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裡,連聽晚看著昏睡的蕭知意,又擔心起來。
昨日他清醒的時間還算多,可今天從起床到現在,才一個多時辰,就又昏睡起來,難道他真的,時日無多了。
連聽晚握緊他的手,生怕一眨眼,就再也見不到他。
好在晚飯前,蕭知意就醒了過來,看著連聽晚擔憂的樣子,他十分心疼,立馬抱了抱她,安撫起來。
李氏做好飯,朝屋裡喊道“聽晚,知意,起來了!小康也來了,我們大家一起吃個飯。”
“好的娘,我們馬上來。”連聽晚應著,扶起蕭知意往外走。
劉康看著蕭知意虛弱的樣子,很是心疼,一直照顧他的大哥哥,怎麼突然變成這樣了。
他咬咬嘴唇,忍著難過,默默去井邊打來了一盆水,端到了蕭知意跟前。
“蕭大哥,洗手。”
蕭知意笑著回道“謝謝小康,你快坐下吧,彆忙活了。”
小康堅持等他和連聽晚洗完手,把盆子端回去,才坐在桌子前。
幾人難得聚在一起,吃了個豐盛的晚飯。
蕭知意一家這次回來,打算多待一段時間,所以他們晚上就沒有再回京城。
李氏第二日就去了蕭父的墳前,告訴他兒子考上了狀元,他們也有兒媳婦了。
隻是兒子活不久了,對於這件事,李氏一直心懷愧疚,覺得是自己沒有照顧好兒子。
她在墳前待了許久,還是連聽晚去把她勸回家,哄好了。
在清河村的這幾日,過得溫暖又平和。
每日都會有村裡人來送自家種的新鮮菜,人間煙火氣滿滿,連帶著李氏的心情也好了一些。
蕭知意每日醒著時,都會多看李氏和連聽晚幾眼,似是想把她們刻進心裡。
他時常交代李氏,讓她在自己走後不要難過,讓她和連聽晚把日子好好過下去。
李氏每次都是笑著應下,轉頭又躲起來抹眼淚。
蕭知意也時常深情看著連聽晚,告訴她自己好愛好愛她。
連聽晚每次都是甜甜的笑著回應他,再親親他的臉頰。
可他每一次望著自己,都好像是在說再見,看著他眼裡的不舍,連聽晚心如刀絞。
……
好景不長,這年六月十六日,蕭知意閉上眼睛後,再沒睜開。
連聽晚握著他發涼的手,心中悲痛萬分,明明剛才他還溫溫柔柔的喚自己阿晚,這會就沒了氣息。
李氏熟練的操持著喪事,把蕭知意葬在了他父親墳旁。
寧皇聞訊,頗為惋惜,特輟朝三日,以示哀悼。
新科狀元郎蕭知意,因亂黨刺殺,身體破敗,壽元耗儘而亡。
消息一經散出,舉國惋惜不已,畢竟新科狀元郎,死在了最好的年紀。
他這一生雖短暫,卻是燦爛無比,從童子試一直到殿試,次次都是榜首,讓人望塵莫及。
隻是許多人不知,他還十分有幸,遇到了連聽晚,與她相識相知到相愛,定下了生生世世都要在一起的誓言。
連聽晚整理他留下的東西時,在書桌上找到了一封信。
她忍著眼淚打開,認真的看著上麵,再也沒人能寫出的字跡。
“吾妻阿晚,想必你看到這封信時,我已經不在人世了。
娘,就托付給你了。
最後再抱抱阿晚,一定不要掉金豆子,我會心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