞眼之上,故而困住,難以爭脫。”
眾人正在商議,又是一陣犬吼,眾皆一驚,轉首觀瞧,隻見那藏獒犬衝著一棵參天古樹不停吼叫,這棵古樹恐有三人合抱之粗,那龍太子擎劍在手,走到樹旁,躬下身來傾聽,隨即麵顯驚色,回首對木娃道“這樹中似有聲音,不知何故?”
幾人聚攏到樹旁,側耳傾聽,果然,從樹身裡傳來敲擊聲,那龍太子揮劍對那古樹攔腰便砍,頓時那古樹便裂開一道縫隙,原來這古樹卻是中空,這時從樹身裡傳來呼救聲。
憨娃不管三七二十一,舞動大鐵勺一陣猛砸,便把古樹砸出一個大洞,憨娃伸頭往樹裡觀瞧,似有人在樹根下麵,便高聲叫道“裡麵的人快快出將來,休要懼怕,吾等非是歹人,絕不傷你性命就是。”
這時隻聽下麵有人顫聲說道“吾等祈求大王饒命,還望大王係下根繩索,吾等好爬將上來。”
這時修善娃已找來繩索,放到樹洞下麵,不一會便見有人順著繩索爬出樹洞,這人一露麵,眾人皆一驚,原來竟是一老和尚,隻見他
頭上戴一頂毗盧發冠,鑲顆東珠耀眼生輝。身上穿一領海青寶衫,五十三行藍色圖湄。足蹬羅漢鞋和襪,頸掛佛珠禪杖巍。愁容滿麵,好似吞吃苦瓜;雙眼無神,卻如失目瞎黑。渾噩噩驚弓之鳥,軟綿綿皮囊一堆。
隨著他又爬出兩個老和尚,也是眼現驚恐,渾身顫抖。
木娃見狀急忙上前扶住那老僧,輕聲蔚道“敢問這位大師,您老可是這藥泉禪寺的僧人麼?”
那老僧看看木娃和眾人,不像歹人,這才定定心神,有氣無力答道“老僧就是這藥泉禪寺的住持,法號“海青”,你們可是菩薩遣來除魔的天神麼?吾佛慈悲,善哉善哉!阿彌陀佛!吾寺有救矣!”
那龍太子湊近海青法師輕聲詢道“敢問大師,這藥泉禪寺怎成這般模樣?那魔怪是何來曆?可否告知,你休要懼怕,這四位是佛祖的傳經使者,吾乃是西海龍子,吾等都是要鏟除這個魔怪,但還需大師相助,方能如願。”
那海青法師口打唉聲,搖首歎道“此事難以回首,嚇死老僧也!那魔怪來時乃是夜深人靜,到得廟中,便把吾寺僧眾趕到大雄寶殿院中,吾等見他那血盆巨口,凶神惡煞般模樣,皆嚇得癱軟,它卻神爪拿來個僧人,一口咬下頭顱,二口撕下手臂,三口啃去腿腳,四口吞下身軀。寺中僧人見狀嚇得哭爹喊娘,四散奔逃,這魔怪身如鬼魅,上下左右飄動,逃得慢的皆被巨爪捉回,扔在當院,動彈不得,供他每日吞吃,能逃出的僧人寥寥無幾,到得次日,這魔怪又將前來進香的香客殘殺無數,致使再無香客敢來寺中進香,老僧與二位監寺,在混亂中從密道逃入這樹洞中,但這樹洞卻無出口,吾等又不敢回到寺中,恐被那妖怪捉住,這幾日水米未沾,幸得吾等有辟穀之功,方才挺到今日,方才聽到眾位在此談話,方知有救星到來,這才憑剩餘之力敲打樹乾,被你等所救,阿彌陀佛!”
眾人聞聽,也都不住歎息,木娃又詢道“敢問大師,吾這兄弟被這巨石洞眼的吸力所困,無法脫身,不知大師可有脫困之法?”
海青法師看看摩羅娃,搖首歎道“不瞞眾位,這洞眼之吸力巨大,絕非常力所能克服,吾寺中原有一法寶,稱作“萬鈞混元箏”,乃是一個可折疊的巨大風箏,當有人或物被洞眼吸住時,可將此風箏放飛空中,用一根“烏皮麻筋索”捆住人或物,這風箏升力巨大,便可將人或物提起,逃離洞眼之困,隻可惜這法寶一年前被一妖怪盜去,吾隻知這妖怪之窟,就在這山那邊的明月島上,吾等凡胎肉體,又無仙法,故而至今無法討回那寶物,不知眾位使者有無這般道行?能降住那妖怪。”
眾人聞聽都犯了難,眼前的魔怪還未降服,哪還有精力去討寶物?
修善娃對木娃道“依吾之見,咱還是儘快降服這魔怪,以免他再度殘害生靈,眼前之重就是能知曉這魔怪的根底,才好有降它之法。”
木娃沉吟半晌,忽然想起,何不找來此地山神詢個究竟。想至此便默念咒語,據來山神,那山神見過木娃,詢木娃有何事?木娃便詢那魔怪的根底。
山神聞聽歎道“那魔怪的來處,本山神已到天庭及森羅殿查個底掉,雖已查明它的來曆,但本山神並無降它之能,故而讓它在此地胡作非為而本山神無能為力,雖已報請天庭發來救兵,但至今未見一兵一卒,小老兒也是無奈。”
憨娃急道“俺說您老就彆給自己找甚借口,你且說說他是何方妖孽?哪位神仙能降得住它?”
山神一笑答道“此魔怪名為獍,是一種遠古之凶猛之獸,其最為殘忍之處,是當他出生後,便會吞吃掉自己的母親,故而此獸隻要經過之地,便都會慘遭橫禍,不管是人或動物,都會被它撕碎吃掉,隻留得白骨累累,故而此魔怪又被稱作“破獍”,而這隻“破獍”,已然成精,不但殘忍,且會魔法,形如鬼魅,動如浮魂,端的厲害。”
憨娃道“沒有那寶物怎救得俺兄弟,可鏟除此地魔怪又是當務之急,這卻如何是好?”
木娃思慮良久,下了決心,分派道“二師弟、四師弟,你二人在此保護三弟和三位大師;吾與龍太子前往奪寶,待尋回寶物,救了三弟,再尋那魔怪不遲。”
分派已定,木娃便與龍太子駕起祥雲,起到空中,翻過大山,前往明月島。且說二人駕雲翻過大山,往下觀瞧,果然見在山下有片大湖,方圓有幾十裡,湖麵開闊,碧波蕩漾,令人奇怪的是,這片湖水竟形成串珠式,好像五個明珠串聯在一起,分成五個湖池,木娃頓感驚奇。
一旁的龍太子笑道“慧空使者,你未到過此地,不知這裡的奧妙,吾常來此處燒香拜佛,對這片湖水有些熟識,就讓吾給你先容一番如何?”
木娃笑道“此正是吾求之不得之事,俺這就洗耳恭聽。”
龍太子道“這片湖水稱作“五大連池”,五個湖麵呈串珠狀排列,分彆稱為荷花湖一池;鷹山湖二池;銀龍湖三池;鸛鳴湖四池;水晶湖五池。”
二人邊說邊降下雲頭,此時已來到頭湖,龍太子續道“這片湖水就是荷花湖,此湖景致彆具特色一是夏季的湖中睡蓮;二是冬季波濤洶湧的溢出口,在這高寒的北國也是一大奇觀。這裡水轉石繞,火山熔岩礁石與秀水相融。有詩為證,詩曰
“婉曲玲瓏畫中遊,龍岩秀水兩相投。
堰湖溢口濤澎湃,睡蓮香沁夢幽幽。”
二人踏雲飛過荷花湖,來到鷹山湖,龍太子又續道“此為鷹山湖,它是五池中看朝霞最好之水麵;夏秋兩季晨霧繚繞,湖水暖如溫泉,大胖頭魚聚於湖中,是最好的漁場。”
穿過鷹山湖,二人來到銀龍湖,龍太子續道“這銀龍湖水麵開闊,湖麵倒映著十幾座火焰山,景色十分優美。夏季群山倒影,冬季三池冰斷,風光各異,可謂是“一湖二景”,早有湖怪之迷、暗河之迷、冰斷之迷、湖底金沙之迷、黑龍白龍傳說、蛤蜊城故事、連池仙子神話等傳說。”
飄過銀龍湖,來到鸛鳴湖畔,龍太子續道“這鸛鳴湖坐落在葦塘中間,水麵以葦塘觀鸛鶴和環境幽靜聞名,湖中香蒲、蘆葦、菱角等挺水植物十分茂密。水底是火焰山砂,湖中魚類豐富,且盛產鯽魚。湖岸水草叢生,野生水鳥白鸛、丹頂鶴常常雙棲雙飛築巢產卵,夏季遊人靜靜的坐在對麵湖畔古石塘之上,聞著濃濃的草香,聽著遠近鸛鶴的鳴叫,無不讚歎此處真乃世外桃源、美麗的仙鄉。”
不多時,二人已來到最後一座湖泊,龍太子不厭其煩的又續道“這便是水晶湖,站在山巔之上遠看此湖像一支“水晶如意”。它是五大連池源頭彙集之地,然而,這裡既無河道流入,又無明溪巨泉,更顯它奇妙之處。另一怪事是此湖可突然無風起浪,驚濤拍岸嘩嘩作響,掀起的浪頭使你無法馭舟;此湖盛產“三花五羅”,湖畔和底部皆是火焰山砂,此湖之美無與倫比,有詩人讚曰
“仙岩鎖鎮白龍頭,欲不罷休也罷休。
任你無風三尺浪,不計旱澇保豐收。”
慧空使者,你可知那明月島,就在此湖中。”說著用手一指,木娃循著它指引往下觀瞧,果然見湖中聳立一小島,但見它
茫茫碧波一點州,草坪逶迤細沙柔。蜿蜒起伏丘陵貌,植林蒼翠繁花秀。百種雀鳥梢展翅,千年丹鳳落枝頭。遊客炊煙映紫霞,明月明珠儘眼收。
且說木娃二人來到明月島,降下雲頭,四外張望。
木娃疑道“山神說這明月島上有一妖怪,怎這島上卻是遊客如雲,難道這些遊客都不知有妖不成?”
那龍太子也四處觀察一番,突然笑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木娃見狀不禁大惑不解,正欲詢問,隻聽這龍太子笑道“慧空使者,你有所不知,像吾等水中生靈,不是升仙得道,便是妖邪成精,但升仙得道者可無白晝之限,隨時可上岸行事,但妖邪成精者,卻隻能夜晚出沒,上岸行凶,故而這些遊客白天並不懼那湖中妖怪上岸傷人,隻要不是夜晚在此逗留,便可平安無事,這妖怪定然是晚間到了藥泉禪寺盜取了那寶物。”
木娃聞聽這才恍然大悟。此時二人已來到湖畔,木娃道“不知太子殿下有何妙計能降得此妖,奪回寶物?俺木娃在水中確無把握能勝得那妖怪。”
那龍太子一笑道“慧空使者莫要捉急,咱還不知這湖中妖怪是何物所變,你且在此等候,待俺到水中一探究竟,咱再論除它之法不遲?”
木娃點首道“那就有勞太子殿下,俺木娃在此靜候佳音就是。”
此時,隻見那龍太子,將身形一晃,道聲“變”,轉眼間幻化出原身,竟是一條九爪小白龍,隻見他一個縱身,便躍入湖水中,隻見水花翻湧,早已不見了蹤跡。不表木娃在岸上靜候。隻道這小白龍,入得湖水中,圍著明月島四處找尋那妖怪所居之地,那湖中的魚蝦龜貝,見是白龍太子,無不驚慌,紛紛停遊,駐足行禮,小白龍隻當未見,兩眼四處巡查,正行間,忽見前方明月島浸於水中的一處山腰間現出一個洞穴,小白龍一見心中暗喜,知此處必是那妖怪所居之所,更不怠慢直入洞中,誰知此洞竟隻是一條水下通道,洞中並無洞廳之類的寬大區域,且洞中漆黑,伸手難見眼前指,小白龍從懷中取出一個明珠,霎時照的前方通亮,仔細觀瞧,這才發現,這洞中還有不少岔道,不知通往何方?小白龍這下沒了主意,不知該往哪條岔洞尋找,正自思量,忽聞頭頂傳來響聲,抬首觀瞧,不禁大驚,原來在他頭頂之上,出現一個洞眼,從那洞眼中射出兩道綠光,小白龍穩穩心神,伸出利爪,一個飛身,龍爪直抓那雙綠睛,誰知那雙綠睛突然不見,龍爪卻抓到硬壁之上,將小白龍整個龍身彈回,小白龍正自思量如何應對,忽聞身後有破水之聲,心知不妙,急忙將龍尾一甩,猶似鋼鞭往後便抽,誰知身後那妖確也厲害,刹那間躲過龍尾之襲,此時,小白龍已轉過身形,注目觀瞧,隻見身後來一妖怪,生得好不凶惡
眼似綠球燈,頭若酒缸臃。渾身紅鱗片,雙鰭似刀鋒。兩須蛇吐信,一尾攪浪洪。張口巨盆樣,牙齒尖似釘。麵逞凶神色,妖氣罩洞庭。龍子識真象,竟是魚兒精。
且說小白龍一見這妖怪,便已認出是個魚精,暗道“在這江河湖海中,魚精不在少數,卻不知這妖怪是何魚兒成精?”想至此,便喝道“呔!爾是何方妖怪?竟敢在此逞凶,還不快快招來。”
那妖怪聞聽大笑道“要知你家大王是誰?爾可聽真,吾乃是那鬆江水中的紅鯉大王,吾已有千年道行,如今來到這五大連池為王,爾這不知死活的小白龍,不在你那東海討生,竟敢來到吾這湖中逞凶,難道找死不成?”
小白龍戲道“原來是個紅鯉魚變得妖怪,吾且問你,那藥泉禪寺的寶物“萬鈞混元箏”是否被爾盜來?”
那紅鯉大王聞聽哈哈大笑道“原來爾是為那個破寶貝來尋事的,真而切真,那寶物就在咱這裡,隻不過看爾有無能耐討回,要想討那寶物,且先勝了吾紅鯉大王。”
小白龍聞聽大怒,伸龍爪便抓,那鯉魚精也不示弱,扯鰭攪尾接架相還,一龍一魚鬥在一處,一場好殺,直殺得沙翻浪滾,魚蝦四散,龜鰍奔逃,鬥有百合不分勝負,小白龍見這魚精果然魔法高強,一時難以取勝,便丟個敗式,躥出水麵,來到岸上,現出人形,那妖怪因是白晝,不敢上岸,也未追趕。且說小白龍回到岸上,見到木娃,將水中情形述說一番。
木娃道“這卻如何是好,待俺下水與它一戰如何?”
小白龍道“使者不可,這鯉魚精修行千年,道行甚高,吾乃是水中之龍,仍無法取勝,你又無這般好水性,怎生勝他?如今之計,待到天色晚時。吾再下水鬥他,將他引上岸來,咱來個以二敵一,吾守住它入水退路,你便可施展神通捉拿於它。”
木娃點首稱是,二人便在岸上靜候,等來等去,等去等來,終於夕陽西下,天色漸暗,明月升起,群星滿天。小白龍抖擻精神,叫聲變,又化作龍身,一頭紮入湖中。
木娃在岸上,隻見平靜的湖水突然一陣攪動,翻波起浪,便知小白龍與那鯉魚精正在纏鬥,不多時,巨浪翻滾,兩條黑影躥出水麵,來到岸上,木娃定睛觀瞧,隻見小白龍九爪飛舞,那鯉魚精更是雙鰭開弓,鬥得難解難分,鬥了幾合,那小白龍搖身一變,現出人形,拔出龍泉劍;那鯉魚精見狀,也不怠慢,將身形一晃,化作人形,掌中擎著一對開山板斧,雙方更不答話,半雲半霧,又鬥在一處。
木娃心中暗道“這鯉魚精果然厲害,待吾擒它。”想至此,便撤出櫻桃寶錘,丟個解數,照定那妖精腦後便砸,那妖怪正與小白龍纏抖,忽聞腦後生風,知道不妙,急忙一個大轉身,舉雙斧迎架,他哪知木娃神力重有萬鈞,一雙巨斧竟招架不住,被木娃一錘震落塵埃,可這妖怪甚是厲害,一個翻滾,立起身來,將身形一晃,變做個鱷魚,張著鋒利獠牙的巨口,直向木娃撲來,煞是凶狂,木娃舉錘又打,這妖怪卻在半空一個急轉彎,抽身往湖中竄去,竟想逃脫,哪知卻被小白龍攔住去路,這妖怪一見無了退路,不禁怒恨交加,潑了性命來戰小白龍,木娃也加入戰團,一場好殺,但見那
魚精妖法高,白龍氣概豪。木娃使者抖神威,櫻桃寶錘震九霄。那一個齒利爪鋒凶狠像;這兩個情急力強霞光繞。妖王要護盜來寶,二神怎肯放它逃!爾來吾往苦爭鬥,各逞雄才出奇招。紅鯉魚精吼聲聲,白龍木娃怒嘯嘯。兩處久拚難和睦,斧劍寶錘賭榮耀。這邊寶錘有力劍更凶,那邊魚怪雙斧招對招。逃敵湖前不相讓,雙驍岸上兩不饒。那一個欲求機空水中潛,這兩個欲要奪寶擒魚妖。天昏地暗爭勝敗,隻殺得飛沙走石起狂飆。
三個鬥罷多時,那魚精漸漸不敵,將身一縱,使個倒馬回旋,欲逃回湖中,卻被小白龍擋住,正自驚慌之時,被木娃居高臨下一錘砸將在沙灘上,頓時現了原形,確是一條鯉魚成精。小白龍潛入湖底,尋到那魚精的巢穴,取了寶物“萬鈞混元箏”,回到岸上與木娃會合,二人不敢怠慢,急縱祥雲,趕回藥泉禪寺。這真是
為奪寶箏闖連池,賞儘湖光情癡癡。
仙童龍子齊發力,千年魚精化殘屍。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