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李福兆被捕入獄之後,香江金融市場經曆了一場巨大的變革和調整。
1989年起,一批曾在澳洲證監機構ncsc擔任要職的人士,如羅德滔、高士宏、迪勤思等,相繼來到香江證監會任職。
這種高級公務員的頻繁調換在英聯邦國家中較為常見。
這些來自澳洲的專業人士帶來了不同的監管理念和經驗,對香江的金融市場產生了重要影響。
與此同時,香江傳媒開始將他們稱為“澳洲證監幫”,這個稱呼迅速傳播開來,成為了人們對這一群體的特定稱謂。
在這一時期,還有兩位收購專家在香江聲名鵲起,他們就是梁伯韜和杜輝廉。
梁伯韜先在著名的獲多利任職5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
後來,他轉投萬國寶通國際花旗),並因在收購業務中的出色表現而迅速竄紅。
杜輝廉則是一位英國人,他曾在倫敦執業證券經紀,擁有深厚的行業背景。
70年代,他來到香江工作,很快成為了股壇的風雲人物。
1988年,梁伯韜與杜輝廉決定合作創業,共同創辦了百富勤融資公司。
讓百富勤一戰成名的是,今年的9月份,收購老牌化妝品公司——廣生行,緊接著在10月份,另一家公司泰盛也被納入囊中,百富勤也順勢涉足地產。
梁伯韜與杜輝廉在集團中的座次也隨之確定:梁擔任百富勤的主席,而杜則擔任董事總經理;同時,杜還兼任廣生行和泰盛的主席,梁則擔任董事總經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百富勤創業之初,梁和杜兩人僅持有35的股權,其他的股權則由一些來頭不小的幫襯股東所持有。
這些股東包括了李嘉誠、胡應湘等18名商界名流。
香江商界風起雲湧,在香江繁華發展的同時,外資也在不斷湧入。
在香江,美資的實力雖然稍遜於華資、英資和中資,但在製造業和電力領域的投資卻占據著首要地位。
特彆是在電力建設方麵,美資的投資規模更是高達驚人的212億港元!
據統計,美國在香江設立的公司多達900餘家,其中大型企業主要集中在金融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純美資銀行就有20家之多,這充分體現了美國金融資本在香江的強大影響力。
而日資的實力在香江同樣不容小覷,其僅次於美資。
自80年代以來,日本在香江的累計投資額已高達130億美元!日商的投資領域廣泛,涵蓋了製造業、金融業、房地產以及百貨零售業等多個行業。
其中,日本銀行業的發展勢頭最為迅猛。
在1988年,純日資銀行就有28家,其他金融機構也多達30餘家。
到了1989年,日資金融機構的總資產更是飆升至令人咋舌的
億港元!這也是為什麼王誌遠在日本的資金,能廣泛的流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