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是佛門鬥戰勝佛,應當知曉人間苦諦。你可知曉何為三苦?”
楚泰看向眼前的孫悟空,此刻這位身穿金甲的猴子,隻差最後的殘軀便可補全自己的所有,但殘軀本身留下的力量不多,還受到空舍利的影響。
從某種角度來說,眼前的孫悟空,可以算是原本孫悟空的轉世輪回之身,稱之為孫悟空並沒有問題。
“寒熱饑渴,是為苦苦。”
“樂壞苦生,名叫壞苦。”
“無常遷動,乃是行苦。”
孫悟空的回答,讓楚泰笑道:“種種憂患逼迫,皆名為苦,悟空,你覺得我此舉是自證苦難,還是為眾生示苦?”
“是由業招感,滋生苦因,還是已知有生則有滅,苦亦是有為法,不離生、住、滅三相,知三相不可得,當體即空,悟空即是苦,故覺則無苦生,亦無苦可滅,苦滅而見諦,見諦無苦集,更無苦集滅……”
孫悟空陷入沉思,金蟬子沉默不語,彌勒則是雙手合十對著楚泰行禮。
邊上悟性稍微差一些的豬八戒,以及沒有修行多少佛法的二郎神則是一臉不知所謂,不曉得幾人在說什麼。
豬八戒看了看眾人,發現二郎神看向自己,有些不好意思的詢問金蟬子。
“師傅,大師兄和這位帝君在說什麼?”
“他們在討論該不該有人犧牲的問題,你大師兄覺得與其犧牲一個人換取短暫的安寧,倒不如讓世尊坐鎮當前時間段,確保後續眾生能夠有一個好的結局。”
金蟬子這裡表述的時候,已經將楚泰放在了世尊的位置上,言語中充滿了敬佩。
“但世尊不這麼想,先前世尊反問悟空,何為三苦,就是為了告訴悟空,世界上本就是有著無量無邊之苦,眾生活著便是在受苦。”
“世尊所能夠做的隻是告訴眾生什麼是苦,怎麼樣才能夠在苦中維持自我,卻不能教導眾生如何受苦,如何忍苦,因為苦本就同眾生同生,無法避免。”
金蟬子說到這裡,看到豬八戒有些無法理解的表情,咳嗽一下,詳細解釋道。
“三苦者,苦苦乃一切因苦痛而生出的苦難,無論是生、老、病、死等生理上的痛苦,還是愛彆離、求不得、怨憎會等精神上的痛苦,都屬於苦苦。”
“壞苦,也可以稱之為變異苦,指代一切因變而生出的苦痛,最典型的就是因為欲望得到滿足,心理短暫平衡之後,快樂消失而出現的情緒失控。”
“至於行苦,則是因世事無常,不斷變化出現的苦難,於凡人而言,就是肉體上不斷衰老,大多數時候會同苦苦重疊。”
“但到了我等這等勘破色相的程度之後,行苦的影響就會不斷提升,其具體表現是我等禪心無法維係,初心無法穩定,蓮座不得安寧。”
說到這裡,金蟬子看向楚泰道:“正所謂三界火宅,眾生皆苦,樂不過是苦暫時的停止,唯有解脫,方能徹底斷去苦難。而世尊犧牲自己,引渡彌勒端坐靈山,重塑佛道,幫助真武入駐天宮,維係秩序,正是其超脫之道,乃是其大慈大悲,大行大願之體現。”
“我呸!什麼三界火宅,眾生皆苦,那也不是讓一個人去犧牲的理由。”
孫悟空看向楚泰,恨聲道:“你可以是因為自己的理想去犧牲,但絕對不應該是以眾生皆苦的理由去犧牲自己在此方天地的一切力量!這對你不公平,對眾生也不公平。”
“憑什麼你的一個犧牲,就要眾生背負一個罪責。難不成他們活下去,是因為你的死亡,才有的恩賜?”
豬八戒聽到這話,皺眉道:“可是大師兄,按照現在的情況,眾生不真的是因為世尊的死亡,才能夠更好的延續下去嗎?”
孫悟空搖頭道:“這是不對的,如果他的舉動能夠徹底救下眾生,那才是眾生欠他。可他若隻是延續了一段時間,那後麵再有人犧牲怎麼計算?眾生欠下兩條性命?”
“而且,他所作所為若完全發自本心,那麼他就不會有那些多餘的想法,會有自己是為眾生犧牲的想法,真的是你自己的想法?”
孫悟空看著楚泰,低聲道:“這等犧牲的想法,真的不是因為誰在你麵前犧牲過,所以你生出來的念頭?”
“猴哥,這等念頭如何不是我們自己的念頭?我等生存於世,真的能夠不受外部影響嗎?”
豬八戒更加難以理解,但金蟬子、彌勒菩薩和二郎神已經聽出了孫悟空話語中的意思,楚泰也是明白了他真正在意的點。
“有意思,先前我還以為你是不想要我犧牲,是希望我能夠繼續維係這支離破碎的秩序。”
“現在看來,你似乎是不希望我成為後來者的枷鎖,並且,你似乎還有所指。”
孫悟空聞言,笑道:“你幫我解決了殘軀之中的問題,我自然要回報你一二。”
說著,他指了指天空,道:“現在,環繞在天地之外,立於乾坤之上的【太一】大道才是你的根本吧。”
“你可以感受得到?”
楚泰有些驚訝,金蟬子、彌勒等人聞言,同時看向虛空,默默感知,他們都可以察覺到天地之間的【太一】之道,卻難以感受到孫悟空口中環繞在天地之外,立於乾坤之上的【太一】大道。
眾人看向孫悟空,他微微抬頭,道:“這事說來也是湊巧,我先前不是形神分離嗎?冥冥之中見到了另外一位玉帝老兒,他倒是有點我當年剛剛上天時候的氣象,看上去十分隨和,一副老好人的模樣。”
“我在他那裡吃了點蟠桃,喝了幾口甘露,那靈韻充沛的,現在回想起來,也是讓我渾身舒坦。也是在那個時候,我看到了你的【太一】大道。”
“在我的眼中,【太一】大道並不是你的大道,或者不是單純屬於你的大道,其至高、至上、至真、至聖、至廣、至大,無所不包,無所不有,但卻唯獨不屬於任何一人,就好像天地之間本就存在的諸多道理一樣,單純的立在那裡,等待人們去理解,去驅使,去掌握。”
“而你,隻是那個開辟了【太一】大道,掌握其最初權能,掌握最大一塊權能的個體,你不能代表【太一】大道這個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