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食堂陷入了奇異的寂靜,隻有此起彼伏的抽鼻聲和碗筷輕碰的脆響。有人望著碗裡的蒸餃發呆,有人低頭悄悄抹淚,還有人閉眼細嗅著空氣中飄散的香氣,仿佛這樣就能回到那個有煙花、有春晚、有親人圍坐的除夕夜。
林陽站在蒸籠旁,看著這些身經百戰的老兵們如同孩子般脆弱又真實,眼眶也微微發熱。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籠蒸餃,更是一把打開記憶之門的鑰匙。當味覺與記憶重疊,當香菇肉香與除夕夜的溫暖重逢,這些在廢土上掙紮求生的戰士們,終於找到了比生存更重要的東西——那是刻在基因裡的家的味道,是無論世界如何崩壞都不會消失的、關於“愛”的密碼。權力暗湧的暗流在基地議事廳的合金桌下悄然湧動。財政官李岩敲擊著全息投影屏上沙縣小吃的預算報表,金屬指尖在“精神療愈工程”五個字上重重劃過,冷光映得他鏡片泛白:“首領,三萬噸變異小麥用於製作拌麵?這足夠支撐前線裝甲師三個月的口糧!而您卻要把它變成平民的‘心理安慰劑’?”他的聲音在穹頂下回蕩,引得在場官員紛紛側目。
李岩並非空口無憑。他暗中調取了農業組的實驗數據——那些被標注為“沙縣專用”的變異小麥,在淨化爐中需經過七次輻射剝離,能耗是普通軍糧的三倍。更令他憤怒的是,林陽竟繞過常規預算審批,直接從首領特批通道劃走資源。當晚,他便在平民區煽動“資源浪費”的抗議,幾個被收買的流民舉著“要生存,不要蒸餃”的標語,在食堂外敲打鐵皮鼓,聲浪震得玻璃窗嗡嗡作響。
但李岩不知道的是,林陽早已在三個月前就布局。他暗中聯合心理醫療組進行雙盲實驗,證明定期食用沙縣小吃可使ptsd發病率下降40。那些看似“浪費”的變異小麥,實則被轉化為治愈心靈的良藥。此刻,當抗議聲浪傳入指揮中心時,林陽正站在全息地圖前,指尖點向平民區上空飄散的蒸汽——那是沙縣小吃特有的香菇肉香,正通過空氣淨化係統主動擴散,成為無形的“抗抑鬱煙霧”。
更令李岩意想不到的是,他煽動的抗議者中,竟有三分之一是林陽提前安排的“暗樁”。當抗議達到高潮時,這些“暗樁”突然轉身,將手中的標語翻麵——背麵赫然印著沙縣小吃傳承百年的家訓:“一籠蒸餃暖寒夜,半勺湯頭慰人心”。人群瞬間嘩然,原本的抗議者開始互相詢問:“難道我們忘了,戰前最艱難的時候,不就是沙縣小吃的一碗熱湯讓我們撐過來的嗎?”
次日清晨,李岩在辦公室發現了一份加密文件。那是林陽親筆簽署的特批令,紅頭文件上蓋著“精神療愈工程”的專用印章,每一筆預算流向都標注著“心理醫療專項”。文件末尾,還附著一句林陽的手寫批注:“有些戰爭,不需要槍炮,隻需要讓人民記住,他們曾經被溫柔對待過。”
喜歡末世降臨我瘋狂薅羊毛囤貨百萬噸請大家收藏:()末世降臨我瘋狂薅羊毛囤貨百萬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