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堯在村子裡買了一頭豬,屠夫宰了之後切割成塊,分發到各個村子裡,這些肉都要緊著乾苦力活的那些壯勞力,其他人隻能吃些菜飯了。
豬肉交給錢家媳婦他們去煮了,跟著菜兒,滿滿兩大鍋,那肉香味飄得不止十裡。
到了時辰,周林銅鑼一敲,大家自覺的過去排隊,肚子早饞中午吃了肉,晚上領了錢。
銅板用紅線串了起來。串串一百文,沉甸甸的。
大家高興啊!說不出話。
有幾家孩子被押去服役了,對上頭的官大人那是恨得牙癢癢,之前還想,十天一發,後頭怕是要找理由克扣一些,可這會銀子拿在手上,一數,沒少,整整一百個。
就是後頭來的婦人和夫郎,這會捧著銀子,都激動得不成樣子,眼裡綻放著光芒,那種感覺簡直無法用言語形容。
他們也能像漢子那樣,賺銀子了。
“我活了這麼多年,還是頭一次見這麼多錢呢。”一個婦人忍不住哭了出來。
她的男人連忙安慰道“彆哭彆哭,這不是發了工錢嘛,以後我們天天都能賺錢啦。”
“是啊,我也是第一次掙到這麼多錢,感覺自己一下子變得有錢了。”另一個婦人也說道。
“太好了,有了這些錢就就可以買糧食了。”一個年輕的夫郎興奮地說道。
“沒錯,我們終於不用再受窮了,可以過上好日子了。”大家紛紛附和道。
這些人都是窮苦人家出身,平時連飯都吃不飽,更彆說看到這麼多錢了。如今,他們終於有了賺錢的機會,感受到了生活的希望和喜悅。
在這個時代,女人和夫郎們一直被視為弱勢群體,隻能依靠男人賺錢養家。但現在,他們也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賺到錢,這種成就感和自豪感是無法言喻的。
他們感激荊堯給了他們這個工作機會,讓他們能夠改變自己的命運。
工錢發下去,幾百號人,來自九個村子,一下子就用掉了幾百多兩。
雖然每個人分到的隻有區區一百多文,但因為人數眾多,再加上食物等其他開銷,總共也花費了不少。
一名禁衛軍小聲嘀咕道“老大,你看這些村子一直都很窮,而且代代如此。”
其他人紛紛附和道“是啊是啊。”
這些禁衛軍心裡也開始擔憂起來,擔心最終會白費力氣和錢財。
幾百多兩銀子對他們來說不算小數目,但也不至於讓他們驚訝得合不攏嘴。
能夠進宮並侍奉在皇帝身邊的禁衛軍,要麼有真本事,要麼有家世背景。
十天就用掉了這麼多銀子,如果要把這條河挖到一個月,恐怕所有的銀子都會被浪費掉。
然而,當看到村民們賣力地乾活,拿著微薄的工錢,顫抖著手數錢,眼眶泛紅時,他們心中不禁感到一絲酸楚。
這裡簡直太窮了,人過得都不如他們家裡的牛馬。
周林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不禁感歎。即使是乾旱,當初為什麼不搬走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後來,他曾向方子晨詢問過此事,得到了答案後,他才明白其中的緣由。
原來,慶陽縣並非一開始就如此貧窮。起初,人們還能勉強填飽肚子。然而,隨著賦稅的加重,大家的生活變得越來越艱難。
雖然俗話說“故土難離”,但當連飯都吃不飽時,離開故鄉也就成了必然的選擇。可是,要搬到哪裡去呢?
百姓們手中並沒有足夠的銀子,如果前往鎮上,一家老小的生計將成為大問題。
他們需要考慮食物、水源和住所等方麵的開銷。雖然可以找工作,但工作機會並不容易獲得,而且通常隻招收漢子。
住在鎮子裡,除了呼吸新鮮空氣,其他一切都需要花錢購買。
那麼,如何用微薄的工資養活一家人呢?如果搬到其他村莊,同樣麵臨諸多困難。
那裡可能沒有足夠的土地供耕種,或者已經有其他村民占據了資源。
這樣一來,新搬來的人家又該如何生存下去呢?這些都是現實中的難題。
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後,禁衛軍都沉默了,幾個人搬出荊堯給大家怎麼的福利,讓大家排隊領取。
幾個夫郎小心翼翼地提著一塊豆腐,步履匆匆地朝著家的方向趕路。
這段時間以來,他們一直忙碌於給工地做飯。隨著天氣逐漸炎熱,他們還貼心地幫忙製作清涼解暑的湯品,並送往各個角落。
有時候,忙碌得連吃飯的時間都錯過了,但荊堯認為他們的付出並不比那些在工地上辛勤勞作的人們少,因此他總是會把多餘的食材送給他們帶回家。
這些夫郎們都非常淳樸善良,儘管有些不好意思接受這份好意,但能帶著一些食物回家讓大家都感到十分高興。
十天一到發了他們應得的工資外,荊堯還為每個人準備了一塊豆腐,作為福利。
這邊土地夯實,河道難挖,一鏟一鋤都是使的力氣活兒。
大家乾了不過幾天,手心就起了水泡,破了,能看見裡頭通紅的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一些十幾歲的哥兒和姑娘都疼得掉眼淚,但沒一個人停下來。
他們咬著牙,繼續勞作。
汗水濕透了衣衫,順著臉頰滑落,滴落在土地上。
雖然辛苦,但每個人的眼中都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這樣的場景荊堯看到眼裡,實在佩服他們的毅力和精神,所以他才想補償一下大家。
手裡拿到豆腐的人都激動得難以自抑,紛紛熱淚盈眶,不停的說著溫煜的好話。
“大人真是好人。”
“老天開眼啊,慶陽縣的福氣。”
百姓們紛紛感歎道。
他們知道,如果不是這位大人的到來,他們可能還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現在,有了這樣的機會,他們怎麼能不珍惜呢?
即使手上磨出了水泡,他們也願意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