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估豬的來了。
這個時候鄉下賣肉和城裡支攤子是不一樣的。
集市三天才一趕,並且因為路途遙遠,交通不便,很多人大半個月,甚至個把月都不去一次。
於是就滋生了走街串巷的販子,賣豆腐的,賣零碎針線小東西的,還有賣豬肉的。
來估豬的段大爺,就是隔壁萬水大隊的,五十來歲,家裡三個兒子,他們把豬收回家。
清早殺了後,一部分拉去鎮上給老大支攤子,另外一部分豬肉分了,老二老三各挑上一些,在周邊十裡八村的叫賣。
他們收豬也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說好多少錢一斤,直接上稱,還有一種就是靠眼力估價,雙方討價還價,要是說成了,直接掏錢拖走。
段大爺舉著竹條對著豬欄裡麵的豬屁股抽下去。
豬吃痛,疼的在欄裡麵扭著屁股走貓步,段大爺隨意瞄了兩眼,對著王小翠道,“王家妹子,你這豬養的好,全是肥膘,差不多得一百六十出頭。”
段大爺對這頭豬非常滿意,豬肥,好賣。
“不過你們喂食了吧?應該也就不到一百四十斤肉。”
王小翠點頭,“對,早上喂了,”
段大爺直言道,“那按規矩要扣稱頭的,王家妹子,你是要上稱還是估價?”
要之前自己一個人,王小翠就選估價了,估價肯定是要虧上不少,但現在蘇平回來了,這麼大壯力,王小翠當然選擇上稱。
“段大爺,上稱吧。”
段大爺點頭,“行,老二老三,去板車上把秤拿過來,老大,你跟著這位小兄弟進去抓豬。”
段老大可謂是經驗十足了,把手中的麻繩打好結,穿著雨靴進了豬欄,朝著豬慢慢的靠近,隨後出手如閃電,快速的扯住了一條豬後腿,手中的麻繩結套了上去,拉緊。
也就是兩秒鐘的樣子,一個死結就綁在了豬後腿上。
豬受驚,驚恐的嘶吼著,四肢蹄子亂刨,想要掙脫禁錮。
“快,摁住它,把前腳給我扯過來。”
蘇平趕緊按住掙紮著想要站起來的豬,段老大不等蘇平有其他動作,抓著豬蹄子快速的繞了幾圈,很快就把四隻蹄子綁的緊緊的。
被綁了的豬被蘇平和段老大用扁擔抬起來掛在了秤上,確實和段大爺估的差不多,總共163斤。
這個時候市場上的豬肉大概在一塊到1塊二一斤,年底價格好的時候可以賣到1.5左右,但收豬價格要便宜很多,段大爺隻出7毛3。
因為豬身上的大骨頭,豬頭,以及豬肚子裡麵不少東西都不值錢,賣不上價格。
他們這麼大老遠出動好幾個勞力拖回去,大清早一家人忙活,然後挑著十裡八鄉叫賣,肯定是要賺錢的。
按規矩扣了稱頭,王小翠總共拿到了一百零二塊二毛錢。
蘇安見媽媽數錢,不由的感慨,“養豬還挺賺錢的,一百多呢,要是養上十頭,那一年不得一千多?”
王小翠搖頭,“哪有你想的那麼好,買小豬崽可比買肉貴多了,我捉的時候17斤,快一塊七一斤呢,得二十七八,把這筆錢扣掉就剩下不到八十塊了,但你想想,我這可是養了快一年了,吃進去的豬草就不說了,它小的時候,還吃了不少紅薯呢,那可都是糧食,而且還得承當風險,要是病了或者死了,那可就本都沒有了。”
蘇平詢問道,“媽,豬崽這麼貴?那養母豬不是發財了?”
“哪有那麼容易?人家小豬剛生出來的時候,要精心養護,跟照顧自己家娃娃似的,大冬天的要給保暖,還得熬粥給它們吃,你隻看到了人家掙錢,沒看到人家的付出。”
王小翠目光複雜,“在這鄉下,大夥全靠地裡刨食,一家人辛辛苦苦,一年到頭的,能剩下個十幾塊錢,就已經很不錯了,不少人家裡連飯都吃不飽,所以,當初媽媽才會想讓你們留在城裡。”
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