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她有一樣想法的還有嶽霞、高宏和其他幾名知青,幾人白天乾農活,晚上做木筏,準備渡河逃港。
三年饑荒結束後,十多萬群眾湧入寶安,想要從寶安到達港島,由於人數太多,港島設置了鐵絲網並且加強巡邏。
巔峰時期,巡邏警一天抓到的偷渡客就有五千多名。
進入港島,除了陸路,還有水路。
從水路出發,大約一兩小時就可以到達港島元朗,陳安就打算泅渡前往港島。
這天淩晨,四五名知青摸黑穿過小樹林來到海邊,將木筏推入水中,幾人手腳並用爬上木筏,前往港島。
大約過了二三十分鐘,陳安收拾出一個行囊,背在身上,離開知青院,將空間的靈泉彙聚手中,稀釋後灑在田地中,然後坐在筏上,順著水流,離開崖口村。
一路上,她見到不少偷渡客,有人帶著汽車輪胎或救生圈,有的人將泡沫塑料綁在身上,有的人抱著皮筏。
還有的人將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東西當做救生工具,奮力撲騰著雙腿,一邊遊一邊給自己打氣。
大部分偷渡客都在水中撲騰,坐在筏上的陳安,為了不引人注意,貼了個隱身符。
9527學著偷渡客的樣子,在水裡扒拉,感應到不少寶箱,它一個猛子紮入海底。
走一路打撈一路,陳安囤了個盆滿缽滿。
清晨五點,天色微微泛白,星星還沒有完全消失,在一片晨霧中,陳安上了岸。
她在岸上走了沒幾步,看見好幾個倒地的偷渡客。
饑餓加上精疲力竭,使他們難以支撐,奄奄一息癱倒在地。
陳安停下腳步,取出一些玉米餅子和水,放在他們身邊,然後繼續朝前方走去。
穿過一片青草地,偶爾有巡警和警犬路過,她避開巡邏警,繞過水塘,往街道上走去。
儘管她身上有隱身符,可是她怕獵狗,能避開就儘量避開,陳安目不斜視,一直往前走。
不知走了多久,來到一條街道上,街道兩旁搭著棚子,店家在棚子裡吆喝著。
熙熙攘攘的人群在街道中穿梭,他們衣著打扮算不上光鮮,但衣服顏色和質地多種多樣,看得出,生活水平還可以。
棚子後麵是三層樓房,偶爾也能見到**層的高樓,陳安把包裹背在身後,穿過牌坊,來到一家酒樓門前。
一大清早,酒樓座無虛席,都是前來吃早茶的人。
陳安點了一碗米飯,二葷一素和一碗湯。
米飯香糯、入口軟滑,出乎意料的好吃,她一口氣將飯菜吃了個精光。
如果有可能,她這輩子都不想再吃玉米餅子了。
吃飽喝足,陳安掏出1英鎊結賬,又用5英鎊換了八十塊港幣。
在店家的介紹下,她坐上了前往港島的公車,顛顛晃晃了兩個多小時,到了中區再換乘,終於到達油麻地。
此時,偷渡客如果成功進入港島市區(界限街以南),便可以擁有在港的居留權。
若在邊境被截住,則會被遣返大陸。(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