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悄無聲息地降臨,又悄無聲息的結束。
弗薩克帝國的飛空艇部隊瞞天過海般成功飛抵貝克蘭德上空,卻在丟下兩枚炸彈後匆忙離去。
黑夜的力量在一瞬間籠罩整個世界,讓全世界在同一時間陷入無光的黑暗。
而對於黑夜女神的這一行為,七神教會的其他六神都未出手阻止,哪怕戰神也不例外。她和黑夜女神雖然相互敵視,但也分清輕重緩急。
就和第四紀時,原本相互敵視的七神聯合起來封印真實造物主一樣。
在麵對共同的、威脅極大的敵人時,她們可以暫時放下彼此的成見,攜手抗敵。
而在對抗星空這件事上,優先級甚至還要高於真實造物主。就像是‘門’先生回歸的那次,七神也同樣放下了彼此的成見,共同對抗入侵世界的汙染。
更何況,女神的所作所為對於而言其餘六神而言也是好事。
黑夜的力量隔絕了來自星空的汙染,這不但庇護了黑夜的信徒,也同樣庇護了其他六神的信徒。
這對於六神而言,無疑是利大於弊。
任何一位神明都需要大量的信徒作為‘錨’來穩固自身的人性,而一旦信徒遭受大麵積的汙染,非但他們的‘錨’會遭受破壞,信仰會在不知不覺間遭受汙染,就連她們自身都很可能會因為信仰的汙染而被星空汙染。
在這件事情上,六神的利益高度一致。
但黑夜雖然隔絕了大部分星空的汙染,卻唯獨無法阻止那璀璨的銀河釋放的光芒——那看似絢爛地光芒中,潛藏著無法想象的黑暗。
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這份黑暗並未擴散至全世界,而是僅僅局限於貝克蘭的範圍。
在黑夜的庇護下,信徒們集體陷入沉睡,深眠與安寧的力量庇護著他們,讓他們不至於被恐懼壓垮。
當黑夜消散時,貫穿天際的銀河已然消失不見,皎潔的紅月與清冷的藍月都已消失不見。
隻剩下象征著‘永恒烈陽’的太陽高懸於天際,照耀著世界。
天,亮了。
-----------------
貝克蘭德,皇後區,霍爾家的豪華彆墅內。
凱特琳夫人指揮著醒來的仆人們將彆墅內的一切恢複原狀,避免讓霍爾家族有失體麵。
奧黛麗剛披上藍色的鬥篷,準備帶著金毛大狗蘇茜、女仆安妮等人前往佩斯菲爾街的聖塞繆爾教堂,就看見自己的父親霍爾伯爵和希伯特從正門外進來。
霍爾伯爵看著完好無損的妻子和女兒,欣喜地鬆了口氣:
“感謝女神,你們沒事就好!”
奧黛麗左右掃了一圈,有些擔憂地問道:
“爸爸,阿爾弗雷德沒有跟你們在一起嗎?”
希伯特寬慰道:
“不用擔心,阿爾弗雷德沒事。”
霍爾伯爵明顯要沉穩許多,沉聲道:
“阿爾弗雷德剛剛收到國防部的征召,他已經和艾彌留斯上將一同趕赴前線,國防部的部分工作也會交由內閣代為處理。”
奧黛麗默然不語,她對這個結果並不意外。
阿爾弗雷德作為魯恩王國為數不多的半神,又一直留在貝克蘭德‘休假’,在戰爭的緊要關頭會收到國防部征召再正常不過,她隻希望對方不要在戰場上出什麼意外。
奧黛麗壓下心頭的擔憂,輕聲問道:
“爸爸,現在情況怎麼樣?”
霍爾伯爵聞言,表情略顯沉鬱地說道:
“在弗薩克飛空艇編隊空襲貝克蘭德的同時,他們的蘇尼亞海艦隊趁著濃霧的遮掩,襲擊了普利茲港橡樹島的皇家海軍基地和周邊區域的造船廠。值得慶幸的是,風暴教會預先得到了警示,提前發了電報過來,普利茲港並未丟失,隻是損失了不少船隻和工廠,死了不少人……”
“凜冬郡和間海郡的前線也同樣傳來電報,弗薩克人在這兩個方同時發起大規模進攻。阿爾弗雷德這次收到的命令,就是前往間海郡幫忙穩固防線……”
霍爾伯爵說的很含湖,但奧黛麗已經敏銳的從隻言片語中意識到前線的局勢一定不容樂觀。貝克蘭德沒有遭受太大損失,是因為有一位天使插手,讓弗薩克帝國的飛空艇部隊不得不提前撤離。
但要說這場局部戰爭的規模小,卻也並不準確——因為這位天使的行為很可能引發了一場神戰,那凝固的黃昏與黑夜就是最好的證明。
相比之下,前線地區的攻勢無疑會更加猛烈,但卻遠不及貝克蘭德爆發的神戰重要。
當然,如果單純從凡人戰爭的角度來看。弗薩克人既然都已經能轟炸貝克蘭德,足以證明他們是蓄謀已久。前線麵臨的戰爭壓力隻會比這裡更大。
同樣的道理,如果前線的局勢很好,那霍爾伯爵就不會用‘損失不少船隻和工廠’、‘死了不少人’這種模湖曖昧的形容詞。而如果間海郡和凜冬郡的局勢還算穩定,又怎麼會緊急調動阿爾弗雷德和艾彌留斯上將趕赴前線支援呢?
可以想象,安曼達山脈防禦線和間海沿岸各大城市的局麵很糟糕,說不定已經有部分防線甚至城市失陷。而之所以秘而不宣,也是為了不引起恐慌,避免造成更大的混亂。但無論如何,魯恩王國都不會就這麼坐以待斃,全麵戰爭已經不可避免。
說話間,霍爾伯爵已經來到客廳,和妻子相互擁抱,給予彼此安慰。
希伯特沉聲開口道:
“奧黛麗,媽媽,我建議你們搬去郊區的莊園居住,那裡或許會安全一些。”
霍爾伯爵聽到長子的建議,搖了搖頭道:
“不,沒有這個必要。這場戰爭注定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但貝克蘭德被轟炸隻是一個意外。除非間海郡和凜冬郡前線的局勢完全崩潰,否則弗薩克人絕對不會有第二次轟炸貝克蘭德的機會,留在皇後區遠比郊區的莊園更加安全。”
他能理解長子的擔憂,但卻比希伯特看得更清楚。
魯恩王國的戰爭機器已經開始運轉,他們不會給弗薩克的飛空艇部隊再來一次的機會。所以貝克蘭德其實也遠沒有普通人想象中危險,這裡依舊是整個魯恩王國最安全的地方。而那些急著搬到郊區莊園,甚至是離開貝克蘭德的人,才是真正看不清局勢的人。
因為弗薩克的飛空艇雖然不會來第二次,但混亂的局麵已經造成,並且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混亂也必將繼續持續下去。
而在這種混亂中,難保不會有一些亡命之徒打劫郊區的那些莊園。而如果真的搬去郊區的莊園,也就不可避免的存在被這些亡命之徒盯上的危險。
奧黛麗同樣沉默不語,她其實能夠理解這場戰爭的必然性。從國家層麵來講,魯恩王國與弗薩克帝國是世仇,兩個國家的高層幾乎無時無刻不想著發動戰爭擊垮對方。
而對於魯恩王國而言,哪怕弗薩克人不發動這場突襲,他們也遲早會對弗薩克人宣戰——
蘇尼亞島這關鍵領土被奪走的仇恨……殖民地利益的糾葛……之前戰爭的失敗……治理汙染導致的經濟下滑……《穀物法桉》廢除以來,國內農民受外國糧食產品衝擊出現的大量破產……底層民眾生活狀況的極端惡劣……貧富差距的加深……
中產們對魯恩國力盲目自信,迫切希望有機會提升自己的地位……上流社會不同政黨間矛盾激化,彼此撕裂……最重要的是,包括首相和國王在內,幾乎全部上層都迫切的希望得到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就連霍爾伯爵平時在家裡都不會掩飾自己對戰爭的積極看法……這麼多因素加起來,僅從客觀條件出發,魯恩往外輸出戰爭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而現在隻是反了過來,被弗薩克人占據先手。
而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對於弗薩克帝國而言,他們內部刺激戰爭、渴望戰爭的因素同樣不少。
但能夠理解戰爭的必然性,不代表奧黛麗能夠說服自己心安理得的接受。
她現在隻希望戰爭能夠儘快結束,人民不再受苦。
可她心裡也明白,這是不切實際的。
戰爭的齒輪一旦開始轉動,除非齒輪已經壞到無法轉動,否則幾乎無法停下。
他們麵對的是一個國家,而不是某一個人!在這個國家徹底滅亡以前,戰爭將會長期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