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法研究站的坐標並不難找,李斌稍微向好活透露了自己正在研究星門重啟的機器,並且有了顯著成果後。
他便立刻坐不住開始夜夜做夢聯係聖盧德,不需要李斌張嘴,好活便把研究站坐標給了出來。
由薩拉都帶領的艦隊去了那個隱密的星係,從輻射行星上回收了研究資料。
那些複雜的數據和公式李斌看不懂,除了天縱奇才之外,數學對於普通人,是窮儘一生都難以參悟的,即便有過目不忘之能,背下所有公式,做不出的題還是做不出。
就像高考最後一道數學壓軸大題,明明解法都是中學數學書裡的,但李斌高考那會兒寫完第一問就隻能跟二三小問大眼瞪小眼。
他都覺得那題在抽自己的臉,邊抽邊說:“死鬼看什麼?快寫啊!”
可李斌就是無能為力。
萬千數學家窮其一生的研究成果,隻不過是為了給天才節省一個下午的時間——而天才可能會拿節省的這個下午,去跟妹妹談戀愛。
因此李斌的注意力放在項目負責人的日誌上。
眾所周知,速子科技從來都對項目失利的負責人棄之如敝履。
李斌翻動著日誌複印件——原件在輻射行星待了太久,已經成了移動輻射源。
看著日誌,李斌仿佛進入了這個速子設施技術主管管的私人世界。從最初對於在測試中被命令無視安全協議的含糊抱怨,以及對前院長提出的要求的沮喪態度。
以李斌對速子科技的了解,參與過失敗項目的高管常常被當做替罪羊,這顯然是為避免記錄被篡改而有意寫下的備份。高管本人對“能否走出這裡“的擔憂在顯著地逐漸增加。表麵情況下下確實可以理解,但高管在書中的語氣愈發地凸顯出他日益增長而不曾消退的恐懼。
顯然,這名高管負責這個項目的時間,已經非常晚了。
跳過大段無用的信息,李斌注意到大量被塗抹的痕跡,隻在末尾隱約看到一段文字:
那是一行沉重而清晰的話:“他們的歌聲縈繞著我,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李斌想了想撥通好活的隱密通訊,對方得知一名不信仰聖盧德的速子走狗,竟然得幸能隱約傾聽聖盧德的教誨,興奮地恨不能立刻傳送到伊甸星。
“這條路是對的,李斌!您確實走在打開星門的正確道路上!”好活如是說。
星曆216年12月1日。
研究中心傳來壞消息,儘管斯庫拉·庫羅賽院士是一名偉大的科學怪才,但她的轉進點在理論科學上,手搓精密原型機對她而言,還是太高難度了。
因此第一台雙麵神裝置,僅在自啟階段便報廢了。
王世傑和高遠見看了相關的技術,都無奈搖頭:
“我倆是艦船設計師,隻負責設計和驗收,生產方麵是納米鍛爐、自動化工廠和工程師的活兒,我倆手藝隻能跟老練工程師比,這玩意兒太精細,達到手搓自動化工廠零件水平,還要完美的納米鍛爐生產儀器,不是我們能做的。”
斯庫拉·庫羅賽點頭:“通靈塔級的光塵係統有兩套係統,合起來才能產生作戰記錄裡的粉色光塵,一套已經損壞,似乎是什麼增幅設備。另一套是光塵牽引場,產生的光塵一個是奇特的電磁脈衝源。”
大媽院士的眼睛亮晶晶:“這套完好的牽引場技術,即便在人之領時代也非常前沿……不,根據考古的知識表明,甚至超越了人之領在電磁脈衝方麵的技術。這不像是係統性踏實研發的產物,更像是某個天才靈機一動的結果。”
“這些光塵雖然是電磁脈衝,但表現出了明顯的聚合行為,會隨著牽引場的放電聚攏,就像是被光源吸引的蛾子。”
斯庫拉尷尬地撓著臉:“雖然說‘聚合’有些過分,但從行為來看,光塵確實有些像生物,但它們又顯然不是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