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倫鎮,控製著意屬東非北部的公路線,背後是厄立特裡亞的行政中心——阿斯馬拉,阿斯馬拉後麵又是重要的軍港馬薩瓦。
克倫位於群山之中,周圍的平均海拔超過了一千米,英軍想要控製紅海沿岸,攻占厄立特裡亞,就必須攻下克倫這個要塞。
同樣的,想要肅清整個意屬東非的意軍,就得先滅掉駐守在克倫的意軍,除了這裡地勢險要之外,東非幾乎無險可守。
因此,意大利東非最高指揮官奧斯塔公爵早早地就把精銳——薩伏伊擲彈兵師和其他東非山地部隊擺在了這裡。
而英軍這邊,有著精銳第4英印師和第5英印師在中部和南部進攻亞的斯貝亞巴策應,還有普拉特將軍的瞪羚部隊,南部有著亞當斯的第6師和亞瑟的第5師餘部在沿著公路線和海岸線推進。
以及一眾流亡政府抵抗部隊的支援正在路上。
亞瑟站在軍營裡,與兩位營長商量著作戰事宜。
他們打算從卡薩拉北部的山區,從一條山間小道出發,穿行幾十公裡到達預定位置。
五千人浩浩蕩蕩地在山區之中穿行,廓爾喀營的士兵們開路,南非師的士兵斷後。
亞瑟跟在兩名營長後麵,他們的製服很有特色,雖然也是熱帶軍裝,但他們並不穿馬褲,而是短褲。腰間彆著廓爾喀彎刀,頭頂軍帽。
尼泊爾的廓爾喀部落與英國締結了上百年的雇傭兵協議,1814年,英國殖民者與尼泊爾人交戰之後,發現了他們的勇猛,便與他們達成協議。
於是,廓爾喀人便成為了優秀的雇傭兵,他們意誌堅定,因本就是山民的緣故,他們的山地作戰十分優秀。
亞瑟與廓爾喀營長坦德溫少校閒聊道“少校,你什麼時候參的軍?”
“1918年。”坦德溫少校不善言辭,基本上亞瑟問一句,他蹦一句。
沒聊一陣,亞瑟便繃不住了,不再與他交流。
“師長!師長!圖克將軍有消息了!”通信排排長跑了過來,拿著記錄板遞給了亞瑟。
亞瑟接了過來,臉色一變“壞了。”
兩位營長聞聲走了過來,亞瑟給他們看,結果兩位營長的臉色瞬間不好了起來。
“意大利部隊將通往克倫山穀炸毀,部隊無法從正麵發起進攻,你們將會是進攻的矛頭,南側的第5師和我們將會為你們牽製敵人。”
“現在……隻能靠我們了。”亞瑟抬頭望著遠方,好像能透過山峰看到克倫鎮上的守軍。
伯特倫少校把背上的槍重新跨好,皺眉道“我們隻有五千人,麵對的是超過六倍的敵軍,甚至他們還在持續增兵。”
山路崎嶇,陡峭異常,即使是有廓爾喀士兵在開路,他們一天行進也超不過30公裡。
這個速度相當慢了,行軍途中圖克少將發來電報,第4第5英印師成功突破巴倫圖與阿達科特,順著公路線向著克倫挺進。
意大利軍隊的作戰鬥誌高昂,他們見到兩地守不住以後,沒有投降,迅速轉移至克倫一帶,等待著英軍的進攻。
亞瑟看完戰報後沉默了,他把戰報傳給兩位營長。
兩位營長看完之後,也默不作聲,隻是抽起煙來。
經過了五天的時間,他們總算摸到了克倫的附近,眼下卻接到了這樣的一份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