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夜裡,克魯格元帥帶著幾位願意和他一起去盟軍內部當外交官的將軍們,坐飛機來到了英國第2集團軍的前線指揮部所在地——沃爾夫斯堡。
沃爾夫斯堡,這裡距離柏林隻剩下了不到二百公裡,在德軍組織反攻的同時,在北路的英國第21集團軍群同樣在高歌猛進,加拿大第1集團軍解放了丹麥,英國第2集團軍的先頭部隊已經攻占了沃爾夫斯堡。
西線德軍由於阿登反擊戰的失敗,再也無法組織起足夠的兵力來再建立一道新的防線。而東線也非常糟糕,蘇軍馬上就要進攻到德國與波蘭的原先邊境,德意誌的首都岌岌可危!
國防軍內部的軍官們已經很清楚現在的局勢了,他們現在繼續反抗,那麼丟棄的將會是未來。
西線的兵力由一開始的近百萬,到現在的不到二十萬,儘管柏林附近還有源源不斷的民兵在接受訓練。
但這些結果是國防軍軍官們不能接受的,他們不僅在為國家考慮,同樣也在為自己考慮。
試想一下,如果最終死拚,退守柏林,被蘇聯人俘虜是什麼下場?
不用想也知道……
因此,在一場秘密會議裡,各位高級軍官決定,代表西線德國國防軍向盟軍投降。
他們僅代表了國防軍,至於黨衛軍的瘋子們國防軍軍官們則沒有理會。
甚至是說,他們是故意的。
因為這樣下來,積極投降的國防軍就會和負隅頑抗的黨衛軍形成鮮明的對比,到時候他們再戴罪立功。
也許這樣可以讓德國未來受的懲罰輕一些。
國防軍眾軍官們著急投降的另一個原因是,希特嘞沒醒,而且他很有可能再也醒不過來了。
如果希特嘞醒過來,他是絕對不會同意投降的,他隻會要求德意誌的人民為帝國陪葬。
但德意誌的人民向來不缺乏從廢墟裡崛起的勇氣,隻要有一絲信念,他們就能浴火重生。
國防軍的軍官們要保留這一絲火種,同樣也為了自己的身後名……
……
克魯格元帥帶著四位將軍走進了沃爾夫斯堡的市政廳裡,克魯格元帥執著元帥手杖。
其餘的四位將軍也都佩著手槍,盟軍長官們都願意展現一些騎士精神和勝利者的風度,畢竟軍人有獨屬於自己的榮耀在裡麵。
作為戰勝方出席的有德懷特·艾森豪威爾、伯納德·蒙哥馬利、亞瑟·弗蘭克、夏爾·戴高樂與莫洛托夫。
三位將軍一位領導人一位外長,但由於戴高樂此時是法國軍隊的總指揮,姑且就把戴高樂準將算作將軍吧。
作為戰敗方出席的有古恩特爾·克魯格元帥、古德裡安大將、馮·粲根上將、瓦爾特·克魯格爾上將、埃裡希·布蘭登貝格爾上將五人。
十位談判人員按照地位分彆列坐在一張長方形的桌子上,據說戴高樂還打算把那節火車廂給運過來的,但被幾人嫌麻煩就給委婉的否決掉了。
反正現在這個隻是臨時的停戰條約,等到徹底占領德國全境之後,才會簽訂正式的條約。
所以,作為臨時外交官的十個人也沒怎麼進行唇槍舌戰,就是簡單的約定停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