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討岐伯所言的“厥逆”之症時,我們首先要穿越回古代中醫的浩瀚典籍之中,因為岐伯作為中醫理論的奠基人之一,其言論往往蘊含著深厚的醫學智慧與哲學思想。
黃帝說有人出現膺腫、頸痛,胸悶,腹脹,這是什麼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岐伯說“厥逆”,在中醫古籍中頻繁出現,它並非單指某一種具體的疾病,而是一個症狀描述,涉及到了氣血運行不暢、陰陽失調的複雜病理機製。簡單來說,“厥”有逆亂、暈厥之意,“逆”則指方向相反,氣血運行不循常道。因此,“厥逆”大致可以理解為由於體內氣血逆亂、運行受阻,導致身體出現的一係列症狀,包括但不限於手足厥冷、神誌不清、呼吸困難乃至暈厥等。
即當人體正氣不足,邪氣趁機入侵,或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運行失常時,便可能引發厥逆。這種病症的治療,需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體質及病因病機,采用辨證施治的方法,調和陰陽,疏通氣血,以達到扶正祛邪、恢複健康的目的。
在現代醫學視角下,雖然“厥逆”並非一個直接對應的疾病名稱,但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包括休克、暈厥、心腦血管疾病急性發作等多種可能伴有氣血逆亂症狀的疾病的總稱。
黃帝問該怎樣治療呢?
岐伯說“厥逆”若以灸法治之則失音,以針法治之則發狂。
這其實是岐伯在強調治療時機的重要性以及治療方法需與病症本質相契合的原則。在中醫理論中,灸法通常用於溫通經絡、散寒除濕,而針法則側重於調和氣血、疏通經絡。然而,對於“厥逆”這種涉及氣血逆亂、陰陽失調的複雜病症,若治療時機不當或方法選擇不當,確實有可能出現不良反應。
他進一步指出,必須等到“陰陽之氣上下交合”,即體內氣血、陰陽恢複平衡狀態時,方可進行治療。
接下來,岐伯提到了兩種可能的治療誤區及其後果。一是“如果醫生用灸法就是以火補火,陽極成陰,陰不能上承,所以會發生失音。”灸法,作為中醫外治法的一種,主要通過溫熱刺激來溫通經絡、散寒除濕。然而,在陽氣已經逆於上的情況下,再使用灸法無疑是“火上澆油”,加劇了陽氣的亢盛,導致“陽極成陰”,即陽氣過盛反而轉化為陰邪,阻礙了陰液的正常上承,從而可能出現失音的症狀。
另一種是“如果用砭石針刺,陽氣隨針外泄。陽氣虛,精神就會失其所首,所以會發生神誌失常的狂症。”針刺療法,旨在通過刺激穴位來調節氣血、平衡陰陽。但在陽氣逆上的情況下,針刺不當可能導致陽氣過度外泄,造成陽氣虛損。中醫認為,陽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一旦陽氣不足,就可能出現精神萎靡、神誌失常等症狀,甚至表現為狂症。
岐伯最後強調,“必須在陽氣從上下降,陰氣從下上升,陰陽二氣交,並以後進行治療,才可以使疾病痊愈。”這指出了治療“厥逆”病症的關鍵所在,即恢複體內陰陽的平衡狀態。隻有當陽氣得以順利下降,陰氣得以正常上升,陰陽二氣在體內實現和諧交融,才能從根本上消除病症,使機體恢複健康。
黃帝說講的好,有發病發熱,而且疼痛是什麼原因呢?
岐伯說我們明確一點,中醫所說的“陽脈”並非特指某一具體脈象,而是相對於“陰脈”而言,具有溫熱、亢進特性的脈象類彆,通常與熱症、表症相關聯。
外感發熱,表明是三陽受寒”,這裡似乎存在一個表述上的微妙之處。在中醫理論中,外感發熱多因風寒暑濕燥火等外邪侵襲人體所致,而“三陽受寒”可能指的是邪氣侵襲人體三陽經(太陽、陽明、少陽)所引起的發熱症狀。這裡的“受寒”並非字麵意義上的寒冷侵襲,而是泛指外邪的入侵。
接下來,比較人迎脈與寸口脈的大小關係,來判斷病邪所在的層次。人迎脈位於頸部,是反映人體表部氣血狀況的重要脈象;寸口脈則位於手腕部,是中醫臨床最常用的脈象之一,能夠反映人體內臟腑的氣血狀況。當人迎脈比寸口脈大一倍時,認為病在少陽,這是因為少陽經位於三陽經之中,是邪氣由表入裡的過渡階段;大二倍時,病在太陽,太陽經為三陽經之首,主一身之表,邪氣多從此入侵;大三倍時,則表明病邪已深入陽明,並有可能進一步傳入三陰經,病情趨於嚴重。
然而,當疾病未能及時得到控製,邪氣就會進一步深入,傳入三陰經。三陰經包括太陰、少陰、厥陰,它們主要聯係著人體的內臟器官,是氣血生化、臟腑功能調節的重要樞紐。當三陰經受累時,就會出現一係列與內臟功能失調相關的症狀。其中,“腹脹”是太陰經(主要與脾胃相關)受邪時常見的症狀之一,因為脾胃是運化水穀、化生氣血的臟腑,其功能失調自然會影響到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導致腹脹不適。
病在三陽時可能出現頭痛,但傳入三陰後,頭痛並非其主要或必然症狀。三陰病的症狀更多地體現在內臟功能的異常上,如腹脹、腹瀉、食欲不振、畏寒肢冷等。
這種通過脈象變化來判斷病邪所在層次的方法,是中醫脈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要求醫者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敏銳的洞察力,能夠準確捕捉脈象的細微變化,從而做出正確的診斷。
需要強調的是,中醫的診斷和治療是一個複雜而係統的過程,不能僅憑脈象就做出最終的診斷。在實際應用中,醫者還需要結合患者的症狀、體征、病史等多方麵信息進行綜合分析,才能製定出科學合理的治療方案。
喜歡黃帝內經智慧解讀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黃帝內經智慧解讀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