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黃煌他不辭而彆確實是因為時間緊迫,甚至還有被族中長老逼宮的意味。
黃煌作為黃家嫡傳,又是驚才絕豔的五階煉藥師,若非族中出現極大變故,絕對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伊然也終是在信中得到了當初這些疑惑的答案。
黃煌作為東洲三大家族之一,族中宗親上千,雖然他們都姓黃,但是林立的脈係一點都不會少。
或許那些人數較少勢力較弱的一脈會依附勢力強人數多的另一脈,但是黃家依舊有著整整五脈勢力集合體。
他們相互對立相互牽製又相互推動,既讓黃家整體的勢力得到急速的發展,但同時也在不斷激化矛盾,讓整個家族都幾乎分崩離析。
而且黃家之人本就比較特殊,他們更擅長於煉藥,而修行反倒成了煉藥的輔助。
導致整個黃家也就隻有區區四位王階強者,能夠被稱為三家之一的黃家竟是隻有四位王者!
這是一件幾乎難以想象的事情。
但同時也足夠說明,黃家對於煉藥一途有著多麼恐怖的掌控力。
黃煌所遇之事就是出自他們一脈的那位王者。
那位王者雖不是黃煌的嫡親長輩,但是當他駕鶴西去時,他們這一脈甚至整個黃家都不可抑製地動蕩起來。
黃煌那一脈失去了頂梁柱,而整個黃家則是斷去了一根基石,五脈的勢力驟然間就發生了天大的變化。
很多既有的家族財產家族生意都要根據五脈的勢力重新劃分,甚至每一脈所能分配到的資源都會出現巨大的改變。
家族的未來看什麼?
一是看頂尖強者的威懾力,二便是看能夠挑起大梁的年輕人。
所以黃煌不可避免地被扯進了家族內鬥的漩渦。
黃煌無論是修為還是煉藥術都可以算得上是絕世天驕。
所以在王者逝去他這一脈失去頂梁柱之後,為了他們這一脈以及跟隨在他們後麵的旁係血親,黃煌就被迫挑起自己這脈的大梁。
即便當初他是被脅迫,是被自己這一脈的族人架著帶回去的。
伊然能夠明白隻言片語所表現出的危機。
若是他們這一脈在失去頂梁柱後,他這個需要扛大鼎的後起之秀再出現什麼問題。
那麼他們這一脈必將沒落,甚至有可能成為彆脈的附庸。
這種家族內部的競爭相較於宗門,或許會少去一些血腥,但是就以殘酷的程度來看,隻會是更勝一籌。
回到家族之後,黃煌也做得很好。
沒過多久修為就達到了五星大魔導師,煉藥術也終於踏入的六階,甚至就連家族分配下的生意也打理得僅僅有條。
這讓需要人羨慕的同時也開嫉妒起來,開始不斷施展各種小動作。
最顯而易見的就是在四脈聯合之下,直接減少了黃煌所在那脈的資源分成。
原因就是王者逝去之後,原先該是他所得的大量資源被儘數劃去。
這讓黃煌不甘的同時也無可奈何。
但這樣的成功完全沒有滿足四脈之人的胃口,甚至因為這次的成功,讓他們針對之心變得更加肆無忌憚。
在不久之前,四脈再度聯手,搞了個什麼家族天驕排名會,要根據天驕的“含金量”來重新瓜分年輕人的那份資源。
若隻是族內年輕天驕之間的較量,黃煌完全不會怕了誰,甚至還有機會憑此得到更多資源。
但是提出這個想法的那四脈哪裡會安什麼好心思。
他們提出的比試規則不光是要看家族弟子自身的天賦潛力,還要他們展現出自己的底蘊。
每脈將有五位年輕後輩出戰,可以是本脈弟子,也可以是本脈弟子交好的年輕人,但五人中必須有一人是本脈弟子。
這種規則的借口自然是他們身為煉藥家族,需要強大而真心的盟友提供保護,就像是黃家與所在東篁城相輔相成一個道理。
但很明顯的是,四脈所行之事的根本目的就是在齊心針對自己一脈,不斷地所見資源讓自己這一脈逐漸衰敗下去。
但明知對方的目的,黃煌所在一脈卻是想不出什麼好的應對方案。
因為黃煌需要做得是一挑四,或者說五人對戰二十人。
即便是車輪戰,麵對四倍於自身的對手,這也是幾乎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若要是混戰,那麼這個結局也就更加明顯了。
在黃煌這脈的長老們不斷拖延之下,這場比試也就拖下來兩月時光。
年輕人之間的較量,他們本就沒有插手的餘地,最終也隻能想到讓尋幾個關係密切的家族,看看是否有戰力強大的年輕後輩。
隻是那些家族似乎早就知道了黃家發生的一切,表麵上迎合著,卻沒有尋來任何一個真正的天驕人物。
就在時光一日一日流逝,黃煌一籌莫展之際,天池秘境的消息終是傳到東篁城。(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