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買的差不多了,這才帶著一背簍東西,去了城門口劉大爺的牛車旁。
那裡已經等了好幾個同村的人,時辰不到,一些人還在往回趕,他們還得再等一刻鐘。
午時一過,牛車也差不多滿了,劉大爺這才甩起鞭子,驅趕著牛往城門外走去。
連聽晚坐在牛車上,看著後麵越來越遠的城牆,有些意猶未儘。
她還想再逛逛呢,算了,還是等自己有錢了再來吧。
加上來回坐牛車的錢,今天兩人在鎮上一共花了三百九十二文錢。
賣草藥和抄書賺的還有剩餘,李氏給的也沒有花到。
牛車一到村口,連聽晚就迫不及待的下了車,跟在蕭知意後麵往家裡走去。
到了熟悉的院門口,連聽晚歡快的喊著,“嬸子,我們回來了,還給你帶了包子呢。”
李氏聽到她的聲音後,打開院門迎了出來。
“聽晚回來了,呦,這新衣服可真好看,你們中午有沒有吃飯啊?”
“嬸子,我們吃了餛飩,表,蕭公子說餛飩帶回來就不好吃了,所以我們給你買了包子呢。”
想到已經回了家,連聽晚就改回了之前的稱呼。
在鎮上時,連聽晚把油紙包放在了背簍裡,特意用衣服蓋著,包子現在還熱乎著呢。
等蕭知意把背簍放下,她立馬把油紙包拿出來,遞給了李氏。
李氏笑著接下,卻說等晚上的時候一起吃,她還不餓。
連聽晚覺得她定然又和早上一樣,是舍不得吃了。
她索性拿過油紙包,取出一個包子,遞到了李氏的嘴邊。
“嬸子,你快吃一個吧,這包子是我買的,還熱乎呢。”
李氏看著她懂事的樣子,欣慰的把包子接過來,小口的吃著,連連誇著連聽晚買的包子好吃。
直到連聽晚被她誇的小臉微紅,李氏這才停下。
蕭知意把那二兩銀子又還給了李氏,零錢先留了下來。
他對李氏說道“娘,我們今日買了針線,還買了一塊肉。”
李氏回道“好,我上午去你楊嬸家還了針線,給她拔了一些我們院裡的菠菜。”
李氏口中的楊嬸是前麵不遠處的一戶人家,她叫楊杏花。
楊杏花年輕的時候就成了寡婦,如今帶著一個兒子生活,並未改嫁。
兩家經常互相幫襯,李氏借了針線,就還去了一把菠菜。
這樣有來有往,關係才能長久,畢竟在這村裡,誰家過得都不容易。
蕭知意把肉放去了廚房,針線則拿進了李氏屋裡。
背簍裡剩下的東西都是給連聽晚買的,他直接把背簍放到了連聽晚的門口,隨後回屋去了。
連聽晚提起背簍進了自己的房間,把今天買來的東西簡單的在床上歸置了一下。
屋裡還沒有什麼家具,也沒有彆的地方可以放。
再過一個多時辰天就要暗下來了,已經不能再往山上去。
連聽晚坐在床邊,開始盤算著明天的進山計劃。
她會一些法術,可以感知到哪裡有什麼植物,她想去挖些人參,采些靈芝,拿到鎮上換錢。
至於深山裡有凶猛的野獸,她並不怕,關鍵時刻她可以變回連翹呀,反正那野獸也不吃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