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翰林學士喲,你怎麼還自稱學生呢?
聽見劉禪這句話,範成大整個人都懵逼了。
大宋的翰林學士,隻有三個來源。
第一個來源,便是科舉考試的前幾名。
但就算是前幾名,也得通過館閣選拔之後,才能進入翰林院。
而且進入翰林院,距離成為翰林學士還有很遠的距離。
剛進翰林院的學子,一般會授個校書郎之類的職位,然後一步步升職,混到頂點才能成為翰林學士。
第二個來源,便是政績突出的地方官員,經重臣推薦,皇帝批準之後,才能進入翰林院。
然後同樣要一步步的晉升,最後才能成為翰林學士。
而第三個來源,便是皇帝特召。
這種情況極少,一般是名揚天下的神童,而且還要通過專門的神童試,才有可能會被皇帝特召。
比如名揚大宋的婉約詞宗師晏殊,但是從這個渠道進入翰林院,並最終成為翰林學士。
範成大認真在心裡對比了一下,然後,更懵逼了。
我是科舉的前幾名嗎?
是個屁!
非但不是前幾名,甚至都快成倒數了。
我是政績突出的地方官員嗎?
是個屁!
我特麼一天班沒上呢。
那我是名揚大宋的神童嗎?
勉強.......也算不上。
自己確實從小被誇神童,但也就是在老家一帶有點兒名氣而已。
放在整個大宋,還真排不上名號。
比如有個叫虞允文的,蘇大學士的老鄉。
人家的神童之名,可比自己響得多。
所以,自己特麼的到底是怎麼在一個條件都不符合的情況下,直接原地起飛,一步跨到彆人奮鬥的終點,成為翰林學士的?
哦,懂了。
官家是要讓我找到那個叫大秦的地方,然後給他們傳教。
可是官家,我再怎麼說也是讀了幾十年聖賢書的人。
你拿翰林學士來考驗我,我......根本經不住考驗啊。
一想到這個,範成大乾脆也不扭捏了。
“微臣謹遵聖諭,定不讓官家失望。”
聽見這句話,劉禪一下子樂了。
然後,從袖子裡拿出來一塊牌子就遞到了他跟前。
“官家,這是什麼?”
“這是采風使的令牌。
你離開大宋以後,除了你帶去的護衛之外,朕會另外安排人暗中保護你。
這些人平時不會乾涉你的任何作為,當然也不會給你提供什麼幫助。
但如果你在外麵遇到了解決不了的困難或應對不了的危險,就根據約定的暗號把這塊令牌拿出來,他們自然會獻身。”
聽到這個,範成大激動的淚都下來了。
“臣拜謝官家隆恩。”
但他剛謝完抬起頭,就見劉禪又拎了一塊令牌舉在了他麵前。
“還......還有?”
“那當然。
這個是皇家商行的令牌。
拿著這個令牌,你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拿到你需要的經費。
你的經費無人審計,也沒有上限。
隻要你覺得需要,憑著這個令牌拿錢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