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太慢了!都乾什麼吃的?”
回天號空港,拖拽的殘骸被快速肢解,這時候已經顧不上什麼遺物構件了,每個港口有大約1030名廢船工程師。
他們利用自己的經驗,快速指導拆除技術,什麼某些看似粗糙其實高明的肢解技藝也著急忙慌地傳授。
每座空港按照泊位劃分流水線,拆掉的‘垃圾’粗暴地推開,有用的設備、結構被拖拽到終點,交給大批廢船工程師進行重建。
不會建造護衛艦和驅逐艦,隻建造巡洋艦,不必考慮使用壽命,隻要能撐過接下來的高強度作戰即可,反正這些船也活不了多久。
“多久能造好?”上麵又在催了。
為首的廢船工程師罵道:“他媽的這場戰役肯定趕不上,下一場!”
言罷他看向堆棧區,立刻火冒三丈:“納米自修複物質呢?為什麼隻有這麼點兒,搞快!”
用來固定護衛艦的小型龍門吊,碾得甲板震動,吊著用高強度彈性網兜住一批納米自修複物質拖來。
沒有重力的空港,這些比懸浮車還大的罐子幽幽漂浮,被技工抱著推進正緊鑼密鼓重新焊接的報廢船體裡。
“這是莫拉級船體!給我按蟑螂王級標準重建!”
“東西快拿來!龍骨發現一臂寬裂痕,需要緊急維修!另外再拿一根龍骨來作為補強!”
“這樣飛船內部空間會有限……媽的也管不了這麼多了!”
每一句話都在吼,負責維修龍骨的資深工程師終端插進罐子,手動輸入修複參數和維修環境,原本趕工期的他突然手一頓,狐疑地看了眼罐子:
“為什麼這罐納米物質這麼活躍?”
技工一愣:“會不會是液氮用完了,會影響維修進程嗎?”
“也可能是泄露了。”工程師沉吟一秒,隨後搖頭,“多少還是有點影響,但也管不了了,上馬!”
原本這些罐子應該安裝在飛船各艙段,提前由艦載ai錄入環境信息,等艙管們使用時,隻需要噴到問題地帶,擁有環境信息的它們自己便會對比預設環境與現實的差異,隨後將其‘糾正’回來。
但現在是在建造廢船,沒有一條廢船長得一模一樣,所以這種更高效更高質量的做法是做不成了。
現在建造的這些船,屬於廢船中的廢船。如果說原本的廢船,是具備一種綠皮式思維,充滿個人經驗的‘小作坊經驗主義’產物,那現在正在建造的這艘蟑螂王級,就是純純的垃圾。
用損管的方式進行維修,用搶險的方式進行建造,有問題的地方就上納米物質。
就連建造她的工程師都不知道她是怎麼能行,又怎麼不行。
灰色的納米物質被錄入臨時維修任務,用噴槍噴在龍骨斷裂帶上。
納米物質一出槍口便蠕動起來,泡沫狀結構收縮像活物一樣,工程師敏銳地意識到這玩意兒有點怪,他啟動工程服的測溫程序測了下噴出來的納米物質溫度。
“奇怪,明明才剛噴出來,溫度也是凍結溫度啊……”
但這團納米物質十分高效地凝結成補強結構,隻花了一個小時,用掉三罐子便完事兒。工程師驚喜地發現,雖然隻有這一罐活躍,但它凝固前噴上其他罐子的納米物質,能延長這個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