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神境。
    巍峨神府山後,乃是一片接天斷崖。
    斷崖下則是無儘雲海,隱約彌漫著幾許混沌氣息,似乎正是神境的儘頭。
    在斷崖上。
    走來一名身材高大的威嚴男子。
    一身鑲金邊的黑袍隨風飄揚,身上散發煌煌的神威氣息,猶如天上君王般。此時,他在斷崖邊上停下,俯視下方混沌氣息交織的雲海,便道:“九歌,你可知這個天下,有多少山神?”
    九歌默默跟在身後,搖搖頭說:“九歌不知。”
    “不足雙手之數。”
    東君仰望天宇,微微歎息一聲。
    “啊,這麼少?不、不應該吧?”
    九歌有些驚訝。
    “的確是不應該啊。”東君歎息一聲,道:“你可知,在周前是多少?在商前是多少?在夏前又是多少?”
    “這、這個……九歌不知道。”
    九歌有些為難道,不明白東君為何要與他說這些。
    “很多很多,幾乎每一座有名的大山,都會有一名山神。”東君沉吟一下道,“可是現在……”
    他搖了搖頭。
    “不過現在,天地變了,一切皆有可能。”
    他回頭看了一眼滿臉茫然的九歌,內心不由歎息一聲,道:“而你有幸取得山字鼎,說明日後必定能取得一席之地。我不祈求山神能夠統治天下,重現昔日之輝煌,但祈求山神能夠在天地間,有一席之地。”
    “東君,九歌隻是僥幸……”
    九歌連忙道。
    “不管是僥幸,還是什麼,這都是天運使然。”
    東君道。
    ……
    東山之巔。
    封青岩在仰望天宇時。
    似乎看到了東山的種種往事,便有感發出“天高不可及,於東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帝座也”的感歎。
    他在冥冥之中感覺到。
    傳說中的遠古七十二王封禪於東君,的確是與帝座有關。
    東山的確是一座隱藏著諸多秘密的神山。
    這讓他對東山越來越感興趣了,畢竟來都來了,不去探索一下東山的種種秘密?再說了,連夏後與商帝兩大天地帝者,都在東山上留下痕跡……
    這說明什麼?
    而在此時。
    封青岩有感而發的“天高不可及,於東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帝座也”之言,在東山上的文人學子中迅速傳播起來。
    不少文人學子都被震驚到了。
    “難道遠古諸王在東山封禪,乃是為了帝座?”
    “這很有可能。”
    “畢竟世間一直有傳言,說東山乃是直通帝座之地,要不然遠古諸王為何要在東山上封禪,而不是天壁山上呢?”
    “天壁山不是更高?”
    在眾文人學子議論紛紛時,亦有不少學子行走東山各處,在尋找昔日殘留下來的種種神跡。
    這乃是莫大的機緣。
    不過,神跡或許可尋,但機緣卻不易尋,而諸子追根溯源殘留下來的聖象,更可遇不可求。
    在東山上。
    不少匆匆趕來的文人學子,並不是為了一睹封聖之風采,更不是隻想見證封聖勘破聖象的盛事。
    而是欲借封聖之勢,來助自已獲得東山的種種機緣。
    或許他人登東山,東山依然平靜如水,不見半點波瀾。但是,封聖有大勢,必定會打破東山長久的平靜,乃至掀起陣陣的波瀾。
    那麼他們或許有機會,參透一些什麼。
    正因如此,才會有越來越多的文人學子匆匆趕來,便是想借封聖之勢……
    這時有不少學子圍上前詢問,遠古諸王封禪是否真與帝座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