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ptsript
書山世界很大,雲霧縈繞,讓人看得有些不真切。
此刻,塗寧站在二十七座巍峨的書山前,感覺自己如同塵埃一樣渺小。
“剛柔相濟曰文;修治班製曰文;德美才秀曰文;萬邦為憲、帝德運廣曰文;堅強不暴曰文;徽柔懿恭曰文;聖謨丕顯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純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與賢同升曰文;紹修聖緒曰文;聲教四訖曰文。”
煌煌如大道般的聲音,不僅在耳邊響起,還在心裡響起,猶如晨鐘暮鼓般,不斷震蕩著人的心神,讓人振聾發聵,有種醍醐灌頂般的感覺。
這使得塗寧的身子,在微微顫抖著,似在共鳴般。
一個個白色文字,不知從何所起,飄於書山世界的雲海中,迸發著柔和的聖潔的氣息。這些顯現的白色文字,正是那個煌煌如大道般的聲音……
“這,就是二十七書山……”
她在輕言,就漸漸沉醉於煌煌如大道般的聲音中,似在暢遊著二十七書山世界。聲音消失良久,她還沒有清醒過來,不管是耳邊,還是腦海裡,煌煌如大道般的聲音,依舊在響著,猶如人間之絕響,讓她的靈魂都在顫動。
哢嚓!
哢嚓!
此刻她在不斷破境。
二品士子,一品士子,繼而為九品學士。
不過三年的時間,她便從一個隻讀過幾本書的小狐狸,成為第一個進入書山世界的九品學士。
可謂驚才絕倫。
大宋王朝百年來,三年能破九境者,屈指可數。
而她的破境並沒有停下來,接著為八品學士、七品學士,一路破境下去,勢不可擋般。
不過最終停在五品學士境。
“文,大人也,即大象之形,天地萬物之現象,紋路,軌跡,乃萬物於天地中運行之軌跡,原理……”
不知何時,一道風采絕世的白衣身影,出現在書山的雲海中,邊說邊踏著雲霞而來。
正是封青岩。
這時,塗寧還沒有清醒過來,但封青岩之言,卻清晰地傳到她的腦海裡。她默默沉思起來,似乎在瞬間就明白了什麼,體內似再次傳來“哢嚓”聲。
她再次破境,進入了四品學士境。
不過最終,還是沒有成為大學士,畢竟她隻讀了三年書,不管是積累,還是閱曆,都不足以讓她成為大學士。雖然她曾經在塗山,斷斷續續讀過幾本書,但最多算是啟蒙。
而在此時,她漸漸清醒過來,便看到站在身前的封青岩,就連忙行禮道
“拜見老師。”
“即使是為師,都沒有想,你會是第一個進入書山。”
封青岩微笑道,他的確沒有想到,畢竟塗寧的資質與天賦,都算不上是多驚才。但是,三年從未開辟胸中天地,到成為四品學士,不管放在哪裡,都算是驚才絕豔。
她的天賦與資質都不驚才絕豔,但是成績卻驚才絕豔。
這的確讓封青岩頗為意外。
天賦不驚才絕豔,但成績卻一路驚才絕豔,這到底算不算是驚才絕豔?
自然是。
“很不錯,繼續努力。”封青岩鼓勵道,“隻要你讀儘二十七書山,便為聖賢。”
“學生會繼續努力。”
塗寧道。
封青岩點點頭,身影便消失不見。
此刻,塗寧沒有多想什麼,立即朝最近的仁山走去,片刻便走到,發現整座大山,皆是由書籍建成,不由愣了一下。仁山,相對於其他書山來說,並不是很高,但是很大很大,壯而大。
但,亦有上千丈之高……
如此大,如此高的大山,到底有多少卷書組成?
十萬?
百萬?
還是千萬?
即使一日讀一卷,亦要千萬日之久。
而一千萬日,是多少年?是將近三萬年。何況,這座仁山,絕不止一千萬卷憶,有可能達到一億卷……
這讓塗寧頓時愣住了。
雖然其他的書山,或許沒有像仁山那麼大,但高,所藏之書,絕不會少。所以,即使一座書山,隻需要讀三萬年,二十七座書山,就要讀八十一萬年。
“八十一萬年?”
當她大概算出這個時間時,整個人都怔在那裡,“這怎麼可能讀得完?即使是聖人,亦不能讀儘二十七書山。”接著,她思考起來,會不會有大部分的書籍,是重複的?其實所需要讀的,並沒有那麼多?
她仔細觀察四周,眼前所看到的山體,的確全部由書籍組成,就隨手拿起一本翻開。
翻開第一頁,便是仁者,人也。
這讓她皺了一下眉頭。
我壞嗎?
我不壞,我從來沒有傷害過人,也沒有加害過其他生靈。我,有仁心,我非常肯定,但我,是人嗎?
不是。
我是一隻狐狸。
可為何要說,仁者,人也?
這是不對的。
即使我現在,還算不得仁者,但我認為,我終會有一日,會成為仁者。儘管我現在,以人身求學於書院,但我從來沒有討厭過自己的出身,也沒有想以,以人的出身為榮……
我,不是人,但我有仁。
此言不對,開篇便已經如此,還需要繼續看下去嗎?
不看亦罷。
於是,塗寧將此書放下,拿起第二本書,輕聲讀著“仁,忎也,從心,千聲也……”
片刻後,她便讀了大半。
但是,卻沒有繼續讀下去,而是將書合起思考起來,且回到第一句。
“從心,千聲……”
塗寧認真思索,總覺得此書所有內容,都是圍繞第一句展開,“為何是從心,千聲?”
“難道,仁,即是心聲?”
“千聲,即是千萬人之心聲?當然,這個人,亦可指其他生靈……”
“所以說,關係著千萬生靈心聲之事,便為仁?”
“心聲,即為發自內心的聲音,是自己最原本的感想。”塗寧閉上眼睛在思考,“而百姓最原本的感想,是什麼?無非是衣食住行。隻要解決百姓的衣食住行,便可為仁?”
塗寧不斷地思考下去。
她,並非隻是單純的讀,讀書還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將要書本的核心悟透了。
這方算是讀完。
片刻後,她就繼續翻開,重新讀下去。
眨眼間,似乎一日過去,但是在書山的世界裡,並沒有黑夜,似乎永遠都隻是白天。
她終於將第二本書讀完。
但是,她並沒有去拿起第三本,而是坐下來思索,為何仁是從心,千聲?
她認為,隻要將此弄明白了,才算是將此書讀完。
眨眼間。
似乎第二日過去了。
她隱隱弄明白了,為何是從心,千聲,與她之前的第一感覺,並沒有太大的區彆。
於是,第二本書化為一縷淡淡白光,猛然沒入她的眉心。
“果然如此。”
塗寧驀然一笑,便拿起第三本書。
書名隻有一個字,便是“仁”,第一本如此,第二本第三本亦如此,仁山上所有書籍皆是如此。
翻開第一頁仁者,愛人。
塗寧明白。
因為在書院便有學習過,仁者愛人,便是以“仁”來處理倫理社會關係,主張人和人之間,應該互相尊重、互助和友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