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嫂子、嬸子、大媽一見有戲,也紛紛拿著日記本、紙片子圍了過來,想要一幅墨寶。
楚恬無有不應,分彆給幾人寫了類似於“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等名言警句,鼓勵對方孩子向學。
沒有一句話,是能讓人揪住小辮子的。
也有那心思敏捷的,知道還是讀書才有大用,下定決心督促孩子繼續學習,沒想到兩年後恢複高考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恨不得感謝楚恬的八輩祖宗。
這是後話,自不必提。
等寫完字,楚恬拿起三角兜子,又招呼眾人,“大娘、嬸子、嫂子們,這是我從插隊的村子裡帶來的堅果。
都是些零嘴,你們彆嫌少,都抓把嘗嘗。”
“楚同誌,你大老遠拿來也不容易,快留著自己吃吧。
楚營長和你大哥到時候也需要營養不是?”
“是呀,楚同誌,你快收起來吧,我們這就走了。”
“我們哪裡能要你吃的呀,這東西都是大山裡的,也不好弄。”
“就是,又摘、又洗、又剝、又炒的,費事不說,一大堆殼去了,最後也沒有多少了。”
她見大夥不好意思收,自己上手給幾個人,一人捧了一捧。
“頭次見麵,吃個新鮮,都彆跟我客氣。
我這次是來省城辦事的,不能整天待在衛生院裡。
還得請你們幫我照看著點我的兩個大哥呢。”
眾人都知道楚同誌會說話、會做人,就是想讓他們收東西。
有大夫呢,哪裡輪到他們呀。
不過,杜大夫不是善茬誰都知道了,會不會使壞誰也說不準,防患於未然。
他們心裡都有了數,都是舉手之勞的事兒,痛快的收下了。
出了312病房,幾個人邊往回走,邊互相分享楚同誌給自己家孩子寫的鼓勵話語。
“楚同誌真是寫的一手好鋼筆字,都說字如其人,果然不錯。”大洪媳婦一臉讚歎。
朱嬸子附和道:“我分不出好賴,但感覺這字確實好看。
將來可以讓孫子學起來了。”
有人認同的點點頭,“楚同誌真好說話。
不像杜大夫總是拿鼻孔看人,瞅瞅剛才她那張狂勁兒,好像誰都欠她八百吊子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