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小遷帶著招娣來到太後寢宮時,皇後的鑾駕剛離開,時辰拿捏的正好。
中途被叫走的小太監滿頭是汗的等在門口,見兩人完好的過來了很是鬆了一口氣。
太後的寢宮莊嚴肅穆,沒有過多的華麗裝飾,植物都以盆栽為主,想必也和早年喪夫有關,性子寡淡了一些。
招娣有了前車之鑒,不敢再東張西望,一直低著頭緊跟在蔣小遷的後麵。
“拜見太後娘娘,娘娘福壽安康。”
“起來吧!看座!”
太後不過四十多歲,但寡居生活十多年,看著要比實際年紀大一些,先帝在時她就沒什麼寵了,好在有個出色的兒子傍身。
謝過恩,蔣小遷就乖巧的坐在小杌子上,隻搭了一半還挺累的,不如站著了
殿內安靜,太後一直在細細的打量招娣,招娣吃了苦頭,一點不敢抬頭,恨不得把腦袋縮進腔子裡。
“這就是招娣姑娘?”
“回娘娘的話,這就是招娣,是夫君一路從北地帶回來的。”
“聽聞招娣姑娘還有一段非同一般的經曆?”
這是在問上官榮華了,蔣小遷把招娣的事跡平淡的陳述了一遍,不偏不倚。
太後不是很滿意,但也點頭讚揚。
“如此也是大義,值得嘉獎!”
“謝太後娘娘!”
招娣一直沒吭聲,幾乎能和旁邊的柱子融為一體。“你抬起頭來!”
招娣不知道在想什麼,沒有動,蔣小遷就頷了頷首,回頭小聲對招娣說道“娘娘讓你抬頭呢!”
招娣如夢方醒,小心翼翼的瞥了一眼太後的裙擺
“站過來,讓哀家瞧瞧!”太後的語氣不如之前熱絡,招娣緊張的看向蔣小遷,蔣小遷笑著點點頭。
太後終於見到了招娣的臉,那眉眼,那神態讓她老人家想起了年輕時的自己,初入宮門時也是這般的膽怯無助
“娘娘,招娣確實不像京城內的女子般膚白,但臣婦已經在儘心為她調理了!”
太後如夢初醒,細看招娣的膚色,嗯,脂粉鋪的多,從脖子上能看出膚色偏黑這點就不像自己了,她可是從小白到大的!
“看來魏夫人待你很好!”
招娣不知所措的點點頭。
“娘娘您不知,臣婦是心疼招娣,從小被拐賣到北地不說,生了病拐子都不要了,還好有一對善良的夫妻收養了她,將她養大成人,但”蔣小遷按了按眼角,“那對夫妻為了救她被匈奴害了,真真是身世淒苦啊!”
太後聽了也濕了眼眶,“那對夫妻是好的!可有好生安葬啊?”
葬個屁啊!他們是炮灰,以死襯托招娣的淒苦就足夠了。
招娣無措的看著蔣小遷,蔣小遷鼓勵的說道“你照實回話便是!”
“回太後的話,父母的喪事是將軍操辦的。”她也不知道葬在哪裡
“哦!”太後的態度就冷了些。
要不是招娣戴著“長得像太後”光環,估計太後理都不願意再理她了。
“不知你可還記得被拐之前的家人?”
其實招娣沒什麼印象,但她不敢直說,那可是天子的娘親啊!她又看向蔣小遷。
“娘娘!當時招娣不過五六歲,許是記不清了,但她的臀腰處有一塊燙傷留下的痕跡,看著像是官宦之家常用的炭爐。”
“哦?”不隻太後驚訝,招娣也驚訝,夫人是怎麼知道的。
蔣小遷很有深意的一笑,反正也擋不住你的認親之路,還不如自己來做這個好人。
“那痕跡明顯是壽字的一角”太後的神情恍惚起來,那孩子三歲時第一次進宮,很是討喜,她喜歡的緊,便經常留在身邊,當時的聖上被先帝留在前朝,見也難見,是這個侄女陪自己度過了孤獨的三年。有一年冬日孩子回了國公府,很久沒回來,宮人來報說小姐撞到了炭爐,臀部被燙了一塊
“臣婦看著像五蝶捧壽爐!”蔣小遷越說越上頭,乾脆就點了出來。
“來人!帶著招娣姑娘去後麵查看一番!”太後很是急切,那三年她過得累啊!要不是小侄女的陪伴怕是沒有今天。
“還請娘娘派人詢問一下各位夫人,不管是小姐身份還是下人身份,總算是不辜負招娣的義舉。”
“魏夫人不愧是上官家的女兒!”太後感動的不住點頭。
宮人很快就查看完畢回來複命,她貼著太後的耳朵小聲回話。
隻見太後的雙眼慢慢濕潤,最後留下了眼淚。
“哀家要去親眼看看!”說著就起身不顧儀態的快步走向後殿。
蔣小遷起身又坐下,終於能好好的坐了!屁股好疼,腰好累!他趁殿內無人拿了一塊點心塞進嘴裡,又調整了一下盤中點心的位置,應該不會被發現吧
也不知道後殿發生了什麼事,蔣小遷這一等就過了午飯的點,再回來時,太後的眼睛紅紅的,招娣更是換了衣裙和裝扮,不似之前的土氣,人也清爽了很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