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經記!
詞曰
兩眼皆虛幻,善惡隻在一念間。天堂地獄隨心選,怦怦,是下地獄是升天?
煩惱總無邊,前因後果皆是緣。禍福無門惟自召,慎慎,人在做兮天在看!
話表木娃,潛頔塘河之底,入洞穴之龍宮,探妖毒計,心中暗驚,不知這九頭蟲妖設的甚麼詭計?便想多察看察看,便在洞內四處巡視,他又變個小飛蟲飛來飛去,也確是引不起群妖的注意,但把整個洞穴巡視一番,也未發現端倪,隻看到那九頭蟲妖與眾小妖推杯換盞,大吃大喝,甚是興奮。
木娃不禁心中罵道“該死的九頭蟲,看把你得意的!吾倒要看看爾還能囂張到幾時?”木娃雖口中詛咒,但心裡卻七上八下,十分沒底,看看也查不出個蛛絲馬跡,隻得悄悄退出洞穴,現了本相,念著避水訣,躍出水麵,回到慈雲寺。
此時,慈雲寺中眾人都在焦急的等待木娃回轉,見木娃進門,便都圍攏過來,聽木娃將所見之情形講述一番,聽完都不禁有些失望,雖然尋到了妖巢是件好事,但不知他設的甚麼毒計,心中沒底,該如何行事?都沒了主張。
憨娃卻不以為然道“以憨娃之見,管他甚麼毒計!常言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明知山有虎,就應偏向虎山行!’咱們既然知曉了他的藏身之所,豈能畏首畏尾,被他唬住?常言還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嘛’,說不好是那九頭蟲妖虛張聲勢,為己壯膽,怕他個球甚?咱們去搗了他的巢穴,看他又能耍出甚麼花招?大師兄,師弟所言有理否?”
木娃一時語塞,要說憨娃所言也不無道理,但卻不可魯莽,知己知彼方百戰不殆,如就這般胡亂行事,定要吃虧。
清定大師笑著點點頭道“慧能使者所言,正對貧僧胃口,咱們不能被這妖怪唬住,他戰敗逃走時,確是甩下狠話要用其他辦法對付咱們,看來也非虛言,他定是有對付咱們的詭計,但咱們與他這一戰是躲不開的。故此,貧僧之意是,咱們這就趕往他的巢穴,最好能將他引到岸上來,咱們齊心協力一舉將他除掉!”
憨娃拍手稱揚道“我舉雙手讚成!讓個蟲妖就把咱們唬住,豈不給佛祖丟臉。”
木娃一想,也確實沒有更好的辦法,隻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眾人商議已定,便飽餐戰飯,看看天色剛剛過午,除清閒大師外,四個娃娃與清定大師便趕往分水墩的萬聖龍宮。
待來到頔塘河畔的分水墩,木娃對大家道“吾先去引這九頭蟲妖上岸,你們在岸上埋伏,到時將他圍住,儘全力除掉此妖。”
眾人點首認同,在四周散開,各尋地方隱蔽,木娃見一切安排妥當,便起身念著避水訣潛入河中,來到那洞穴前,見洞門緊閉,木娃掄動櫻桃寶錘,照定洞門便砸,這木娃身有萬鈞之力,隻一錘便將洞門砸的粉碎,隻聞轟隆隆一聲響,洞內的小妖唬得顏色更變,急忙稟報九頭蟲妖。
九頭蟲妖聞報,黑黑陰笑道“這個娃娃,果然不知死活,竟打上門來,小的們,你們各守機關,待本王將他引到洞裡,你們就引發寶貝,讓這娃娃嘗嘗本王‘柳絮飛針’的厲害!”說著披掛整齊,手拎月牙鏟,衝出洞門,見到木娃點指道“爾這娃娃,倒有些本事,能尋到本王的萬聖龍宮,確是讓本王刮目相看,但今日你休想再出這頔塘河,你已是本大王的階下囚。”
木娃聞聽嘻嘻笑道“俺說爾這九頭蟲,大話不是這樣說的,咱們看今日是誰做鬼?”
九頭蟲妖便不答話,舞動月牙鏟大戰木娃,他們兩個各懷心思,都想將對方引到自己的埋伏中,故而都未儘全力,木娃戰了幾合,便佯裝不敵,且戰且退,遂即躍出水麵,跳到岸上,九頭蟲妖以為木娃不善水戰,故而退到岸上,便也追到岸上,木娃見他來到岸上,便返身再戰,更將他引到分水墩的墨韻樓前,此時埋伏在四周的三個娃娃及清定大師,從四麵圍上,將九頭蟲妖圍在垓心,九頭蟲妖一看,心知中計,但他卻並不慌亂,月牙鏟上下翻飛,護住身形,且他有九個頭,十八隻眼,故而雖被圍住,卻傷他不得,一番苦戰,九頭蟲妖漸漸不敵,偷眼觀瞧,發現隻有清定大師是個弱者,他雖武藝高強,但終是凡胎肉體,無法與這四個仙童相比,故而他月牙鏟一陣猛攻,殺開個空隙,瞅準清定大師,月牙鏟直取大師脖頸,清定大師暗吃一驚,手中天荷鳳尾鐔抵擋月牙鏟。
九頭蟲妖此招是虛,借著大師抵擋之機,身子騰空而起,越過清定大師頭頂,卻在空中叫道“爾等以多為勝,本王不服,有膽量就到水中來戰,沒膽量就滾回慈雲寺,休在這裡丟人現眼!”遂即徑直紮進河中,翻個浪花,不見了蹤影,岸上眾人,大眼瞪小眼,都有些泄氣!
憨娃道“彆讓這妖怪看扁了咱們,他那萬聖龍宮就是刀山劍樹,咱們都得去,要不咽不下這口惡氣!”
修善娃心思縝密,對憨娃道“二師兄,休要如此,咱們不能被這蟲妖唬住,但也不得不防他有毒計等著咱們,這樣吧,吾與大師兄進去戰他,你們三位在岸上等候,如果一個時辰未見俺們出來,吾與大師兄恐已中了他機關埋伏,你們可先退回慈雲寺等待消息,吾想憑大師兄的神通本領,即使中了他的煙泡鬼吹燈,俺們兩個也無性命之憂,定可想出解脫之法,你們儘管放心就是!”
清定大師聞聽搖首道“這可不行,太也得凶險,如果你們中了他的毒計,他更不會放過俺們幾個,到時俺們恐都不是他對手,豈不是更糟糕!以貧僧之意,咱們五人都去,人多力量大,再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到時咱們可相互照應,不至被他各個擊破。”
憨娃聞聽笑道“大師就是大師,說的怎麼與憨娃想的一樣,我舉雙手讚成!”
木娃與修善娃再次商量,也覺得大師所言可行,便決定五人同往,但清定大師有些為難道“貧僧雖也粗通水下功夫,但恐堅持不了太長時間,這是個難題?”
木娃道“這點大師儘管放心,入水時吾念動避水訣,你們跟在吾身後,就可不沾水進到河中,那蟲妖的萬聖龍宮之洞穴裡麵無水,且他洞門前也有一塊無水之地,從這點就說明這九頭蟲妖術十分厲害,所以咱們儘量殺進洞裡與他交戰,就同在岸上一般無二。”
話不多敘,五人隨著木娃潛到水裡,很快來到洞穴前,卻見那九頭蟲妖率領部分小妖,已在洞門前列開陣勢,早已等候多時。
憨娃上前點指罵道“爾這九頭蟲,饢糟的夯貨,今日你憨爺爺前來摘你的九顆腦袋,識相的乖乖伸長脖子,讓你家憨爺爺,一鐵勺一個,將爾那九個腦袋都砸憋,好讓吾解解心頭之恨!”
九頭蟲妖聞聽大怒,罵道“爾這醜娃子,嘴怎這般臭,有本事你可敢與本大王單打獨鬥麼?”
憨娃聞聽假裝毫不在乎,上前一步,將手中大鐵勺舞動起來,使了個八八六十四路鐵杵法。
那九頭蟲罵道“誰要看你練招法,過來一戰方顯你的膽量?”
憨娃心中明白,憑自己這點本事,過去就得個被人家揍個屁滾尿流,心道“俺憨娃才不上你當,和你鬥鬥口也就占你點便宜,真動手木娃都未取勝,俺那不是自討苦吃麼?”想至此,正要再多耍耍貧嘴,卻被木娃接過話頭,對九頭蟲妖道“俺說爾這九頭蟲,俗語說得好,怨有頭,債有主,你不是要尋吾們三個娃娃報仇麼!與其他人無關,你將盜走的舍利歸還慈雲寺,俺們三個娃娃都在這裡跑不掉,咱們的仇咱們算,爾要是個大丈夫,就先交出舍利,再戰不遲!”
九頭蟲妖嘿嘿冷笑道“娃娃,想當初,你父孫大聖對我的老丈人和夫人未留半點情,如今俺更不會對爾等存有慈悲之心,想要歸還舍利不難,勝了吾手中月牙鏟,就把舍利還給慈雲寺,如勝不了本大王,不但舍利無法物歸原主,就是你們五人也要入地獄。”
清定大師聞聽怒道“爾這孽畜,那舍利是慈雲寺的鎮寺之寶,你要玷汙了他,恐死無葬身之地,佛陀也不會饒了你!”
九頭蟲妖大怒,舞動月牙鏟直取清定大師,清定大師更無懼色,擺天荷鳳尾鐔接架相還,一妖一僧洞門前鬥在一處,這清定大師確是位高僧,武功十分了得,一柄天荷鳳尾鐔上下翻飛,招數十分精純,但縱是如此,也不是這蟲妖的對手,憨娃一見,掄動大鐵勺上前助陣,摩羅娃、修善娃也加入戰團,四人圍攻蟲妖,仍無法取勝。
木娃一看大吼一聲“呔!爾這蟲妖休要猖狂,俺木娃來也!”櫻桃寶錘猛砸蟲妖頂梁,九頭蟲妖見勢不妙,九頭連晃,同時放出一股紅煙,藏住身形,隨即從夾縫中穿出圍困,敗進洞穴,憨娃一聲喊,帶頭追進洞裡,木娃四人也不怠慢蜂擁而入,待進到洞中,五人大吃一驚,空空一座洞廳,哪還有半個蟲妖的影子?
修善娃叫道“諸位不好,咱們中計了!”話聲未落,隻聞洞門處轟隆隆一聲巨響,從天而降的巨石將洞口封堵,五人被完全關在了洞內,五人還未緩過神來,忽見整座洞廳內刮起了陣陣陰風,遂即滿洞飄起雪花般的飛絮,就如同春天的柳絮,猶似那紛飛的雪花,無人能知這是何物?突兀,那片片飛絮爆裂開來,從飛絮中射出無數細如牛毛的銀針,五人周身皆被射中,頓感渾身痛癢,同時扔了手中兵器,用雙手在身上亂抓,痛苦不堪!片刻光景,五人都癱軟在地,失去知覺。
這時,從洞穴深處轉出了那九頭蟲妖與眾小妖,九頭蟲妖哈哈狂笑道“天堂有路爾不走,地獄無門自來投!真是天助吾也!讓本王終於報了五百年前的仇!小的們,快些將他們用‘勒骨鏈’捆綁,量他們插翅也難逃!”說著從懷中掏出一個錦盒,打開錦盒從裡麵拽出一條黑色的鏈子,看不出是甚麼寶物打造的,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這條鏈子隻有銀針粗細,長不過五寸,可九頭蟲妖將它托在掌中,叫聲長,頓時那麼細小的鏈子頓時長得如同酒杯一般粗,長有數丈,小妖們一聲歡呼,拉起巨大的鏈子,將木娃五人拴在一條鏈子上,九頭蟲妖又拿出一個小瓷瓶,打開倒出一些藥粉放在手掌心,衝著五人輕輕一吹,藥粉飛進五人的鼻孔,頓時五人都清醒過來,睜眼一看,都傻了眼,已然做了九頭蟲妖的階下囚,且身上還是又癢又痛,看來身上都被紮了不少的毒針。
憨娃忍著痛罵道“我把爾這臭蟲子,使得甚麼煙泡鬼吹燈的玩意折磨俺們,有本事咱們大戰三百合,使這些下三賴的玩意,算甚麼英雄好漢,真讓你憨爺爺瞧爾不起!”
九頭蟲妖氣道“爾這醜娃娃,最不是東西,嘴也最臭,不讓你吃點苦頭,你是不會老實,來呀!給本王抽他三十鞭子!”
馬上有小妖上來掄起藤條鞭,照憨娃便打,憨娃雖皮糙肉厚,但這藤條所擰成的鞭子可非同小可,抽在身上那可是要命的痛苦難忍,憨娃不禁暗暗叫苦,可這小妖掄著鞭子往憨娃身上抽打,卻似抽在石頭上,隻聞啪啪鞭響,卻未見憨娃有何痛苦之態。
九頭蟲妖也敢納罕?心道“難道這娃娃有何護身法術不成?看來這普通的鞭子對他無用!”
各位看官你道為何?其實憨娃哪有這般本事?是木娃暗中使神通替他接了一頓鞭子,憨娃心中明白,不禁向木娃投去感激的眼神!
此時九頭蟲妖也懶得再與憨娃糾纏,轉對木娃道“爾這娃娃,怎樣?輸得服氣不服氣?”
木娃譏道“爾這點道行全未看在吾的眼裡,隻不過你使的那些飄絮之針,俺倒是從未見識過,不知是甚麼法寶?”
九頭蟲妖聞聽得意道“要問俺這法寶,可是天下無敵,他就是俺的恩師北海之神海若的十件法寶之一“柳絮飛雪梅花針”,當年恩師傳吾這件法寶,告誡我此物隻可在我報仇時使用,平時不得亂用,否則便會收回,本王確是從未使用過此法寶,今日該當本王報仇雪恨,也就靠這件法寶大獲全勝,現在本王就要為吾的老丈人萬聖龍王和我的夫人萬聖公主設立靈堂,到時將你們個個剜心摘肝,祭奠他們!”
憨娃卻又接道“爾這鳥蟲,要吃俺們的肉可不是件容易事,俺們可是如來佛祖的傳經使者,你要敢對俺們動手,佛祖絕饒不得你,到時恐怕你死無葬身之地!”
九頭蟲妖嘿嘿冷笑道“爾休拿如來唬我,如今在我這萬聖龍宮殺了爾等,那老和尚怎會知曉?就算他知道是我殺了爾等,有俺的恩師北海之神給我撐腰,怕他何來?”
這九頭蟲妖雖嘴上說得天花亂墜,但他心中明白,那北海之神海若早將他除名,那還會替他出頭,隻不過心存僥幸,但要報仇已然是他必做之事,故而也就不計後果矣!遂即,九頭蟲妖從懷中掏出一巴掌大小的黑色圓盤,走到五人近前,用圓盤在每人身上一晃,頓時五人感到渾身一緊,那痛癢之感頓失,原來他已將紮在五人身上的毒針吸走,但見那圓盤吸滿了黑色的毒針,上麵還沾著五人的鮮血。九頭蟲妖又拿出個銀盒,將收回的毒針放入盒中,連同圓盤一同收入懷中。遂轉首對眾小妖道“將他們剝了衣衫,吊在洞頂上,待本王親自摘心剜肝,你們去準備篝火,咱們來個燒烤仙童肉,保你們都能長生不老,活個百歲千年!哈哈哈!”
眾小妖聞聽,一聲歡呼,爭先恐後的忙碌起來,他們將“勒骨鏈”的中間部分套在洞頂上的一個大鐵鉤上,然後將兩頭掛在洞壁的鐵環上,這樣五人一字排開被吊在了洞頂之上。
遂後,九頭蟲妖搬來一個梯子,先將梯子放到憨娃下麵,他爬到梯子上,正好與憨娃麵對麵,手持著一把明晃晃的牛耳尖刀,一把將憨娃前心衣襟扯開,露出胖鼓鼓的胸膛。獰笑著對憨娃道“醜娃娃,你不是個話癆麼,嘴就那麼臭,今天本王就先拿你開刀,看看你的心是個甚麼樣子?”
憨娃此時確有些懼怕,心道“完完完!罷罷吧!俺的小命吹燈啦!天下美食也吃不到啦!”可憨娃也是個事到臨頭,有豁出去的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勁,張口對準九頭蟲妖就是一口粘痰,不偏不倚正啐到九頭蟲妖的眼睛上,頓時九頭蟲妖眼前模糊,一時看不清眼前的物事,可他有九頭十八隻眼,馬上轉過另一個頭,哪知憨娃見他剛轉過來個新頭,就又是一口粘痰,照樣糊住眼睛,這下可好,就如同走馬燈般,九頭蟲妖也是被憨娃氣糊塗了,竟和憨娃置氣,便一個個的轉頭,憨娃也是不住的啐著粘痰,最後九個頭都轉個遍,那十八隻眼也都被憨娃的粘痰糊住,九頭蟲妖氣得哇哇暴叫,抬手就是一刀,直刺憨娃前心,可能是眼睛一時看不清,這一刀沒刺到憨娃,擦著憨娃的左側刺空,可九頭蟲妖已是收住不身子,連梯子帶身子傾倒在地,摔了個狗吃屎,引得洞頂上的五人一陣哄笑,就連眾小妖有的也捂嘴竊笑。
這下九頭蟲妖大怒,從地上躍起,順手抄起月牙鏟,衝憨娃便砍,眼見憨娃就要命喪鏟下,突兀,有件東西飛來纏住了月牙鏟,九頭蟲妖轉首觀瞧,不禁大驚失色,原來是木娃站在一旁,手持赤龍鞭,纏住了他的月牙鏟,眾位看官恐已明了,這木娃肯定又是施展分身法,洞頂上吊的隻是木娃的假身,而真木娃卻已然掙脫出“勒骨鏈”。九頭蟲妖可未想到這娃娃有如此本領,他這“勒骨鏈”可是從未失靈過,不禁心中有些氣餒,他心裡明白,要憑真本事不是這娃娃的對手,不禁暗自後悔,不應將那些毒針收回,沒了毒針的束縛,這娃娃可是難以對付!但事到如今後悔已是不及,隻有拚死再戰,故而舞動月牙鏟來戰木娃,木娃揮舞赤龍鞭接架相還,洞廳內又是一場大戰,眾小妖此時也都加入戰場圍住木娃,九頭蟲妖再次現出本相,凶惡無比。木娃一看便摘下櫻桃寶錘,晃一晃,碗口粗細,一手鞭,一手錘,更是使出渾身解數,大戰群妖。九頭蟲妖一看鬥木娃不下,急切之間,念動咒語,抬手一招,驚奇出現,那條“勒骨鏈”,甩掉五個人,飛到他的手中,他也是一手鏟,一手鏈,與木娃對打,這下倒給那三個娃娃和清定大師解了綁,他們也各尋自己兵刃,加入戰圈,這下形勢大變,九頭蟲妖哪裡還是對手,眾小妖也死的死傷的傷,各自逃命,五人將九頭蟲妖圍住。
憨娃叫道“兄弟們,大家努把力可彆再讓他跑了!”
五人都拚出全力,這下九頭蟲妖可倒黴了,幾個回合過後,一個沒注意,一個頭被木娃一錘砸偏,另一個頭被摩羅娃一錘磕飛,憨娃也趁機一鐵勺砸爛一個頭,修善娃與清定大師武藝稍弱,沒能打掉九頭蟲妖的頭,即便如此九頭蟲妖已然不是九個頭,隻剩了六個頭,他見敗局已定,不敢戀戰,一聲怪嘯,刮起一陣陰風,衝出萬聖龍洞,逃之夭夭,消逝前放出話來“爾等四個娃娃,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有膽的到玄武湖咱們再戰,到時我定報此仇!”
木娃本要追趕,又是修善娃攔住道“現在追他恐已不及,再說即便大師兄你追上了,憑一人之力要想除掉他恐是不易?他身上還有幾件法寶,都不好對付,他不是已然告訴咱們他的去處麼,咱們到那裡再尋他不遲!如今最重要的是尋找慈雲寺的骨舍利。”
木娃點點頭十分認可修善娃的說法,眾人殺回萬聖龍洞,此時這裡的小妖已然逃得無影無蹤,五人在洞中一番搜尋,終於在大王椅下麵的密室中尋到了佛寶骨舍利。
清定大師接過骨舍利,合掌恭恭敬敬的拜了三拜,用綢布包好,背在身上,遂即躬身向四個娃娃施禮道“多謝四位使者鼎力相助,為吾楓橋寺奪回鎮寺之寶骨舍利,貧僧感激不儘!”
四個娃娃還禮,並對清定大師表示不必如此,都是佛門弟子,一家人不說兩家話。隨後眾人出了萬聖龍洞,木娃仍舊念動避水訣,引著眾人出水來到河岸上,並很快的回到了慈雲寺,此時清閒大師正焦急的等待他們回轉,見五人都平安回來才長長舒了口氣,緊張的心情放鬆下來,眾人來到禪堂,清定大師向清閒大師述說了大戰九頭蟲妖的經過。
清閒大師起身向四個娃娃合掌躬身道“多謝四位使者相助,為吾師弟奪回了鎮寺法寶骨舍利,並驅逐了那九頭蟲妖,老衲感激不儘!”
木娃急忙還禮道“大師不必如此,咱們是一家人,此事乃是俺們的本分,大師應重振慈雲寺,並向外公布攪擾慈雲寺的妖怪已被佛祖使者趕跑,並且還要追討此妖,直至將他除掉!”
木娃見諸事已畢,便向清閒大師告辭,要趕回姑蘇城的客船,清閒大師還要挽留,木娃謝絕。
清閒大師對木娃道“前些時日老衲也聽聞四位使者在姑蘇傳經,隻因鄙寺遭遇禍端,所以沒有參與抄錄經文,但鄙寺對傳經也是責無旁貸,四位使者需老衲做些甚麼?儘管吩咐!”
木娃笑道“大師不必自責,有您老的師弟在這姑蘇,一切都已辦妥,大師儘管放心就是。”
此時天色漸晚,木娃便告辭啟程,清閒大師送到寺門外,眾人惜惜相彆。四個娃娃與清定大師趁著天還未黑趕回姑蘇城,先到了楓橋寺,取回了經文正本,清定大師還要排擺廟宴款待四個娃娃,也被木娃謝絕,憨娃有些不悅,但也不敢多說甚麼!四個娃娃便回到了客船,徐芷瑩父女早就在船上等候,見四人回來,十分興奮,做了一桌精致的素船宴,犒勞四個娃娃除妖之功。
一夜無話,四個娃娃飽飽的睡了一覺,直到陽光曬到屁股,四個娃娃才醒來,徐芷瑩來問木娃今日是否開船離開姑蘇?四個娃娃商量一番,覺得姑蘇還有一個地方未去,想讓徐芷瑩帶著去逛一逛,以免就這麼走了留有遺憾。
徐芷瑩一聽,原來是這姑蘇城的古街“山塘街”,不禁笑著先容道“你們四位使者也真會選地方,來到姑蘇不逛一逛這山塘街,確是遺憾。要說這山塘街被譽為天下第一古街,七裡路道不儘煙雨江南,自古就有民謠唱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有西湖,蘇州有山塘。兩處好地方,無限好風光”。今天我就領你們去姑蘇城外,看一看那“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數一數那道不儘的煙雨江南,山塘街之繁華景象。”
一行人下了客船,由徐芷瑩領路,來到了繁華的山塘街,熱鬨的街市古道,兩邊的屋宇鱗次櫛比,茶坊、酒肆、腳店、肉鋪、廟宇、公廨。店鋪中有綾羅綢緞、珠寶香料、香火紙馬。此外尚可見醫藥診堂,大車馬店、看相算命、修麵整容,那才是各行各業,應有儘有。高鋪商樓門首紮著“彩樓歡門”,懸掛市招旗幟,招攬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之商賈,看街景之遊客,坐轎的官吏,叫賣的小販,有乘車的大家閨秀,有身負背簍的行腳僧人,有問路的外鄉掮客,有聽書的街巷小兒,有酒樓中狂飲的豪門子弟,有城邊行乞的老人。男女老幼,士農工商,三教九流,無所不備,繪形繪色地展現在四個娃娃眼前,看得他們目不暇接,那才是
姑蘇一隅,七裡山塘。姑蘇一隅繁華景,七裡山塘秀風光。畫舫靜靜立,河水悠悠淌。四十津梁古石橋,勝跡盈門過牌坊。河街相鄰水鄉貌,白牆灰瓦紅燈廊。朱欄層樓,柳絮笙唱。前門沿街後臨河,蘇式古宅如畫裝。石板路步千家店,目不暇接貨琳琅。夾岸漁火興遊客,乘坐烏蓬醉他鄉。神州第一古道街,時光倒流乃天堂。
四個娃娃整整的在山塘街逛了多半天,途中連午膳都沒機會吃,好不容易逛到了古街的儘頭,憨娃有些疲累,更是腹中無食心發慌,便急著要尋個飯館填填五臟廟。
徐芷瑩笑道“俺說慧能使者,如今大家都累了,不如咱們乘船回去,可歇歇腳,也能體驗一下乘船遊姑蘇的感覺,同時也可在船上點些姑蘇美食,解解餓!”
憨娃當然同意,木娃也未反對。正在此時,忽聞身旁的河中有人高聲道“四位恩公,請到吾的船上來!吾奉母命前來接你們到我家作客。”
五人轉首觀瞧,隻見河水中有一條小船,靠在岸邊,離他們不遠,船上之人四個娃娃都識得,正是剛來姑蘇時,在大街上救的那個被蛇咬女子的丈夫。四個娃娃有些詫異,不知因何在這裡遇到他?他卻說是專門來迎接他們的?五人來到河岸旁與他相見。
木娃合掌道“這位施主,你怎知俺們在這裡?又因何要接吾們到你家?”
男人還禮道“四位恩公,你們救了俺的媳婦,讓俺們一家能夠團圓,俺娘一直念念不忘報恩,又聽聞你們救了官府千金,趕跑了妖怪,為俺們姑蘇做了這麼多善事,俺娘一定要進一份心意,故而差吾一定要將四位請到家中作客,故而這些日子吾一直在尋機想見到你們,不巧今日一早看你們下了船,去逛山塘街,故而就劃著小船一直跟在你們後麵,想尋個機會請你們隨吾到家中,也就替母完成一個心願,望四位不要推辭,看在老母一片誠意上,一了她老人家這份心意!”
木娃有些猶豫,徐芷瑩在一旁道“四位使者,依芷瑩之見,這作客之事你們沒得推辭,因為那樣會傷了一位老人的心,這位公子看來是個孝子,母命難違,你們就成全他吧!”
憨娃也道“芷瑩姐姐說的不錯,那位老奶奶是個菩薩心腸,多善良的老人家,咱們怎能傷她的心呢!”
木娃看看憨娃,心道“你那點小心思吾還不知?肯定又想飽飽口福了!”既然大家都覺得無法拒絕,木娃也就答應下來。眾人上了小船,果然這七裡長街他們走下來用了那麼長的時辰,可這乘船順水而下,很快就回到城中,小船靠岸,眾人隨著男子穿行在曲曲折折的巷子裡,直到小巷儘頭,麵前現出一座老宅。
男子停住身形向五人道“這裡就是俺們現在居住的地方,隻不過整座宅院是吾舅舅的,自那日發生蛇咬吾妻之事後,吾舅舅便將俺們一家接到了他的宅邸,寄宿在這裡。五人抬眼觀瞧,見這是一座蘇氏古宅,但見它
粉牆黛瓦,青石板磚。門樓浮雕花,石階漢玉建。造型精美抱鼓石,一左一右守扇前。粉海棠,白桂花,牆外相間;爬山虎,金銀花,壁上伸展。院前流溪,莊後行船。古韻盎然道,風雅伴囂喧。夾桃種李幽巷中,栽藕植荷水岸邊。
五人隨著男子進了宅院,一進大門,繞過影背,是一個寬闊的庭院,這裡建的十分古雅幽靜,儘顯這姑蘇宅邸之風貌,但見那
清雅靜謐,庭院敞寬。清新不落俗,典雅顯聖賢。幽深僻靜曲徑盤,奇石稀樹假山岸。木梁頂,畫簷枋,飛閣流丹;六角亭,白玉橋,彩圖雕欄。回廊小苑,步移景換。池水清粼粼,滿塘荷花蓮。簇簇翠竹結濃陰,芳草香花鋪滿院。
整個古宅麵水而築,共分五進,沿中軸線向北依次為門廳、正廳、前樓、後樓、廚房等建築,布局非常精致和緊湊。走入第二進正廳,庭院東西兩側湖石花壇中栽種的天竹、紅楓相映成趣。從門廳到後樓次第升高,寓意“節節高”。古宅以磚雕、木雕為特色,宅內處處可見傳奇軼事、獸鳥花卉題材的雕刻,刀法圓轉嫻熟,畫麵簡潔明快,構圖生動活潑,令人回味無窮,讓人拍手叫絕。穿過正廳,正對前堂樓的是一座磚雕門樓,殊形詭異。再往裡麵是內堂的第三座門樓,樓上題寫了“商賢遺澤”匾額,看來此宅的主人是一位誠實、守信、且翰林子墨的商人,他時刻提醒著後代不要忘本,從事商業要“賢”才能發家。值得一提的是,“商”字中間的“八”寫成了“十”,有人猜測是寓意誠實經商,不短斤缺兩之意。由於姑蘇地界冬冷夏熱,初夏季節黴雨綿綿,故而姑蘇人建房時在門樓與過道兩側設有“蟹眼天井”,用來通風、采光、排水,此宅還建有自家人平時行走的備弄。
五人隨男子來到宅院後麵的一座小樓,但見那位老婦人和兒媳正站在樓門前迎候,見五人到來便要上前行禮。
木娃急忙攔住道“老人家不可如此,俺們都是晚輩,正應給您老行禮才是,怎能受您這般禮遇,那樣豈不是折了俺們的壽!”說著招呼身後的四人躬身給老婦人行禮!
老婦人受寵若驚,遂顫聲道“各位恩公,老身受不起!既然幾位未拿老身一家當外人,那就請進屋一敘。”
說著請五人進樓,木娃也未再客氣,五人進到屋中,打量室內陳設,見進門是個客廳,有一樓梯通往樓上,客廳十分寬敞,布置得雖十分簡樸,但顯得很有書香之氣。此時,客廳中已然排擺了兩桌宴席,杯盤碗具都已擺好,菜肴還未上桌,老婦人先請五人到旁邊一個小間品茶,這裡讓兒媳和丫鬟布置餐肴。五人來到小間,原來是個書齋,但見
石灰堊(è)壁,樸素無華。鑲貝博古櫃,雕花羅漢榻。文房四寶書案擺,一張小幾品茗茶。花信屏風,亦殊幽雅。紅木條案上,古琴擱一架。石木雲竹好盆景,玉雕陶瓷名字畫。
眾人分賓主落座,由丫鬟奉上香茗,老婦人陪著眾人閒談,不多時兒媳來請五位入席,五人出了書齋來到大廳,不禁皆感驚訝,原來兩桌宴席已然擺好,也是一葷一素,看來老婦人一家為了表示感恩之心,確是一片誠意,做了一番功課,把四個娃娃的衣食住行做了考究。老婦人請五人入席,她賠著木娃三人坐了素席,公子夫婦陪著憨娃與徐芷瑩坐了葷席。
老婦人先容道“老身為感謝四位恩公,特做了俺們姑蘇的特色美食,讓諸位品嘗,但不知能否讓諸位滿意,隻當作老身全家一片心意。”
四個娃娃再看這兩桌宴席,不禁嘖嘖稱奇,但見那
姑蘇素宴
色澤鮮亮,香溢滿堂。積累功德食素膳,如意吉祥;技藝修靈巧之功,彙聚一堂。紅豆花,口感絲滑;蝴蝶餃,素裹彩妝。山藥秋葵色金翠,桂花焐藕甜糯香。五福布袋藏玄機,豆瓣百合脆嫩爽。桂花糖芋,酥軟綿甜味濃鬱;棗泥麻餅,獨具風味兩麵黃。素齋麵寒山一脈,觀音麵湯頭滾燙。素菜燒賣,美滋滋質嫩口爽;赤豆圓子,軟糯綿甜溫潤芳。棗泥拉糕形色絕,蜜汁腐乾潤烏亮。外脆裡嫩兩麵黃,香滑濃鬱鹹豆漿。銀杏菜心脆適口,青菜素包回味嚐。酥豆糖粥入口化,荷蓬饃饃蓮花狀。吳越之地南甜味,素肴技藝彆他鄉。
另一桌姑蘇葷宴
蘇式牌菜,口味淡甜。選料嚴謹製作精,因材施展;講究火候技嫻熟,廚藝精湛。西瓜雞,口味清鮮;櫻桃肉,滋美酥爛。姑蘇鹵鴨肥不膩,母油船鴨食不厭。雪花蟹鬥色如棉,碧螺蝦仁鮮嫩軟。鬆鼠鱖魚,酸甜可口伴脆感。黃燜河鰻,皮肥肉白鹹中甘。鲃肺湯汁清味美,蟹殼黃餡鹹味鮮。響油鱔糊,油潤不膩味濃鬱;清燉獅頭,肥而不膩肉鬆軟。魚味春卷稱一絕,油氽緊酵盛一籃。醃篤湯鮮白汁濃,楓鎮麵百吃不厭。蟹粉湯包蟹香濃,金魚燒賣誘垂涎。白汁黿菜汁亮稠,蘇幫湯羹味道全。豐厚博大姑蘇肴,奢侈美食在民間。
木娃五人食得頻頻稱揚,憨娃更是讚不絕口,食得滿嘴流油,食腸大寬。
徐芷瑩也對老婦人稱讚道“老人家,小女子乃是“徐氏艅艎舟”徐老船東之女,這姑蘇我也來過不少趟,也吃過不少名樓華館的姑蘇菜肴,可今日品了您老人家的手藝,方知這才是純真的姑蘇名肴,但不知老人家這手藝是家傳的麼?
老婦人笑著道“姑娘,沒想到你是那“徐氏艅艎舟”徐老船東的千金?徐老船東可是位大善人,在這姑蘇地界都是很有名的,今日能招待小姐,老身也是意外的驚喜!要說老身這些手藝,不瞞各位,俺的爹爹就是這姑蘇有名的肆廚,從小耳濡目染,老身也就學了幾道姑蘇名菜,故而俺家的蘇式菜肴絕對是正宗味道!”
此時眾人都已酒足飯飽,丫鬟撤下殘席,眾人來到書房,品茗嘗點,老婦人竟然又排擺上了姑蘇的特色糖果蜜餞糕點,也是葷素皆全,讓五人品嘗,但見那
蘇式糕點,糖果蜜餞。玲瓏剔透味可口,甜糯滑軟;目不暇接品樣全,流連忘返。襪底酥,鬆脆爽口;酒釀餅,油潤鮮豔。豬油年糕味濃鬱,油汆團子黃燦燦。金絲蜜棗琥珀色,金絲金桔絲不斷。奶油話梅,酸中帶甜助茶興,九製陳皮,晶瑩潤透爽鮮感。澆切片薄脆如紙,脆鬆糖酥脆香甘。鬆子軟糖,晶瑩透玉埋仙子;烏梅果餅,色黛濃鬱掛霜顏。薄荷鬆糕涼爽淡,百果蜜糕裹千丹。綠如玉青梅蜜餞,蓮花座沉香橄欖。老虎腳爪甜烘餅,白糖楊梅冰藕片。冰糖蜜餞無花果,椰汁紅豆精糕點。姑蘇小吃名堂多,風味獨特天下傳。
五人品了蘇氏的糕點、糖果、蜜餞;又飲了姑蘇虞山綠茶,茶湯翠綠清澈,味道甘甜;再品虎丘茶,茶味清香;還有各種品類花朵的芬芳和甘醇,真是飽了口福。
其間憨娃向老婦人詢道“請問老人家,俺們看您這莊宅十分考究,絕非尋常人家,但不知您這位親戚是何人物?”
老婦人搖搖首道“老身這兄弟原也是得過榜眼,做過幾年朝官,隻因受我丈夫牽連,便也丟了官職,隻得做起了生意,還多虧俺這兄弟,否則俺們母子不知會落到甚麼田地?”
憨娃追問道“老人家,俺憨娃看您這位兄弟肯定是個博學多才的大家,其品味高雅,不但生意做得好,且文才也一定甚高?”
老夫人笑道“這位使者確有慧眼,老身這兄弟琴棋書畫皆是高手,特彆是畫得一手好畫,在這姑蘇很有名氣。”
憨娃興奮道“老人家能否給俺們引薦引薦?”
老婦人笑著吩咐兒子去請舅父,不多時便聽門外傳來腳步聲,遂即簾籠一挑,從外麵走進一位老先生,看年紀不是很大,也就五十上下,但卻精神矍鑠,穿著華貴,器宇軒昂,那才是
漆紗籠冠束首,身穿上袍下裳。腰間束纏錦帶,足蹬鵝頂一雙。
眼眸眯成彎月,嘴角露著慈祥。手搖折扇一把,笑聲清脆爽朗。
見先生入房,眾人皆起身恭迎,四個娃娃齊齊合掌施禮,此宅主人也拱手還禮,並請五位客人落座。遂對老婦人躬身道“家姊,舍弟給汝請安了!”
老婦人笑道“當著恩人之麵就彆講究那麼多家規了,我與你說的四位恩人就是這四位佛門童子,還有那位小姐是“徐氏艅艎舟”徐老船東的千金。”
遂又對五人先容道“他就是老身的胞弟楊軒,早年為官,現今經商,莊宅就是他親手設計,其中展示了很多姑蘇之建築風彩。”
此時,憨娃指著書齋牆上的幾幅花鳥畫詢道“這幾幅畫作是出自先生之筆麼?”
木娃四人也將目光轉向牆上的畫卷,但見這幾幅花鳥圖有花果草木,有梅蘭竹石,有虎猿鶴雁,有四時景候。畫植物筍條老嫩、苞萼後先,生動逼真;畫鳥獸造型嚴謹,形象生動;畫四時景候陰陽向背,層次分明。其畫多用水墨,用筆勁利流暢,淡墨微染,風格秀雅。
修善娃不禁讚道“真是涉筆成趣,丹青妙手矣!”
楊軒卻搖首道“諸位是看岔眼了,吾哪有這般功底,這幾幅佳作卻是吾家姊之妙筆。”
五人聞聽都大吃一驚,轉向老婦人,向她投來驚異的目光。
楊軒遂即解釋道“俺的家姊才是畫中高手,她師承時人比之李易安的姑蘇女畫師胡與可,得其真傳。隻不過受吾姐夫牽連,家姊隻能隱姓埋名,不敢出頭露麵,也埋沒了她的才華,如若不然,家姊也會是聞名當世的女畫師,吾也是得了家姊的傳授,稍有靈感而已。”
四個娃娃不禁對這姐弟二人心生敬佩,羨慕之情溢於言表。
老婦人卻顯得十分平靜,謙遜道“各位莫要聽舍弟之言,老婦不過一貧民百姓,哪有那般本事?隻不過年輕時學了些皮毛而已,其實姑蘇女子生長在太湖邊,水靈毓秀,心靈手巧,才華橫溢,善於美化生活,繪畫似乎是俺們與生俱來之天賦,女人家對繪畫色彩、構圖形式和生命狀態之關注,較之男人更為細膩、敏感。故而留傳下來的古代女畫師之作品,多為怡情養性之作,表現手法上以工筆或小寫景抒情為多,更對花草鳥獸情有獨鐘。老身這幾幅畫作隻是自娛自樂,孤芳自賞罷了,拿不到台麵上。”
憨娃卻接言道“老人家過於謙遜了,憨娃雖對書畫知之甚少,但也在家時常聽俺姥爺與朋友談論書畫,耳濡目染也記住些許,這華夏國畫可分為山水畫、人物畫、花鳥畫。山水畫乃是描寫山川自然之景色為主體的繪畫,是由山、水、石、樹、房、雲、霧、春、夏、秋、冬氣候特征等所組成;人物畫是以人物形象為主體之繪畫,有白描法,勾填法,潑墨法,勾染法等為表現方式;花鳥畫是以花、鳥、獸、蟲等為描繪對象之繪畫,分為工筆花鳥和寫意花鳥二類。國畫按照上色方式和顏色不同分為水墨畫、青綠畫、金碧畫、淺絳畫。水墨畫主要是以墨和水不同融合方式之繪畫,以墨色之濃淡、乾濕等來表現繪畫對象;青綠畫大多以山水畫之形式較多,以礦物的石青和石綠進行疊色,表現山水之青綠;金碧畫與青綠畫相同,隻是在顏色多了一層泥金,使畫麵更加富有層次;淺絳畫以勾勒為主,使用赭石的顏色進行疊加之繪畫。不知憨娃記得全是不全?”
眾人聞聽不禁吃驚非小,楊軒讚道“真未想到,這位恩童,不單是佛家傳經之使,還對繪畫有這般理解,真是胸懷錦繡,佩服佩服!”
老婦人也點首道“小小年紀,竟有如此才氣,難怪佛祖選你做傳經使者。”
憨娃被一番誇讚,有些飄飄然,樂得嘴都合不攏。一旁的摩羅娃心中氣道“真是不要麵皮,從老人們那裡偷聽到點東西,就在這裡班門弄斧,也就是你天生有個過耳不忘的本事,恐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照貓畫虎一通賣弄,唉!也難怪他露臉,不管怎樣也說得頭頭是道,但唬俺們還行,要想唬人家兩位大畫師,恐就沒那麼容易了!”摩羅娃雖這般思量,但也沒表露出來。
此時,徐芷瑩站起身來,對老婦人一福道“老人家,多謝您老如此招待,天色不早,我們還要趕回客船,故而不再打擾,待有機緣,我們再來給您老人家請安。”
四個娃娃也起身告辭,老婦人也未挽留,一家人將五人送出宅門,直到望不見五人的蹤影,方才回轉不提。
且說,木娃五人一行回到客船,已然夜深,眾人都很疲憊,便各自安寢。
次日,木娃與三個師弟商議追剿九頭蟲妖之事。
修善娃道“那九頭蟲妖臨逃時曾放下狠話,讓咱們到玄武湖一戰,但不知這玄武湖在甚麼地方?”
憨娃接道“這還不容易,向芷瑩姐姐詢問,她肯定知曉!”
正在此時隻聽門外有人笑道“慧能使者,又要姐姐作甚向導?”話聲未落,徐芷瑩已然進到艙中。
木娃趕緊讓座,遂笑著詢道“俺們要去那玄武湖追剿九頭蟲妖,但不知這玄武湖在何處?”
徐芷瑩聞聽一愣,臉上劃過一絲憂愁,但很快便應道“這玄武湖在那金陵之地,離這姑蘇不是很遠。”
憨娃接道“那芷瑩姐姐就帶俺們去往那金陵,憨娃早就聽聞金陵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故而十分向往,能到那裡懷古、觀遺、攬勝,還可領略秦淮風情,那才是不枉此生。”
摩羅娃氣道“俺說二師兄,你怎總是想著吃喝玩樂,一點正經都沒有,芷瑩姐姐休要理他!”
隻見徐芷瑩麵帶傷感的言道“四位使者,這玄武湖雖離此不遠,但沒有水路通達,咱們的客船無法送你們去那裡,要去那裡你們隻能走旱路,客船還要將船客送往杭州,故而芷瑩也無法隨你們前往了!”
四個娃娃聞聽頓時沉默無語,這些時日與徐芷瑩朝夕相伴,產生了深厚的情誼,要與她相彆,心中都不是滋味,一時場麵尷尬。
倒是徐芷瑩強顏歡笑道“四位使者莫要見怪,不是芷瑩不想給你們做向導,而是客船確是離不開,俺不能丟下這麼多的客人,那就太無誠信可言,希望今後咱們還能有相見的機會,芷瑩永遠不會忘記與四位使者所經曆的這些美好時光。”
說著再也忍不住傷感,一捂臉伴著輕泣之聲,跑出了艙外。艙內四個娃娃麵麵相覷,也都眼中垂下淚來,特彆是憨娃竟趴在床上嗚嗚的哭了起來,卻也難怪,憨娃終還是凡人,與具有半仙之體的三個同伴不同,故而憨娃對徐芷瑩有著一般的人之常情,把她當做親姐姐一般,這當中還有那麼一點點萌萌的男女之情,隻不過憨娃還是個孩童,並不知那是種甚麼情感而已?傷心歸傷心,但事情總是要做的,再說四個娃娃也不可能永遠與徐芷瑩在一起,總有離彆之時。
四個娃娃收拾行囊,牽上三隻神獸,下了客船,徐氏父女下船相送,大家灑淚而彆,徐芷瑩更是哭得梨花帶雨,依依不舍,憨娃邊走邊回頭,不時的想多看看徐芷瑩那嬌小玲瓏的身影,直到望不見為止。這才是
自登客船遇知音,朝昔相伴情意深。
運河一路除妖孽,幾番爭戰慰伊人。
彭城廣陵觀勝景,姑蘇古鎮賞園林。
離船辭行灑淚彆,依依不舍明月心。
且說四個娃娃彆了徐氏父女,出了姑蘇城,踏上趕往金陵之路,憨娃回首姑蘇城,忽仰天叫道“芷瑩姐姐,你可是
“波聲拍枕長淮曉,隙月窺人小。無情汴水自東流。隻載一船離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於淚。誰教風鑒在塵埃,釀造一場煩惱送人來。”
休要忘記憨娃矣!發聲過後憨娃一路都是無精打采,好像丟了魂一般,三個娃娃知他還在思念芷瑩姐姐。
卻說這一路上四個娃娃加上三隻神獸十分惹眼,人們都向他們投來驚異的目光,修善娃邊走邊向人打聽去往金陵的路徑,說不儘沿路饑餐渴飲,夜宿曉行,這一日終於遠遠望見一座宏偉的城池,待來到近前,隻見那
雄立一方,固若金湯。花崗岩石為基,似巍巍鐵壁,巨磚壘牆。四道拱門成串列,三座甕城設固防。山環水抱,蔥蘢毓秀,湖泊池塘。仰望甕內樓聳,殊形詭製,頂舞青光。屹立千百年倫,巍然無恙。門楣之上,懸匾四字明晃,“金陵寧都”張示著千年華府,曆經滄桑,依舊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