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5)怒則肝氣上逆_黃帝內經智慧解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黃帝內經智慧解讀 > 第24章 (5)怒則肝氣上逆

第24章 (5)怒則肝氣上逆(1 / 1)

黃帝說我已經知道許多疾病的產生都是氣機失調引起的,如暴怒則上逆,會導致什麼樣的疾病呢?

岐伯回答說“情緒與臟腑功能之間的關聯”無疑是一顆璀璨的星辰,既古老又常新,引領著無數醫者與學者探索生命的奧秘。

“大怒就會使肝氣上逆,血隨氣逆”,這句話不僅僅是文學作品中的華麗辭藻,它背後蘊含著中醫“情誌致病”理論的深刻智慧。在中醫看來,人的情緒與五臟六腑息息相關,每一種情緒都有其對應的臟腑歸屬。怒,作為“七情”之一,與肝有著不解之緣。當怒火中燒時,肝氣便如同被點燃的乾柴,熊熊燃燒,直衝而上,導致肝氣上逆。而氣血相依,氣行則血行,氣逆則血亦隨之逆行,從而可能引發一係列身體不適,甚至疾病。

這種理論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基於長期的臨床觀察與實踐總結。在中醫的診療過程中,醫生常常會通過詢問患者的情緒狀態,來判斷其臟腑功能的健康狀況。對於因情緒波動而引發的疾病,中醫則強調“治病先治心”,通過調節情緒、疏通氣機來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當然,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我們對於情緒與身體健康之間關係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但不可否認的是,中醫“情誌致病”理論為我們了一個獨特的視角,讓我們更加全麵地理解身心健康的奧秘。在這個快節奏、高壓力的時代,學會調節情緒、保持心態平和,無疑是對我們自身健康的一種負責和嗬護。

在中醫五行學說中,肝屬木,主疏泄,調暢氣機,喜條達而惡抑鬱。情緒中的“怒”與肝相應,適度的怒可以抒發肝氣,使氣機通暢;但過度的大怒,則會導致肝氣鬱結,進而出現肝氣上逆的病理變化。肝氣上逆時,不僅會擾亂體內氣機的正常運行,還可能引發一係列的身體不適。

“血隨氣逆”。在中醫看來,氣與血是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關係。氣能生血、行血、攝血,血則是氣的載體和物質基礎。當肝氣逆亂時,其推動血液運行的力量也會發生異常,導致血液不能按照正常路徑運行,進而出現“血隨氣逆”的現象。在極端情況下,如肝氣極度亢盛,確實有可能出現嘔血等嚴重症狀,這多是因為肝氣上逆,迫血妄行所致。

在中醫的五行學說中,“肝氣乘脾而出現飧泄”這一說法,不僅是對臟腑間相互作用機製的深刻描繪,也是中醫整體觀念與動態平衡思想的生動體現。這裡,我們不妨以“木克土”的五行相克原理為鑰匙,打開這扇通往中醫智慧的大門。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中醫將人體看作是一個複雜而精密的係統,各臟腑之間既相互獨立又緊密聯係,共同維持著人體的生命活動。在這個係統中,五行學說作為一種重要的理論工具,被用來闡釋臟腑之間的相生相克關係。

具體到“肝氣乘脾”這一情境,我們可以理解為肝(屬木)與脾(屬土)之間的相克關係失衡所致。在正常情況下,肝木應該疏泄有度,既不過於亢奮也不過於抑鬱,以維持氣血的順暢流通。然而,當肝氣過於旺盛時,就如同狂風驟雨般侵襲脾土,導致脾的運化功能受損。

脾作為“後天之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主要負責運化水穀精微,將我們攝入的食物轉化為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並輸布到全身各處。同時,脾還參與水液的代謝過程,確保體內水濕的正常排出。然而,一旦脾的運化功能受損,水濕便無法得到有效運化,反而積聚在體內,形成“水濕內停”的病理狀態。

這些積聚的水濕,如果下注腸道,便會引發泄瀉的症狀,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飧泄”。飧泄一詞,形象地描繪了大便稀薄、完穀不化的特點,它正是脾胃功能受損、水濕下注腸道的直接後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聽人說“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這話雖略顯誇張,但其中蘊含的哲理卻不容忽視——情緒的穩定與樂觀,確實是維護我們身心健康的一把金鑰匙。特彆是在中醫的視角下,情緒與臟腑功能之間的微妙聯係,更是讓我們深刻意識到,保持良好的心態,對於肝臟乃至整個臟腑係統的健康平衡,都是至關重要的。

想象一下,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座精密的宮殿,各個臟腑則是宮殿中的不同房間,它們各司其職,又相互依存,共同維持著宮殿的和諧與安寧。而情緒,就像是宮殿中的氣流,它時而輕柔溫暖,滋養著每一個房間;時而狂暴猛烈,可能破壞宮殿的平靜。因此,學會控製情緒,讓它在適度的範圍內波動,無疑是對我們身體這座宮殿的最好嗬護。

當然,麵對生活中種種不如意,情緒難免會有起伏。但關鍵在於,我們要學會及時調整,不讓負麵情緒長時間占據我們的內心。這不僅需要我們自身的努力,有時也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比如,當發現自己長時間處於焦慮、抑鬱等負麵情緒中時,不妨及時尋求專業的心理谘詢或中醫治療。

中醫講究“辨證施治”,對於情誌致病的症狀,中醫會通過望聞問切等四診合參的方法,全麵了解患者的身體狀況和情緒狀態,然後針對性地製定治療方案。通過調和臟腑、平衡氣血等方法,中醫能夠幫助患者緩解情緒壓力,恢複臟腑功能的平衡,從而達到治療疾病、恢複健康的目的。

因此,我想說,保持情緒的穩定和樂觀,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健康投資。而麵對情誌致病的症狀時,及時尋求專業的幫助,更是我們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的表現。讓我們共同努力,守護好自己的身心健康吧!

喜歡黃帝內經智慧解讀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黃帝內經智慧解讀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保鏢先生的軟肋 在男團耽美文女扮男裝後 一眼睜開,神仙師父找上我 雙穿1980年 狼性:東北老炮兒 普女綁定了入夢係統 諸天大醫:從大明太醫開始 快穿:小狐狸她漂亮但能打 和美女總裁離婚後,醫神身份震撼全球! 拒當炮灰,我在戀綜做綠茶萬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