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一平民裝束的中年男子低聲問身旁的年輕男子:“這真的假的?不會是騙人的吧?”
年輕男子答道:“是不是真的,留下來看一看不就知曉了?我瞧應當不是騙人的。”
中年男子另一側的藍衣男子附和道:“我覺得也像真的,反正募捐全憑自願,不信就不捐唄。”
“我以為捐的多的人才有機會,沒我們什麼事呢。”
“抽獎?意思是隻要捐了,每個人都有機會拿大獎?”
“這也沒說捐多少啊。”
“我看這獎名額挺多的,還真有可能抽中。”
“我瞧也是,咱們鎮就那麼大,也不是人人都捐。”
“這捐了不僅能抽大獎,還能落個好名聲,也不虧啊。”
台上的魚閏惜,這時接著說道:“隻要捐了就有機會拿獎,抽獎的方式也很簡單,捐的多,抽的次數就多,先捐的前一百名,額外多兩次抽簽機會,前兩百名多一次。”
“如此說來,先捐的有三次機會?”
“我瞧那二等獎也不小。”
“我就不指望抽大獎了,以小博大,三等獎也不差。”
“凡捐助者,我們都會記上名字,前五百名會從中抽取額外大獎。
先捐的,不論多少,名字記在前頭,來的晚的也無妨,隻要你捐的多,排名也可以往前靠。”
言罷,她望向人群中的呂決。
呂決知曉輪到自己表演了,清了清嗓子,大聲言:“如此說來,先捐的人,抽的次數多,那我要第一個捐!”
麵對這麼多的人,他有些難為情,但為了能儘快募集到足夠的糧食,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人群頓時沸沸揚揚。
“看來還是先捐的人好處多啊!”
“先捐的抽三次是真的嗎?”
“你方才沒聽?”
此時,呂決身邊的小弟,按照事先準備好的台詞,揚聲說道:“你們都讓一讓啊,讓我先捐。”
“我先來的。”
“我捐的多,我先來。”
“我捐二十文錢。”
“我捐一袋米。”
“我捐一百文錢,都彆跟我搶。”
“大家稍安勿躁,先去旁邊排好隊,有錢的捐錢,沒錢的捐糧食,中獎的人,去前頭的鋪子,憑獎券領東西即可。”魚閏惜提醒道。
人群中的人聽到這話,愈發激動,已經有人按捺不住,紛紛往旁側的位置靠,意圖搶先一步排隊。
“你彆擠我,我先來的。”
“我先來的!”
半炷香後,募捐開始,魚閏惜安排的另一批演員也已準備就緒。
“哎呀,我中了一籃雞蛋!”
“叫什麼,一籃雞蛋而已。”
“天哪,我竟然是三等獎。”
“你們就先抽吧,抽完了大獎就是我的了。”
“我才不信,我把大獎抽了,看你抽什麼。”
眾人見確實能中獎,愈發踴躍,部分人甚至認為回家取糧會貽誤時機,唯恐大獎被他人先抽走,迫不及待地先用銀子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