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康端起水杯,輕輕抿了一口,然後繼續講述著美麗華大酒店的曆史。
他注意到王誌遠也在聚精會神地聆聽著,似乎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
林永康心裡明白,王誌遠對於大酒店集團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畢竟他曾經在這方麵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
然而,儘管王誌遠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最終卻未能完全實現自己的目標,僅僅占據了大股東的位置。
如今,麵對同樣著名的美麗華大酒店,它所散發的魅力自然也非同一般。
林永康接著說道:“1985年3月,楊誌雲這位美麗華大酒店的靈魂人物,突然中風離世,享年68歲。這一事件給美麗華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因為他一直是酒店的核心領袖。”
楊誌雲一共有五個兒子,他們分彆叫做楊秉正、楊秉梁、楊秉賢、楊秉剛以及楊秉堅。
楊誌雲逝世後,由在美國當醫生的長子楊秉正回香江繼承家業。
然而,正如那句俗話所說:“有難可同當,有福難同享。”
儘管楊家在美麗華大酒店中占據著主導地位,但在實際運營中,他們也麵臨著各種挑戰和困難。
前兩年,旅遊業遭遇了不景氣的情況,市場需求低迷,美麗華大酒店的盈利狀況也受到了嚴重影響。
這種低潮狀態持續了整整兩年,使得酒店的經營狀況變得越來越不理想。
在董事會上,總經理楊秉正成為了眾矢之的。
一些家族外的董事對他提出了嚴厲的批評,認為自從楊氏兄弟掌權以來,美麗華的業績每況愈下。
他們甚至提出,如果情況繼續惡化下去,不如乾脆將美麗華賣掉,以避免更大的損失。
集團突然分裂,這一事件猶如平靜湖麵上被投入了一顆巨石,激起千層浪。
緊接著,家族內部也開始出現“內訌”的局麵,楊秉正的弟弟對香江的未來充滿了疑慮和不安,甚至主張出售家族的祖業。
麵對如此艱難的處境,楊秉正卻顯得異常堅定,他決心要堅守住家族在香江的基業,絕不輕易放棄。
王誌遠靜靜地聽著這一切,他的心中漸漸明白了林永康的意圖。
原來,林永康是想趁著集團分裂和家族內訌的混亂局麵,趁機出擊,謀取利益。
“那麼,美麗華的資產情況究竟如何呢?”王誌遠終於按捺不住好奇心,開口問道。
林永康微微一笑,他心裡很清楚王誌遠已經對美麗華產生了興趣。
於是,他詳細地介紹:“美麗華酒店集團的主要資產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首先是美麗華酒店,其估值高達22.5億港元,而且酒店內還設有商場,估值為1.5億港元。
其次是蛇口南海酒店,估值為12億港元。
此外,還有柏麗廣場,一期物業估值10億港元,二期物業估值更是高達47.5億港元。
綜合起來,美麗華酒店集團的總資產估值為93.5億港元。”
林永康頓了頓,接著說道:“而且,現在旅遊業已經開始轉旺,集團的發展勢頭非常看好,所以這個估值其實還是相對保守的。”
王誌遠緩緩地從椅子上站起來,在寬敞的辦公室裡慢慢地踱步。
“接近100億……”王誌遠喃喃自語,“那麼收購股份怎麼也會有增值,也不會超過50。”
他停下腳步,凝視著窗外的城市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