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奉感受到徐晃的鄭重其事,連連點頭:“公明請講。”
“徐州兵強馬壯,人口繁多,軍糧物資無不繁盛。如今天下大亂,如徐州般大治者,寧有二乎?”
徐晃先吹了一波徐州的長處,楊奉也覺有理。
彆說河南、關中了,就是河東、弘農都被糟蹋成啥樣了。
張濟堂堂一個鎮東將軍,占據一郡之地,卻連麾下萬餘兵卒都養不活。
可見西涼武人的政治能力有多爛。
對於他們來說,搶一波,吃兩年,怎麼都比慢慢種地來的簡單劃算啊。
更何況他們的影響力,根本不足以支持其他們進行賦稅征收。
下麵的士族豪強哪一個會乖乖的上交糧食給他們?
肯上交的卻又早就被他們給搶光了。
“徐州真這麼好?”
楊奉嘖吧著嘴巴,心裡有些懷疑。
徐晃卻是苦笑道:“將軍,徐州距離河東可是上千多裡地啊。”
你說怎麼治理地方,楊奉那聽的肯定是一腦門漿糊,可要說到軍事,那楊奉可就要聰明不少了。
徐晃這一比方,楊奉心裡一琢磨,立刻回過味來了。
要徐州沒這麼好,這三四萬人,是怎麼在這寒冬臘月的來到河東的?
總不能是飛過來的吧。
“有道理,有道理。”
楊奉摸著短須點著頭,他也不是傻子,看出徐晃這都是在打鋪墊,於是直截了當的問道:“那公明伱說了這麼多,到底是想要做什麼?”
既然楊奉都這麼問了,那徐晃自然也就圖窮匕見了:“晃欲建言將軍,早降徐州!”
“什麼!?”
饒是楊奉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也讓徐晃這麼激進的態度給嚇到了。他之前覺得徐晃可能是想建言自己和徐州結盟,真沒想到徐晃原來是想讓自己去給徐州當小弟啊。
楊奉的醉意瞬間嚇的不翼而飛,整個人都驚坐了起來,伸手去抓寶劍。
可他麵前的徐晃卻跟個沒事人似的,依舊拜服在地,仿佛像是在等楊奉的決斷一般。
看見徐晃沒有半點動彈,楊奉這才緩緩冷靜了下來,心裡琢磨開來,原來公明還真就隻是建言啊,嚇死乃公了,我差點以為公明要拿我當建言的道具了。
隨後,看著徐晃匍匐在地的後背,楊奉心裡忍不住又有些嘚瑟了起來。
看看丁原、董卓,不是一方刺史,就是權傾朝野,看人還不如我楊奉。
我家公明忠厚仁義,就是乾不得以下犯上的事。
徐晃會勸說楊奉投降,其實這件事情並不意外。
正史上他也是在這個時候勸說楊奉投降曹操的,而且楊奉還同意了。
隻是曹操忌憚楊奉兵馬眾多,又想把漢獻帝遷徙去許昌,擔心楊奉會反對,最終沒有接受楊奉的投降。
“公明,且先起來吧。”
楊奉將抓到的手裡的寶劍又重新扔掉。
徐晃的勇武他再清楚不過了,真要拿自己腦袋當賀禮,自己就是拿著寶劍也不過在禮單上多添一筆的事。
聽見楊奉的話後,徐晃這才恭敬起身。
楊奉猶豫了片刻,像是商量道:“公明啊,事情未到如此地步吧?”
徐晃卻是回答道:“確如將軍所言,我軍遠不至如此地步。然晃常聞智者遠慮,居安思危。況且此時正是徐州最為需要將軍的時候,我觀關東勤王軍中,徐州軍雖占大部,卻依舊有兗州、豫州、河內兵馬。等迎奉了天子,回轉神京,徐州又不缺人,彼時再降,徐州軍未必還會如現在這般重視將軍了。”
楊奉沉默許久,最終還是緩緩搖頭:“事不濟此,可再等等。”
徐晃也不再勸,告辭離開,讓楊奉早點休息。
楊奉點點頭,親自將徐晃送出大帳。
這番勸降,其實是徐晃自作主張,並非是劉封的首尾。
因為劉封所圖者,僅徐晃一人也,白波軍,賊兵也,劉封還怕這些賊兵把自己家徐州軍風氣給帶壞了呢。
徐晃之所以會冒險勸降楊奉,一來是自己已經為徐州劉封、關羽、高順、張遼等將折心,二來也想能為自己現任主上楊奉謀個好結局。
這才冒險一試。
楊奉倒是沒有疑他,但也沒有答應他。
對此,徐晃也隻能歎息一聲,上馬回本部營地去了。
徐州軍營地中,劉封倒是收到了一封手書。
送手書的人是鐘繇。
在之前聞喜見麵時,劉封就對鐘繇非常熱情,同時還取出了陳紀、陳群父子、荀攸、郭嘉以及一眾豫州名士的書信,交給鐘繇。
這些書信讓鐘繇明白了眼前這個少年,和他的父親,都是豫州士人的朋友和主君。
對於劉備願意任用大量豫州士人,鐘繇是相當高興的。
這可是鄉黨,哪怕鐘繇此時並不在潁川,而是位於朝中,可鄉黨的關係是斬不斷的。
同時,鐘繇也很清楚這些書信裡要說的事情是什麼,這些書信必然是求懇自己多多照應劉封,為劉封在朝廷中樞謀取足夠的利益回報。
對此,鐘繇表示責無旁貸。
果然,今天書信就過來了。
劉封將書信打開,裡麵總共說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天子剛剛舉辦了宴席,安撫白波軍四將,並有心將其收為己用。
對此,劉封隻是同情天子不容易。
因為這事注定成不了。
天子但凡想要收取白波軍,則必須要拿出大量的糧食,這是最基礎的東西。
如果你連白波軍都養不活,你憑什麼收攏軍心?
哪怕楊奉他們都願意投效於天子,可下麵的白波軍將校士卒依舊效忠的是楊奉、韓暹他們,而不是天子劉協。
可天子拿的出來糧食嗎?
這顯然是個不用回答的問題。
隻看天子還企圖靠拉攏楊奉、韓暹等白波將來收攏白波軍,就可知他的聰慧依舊隻是小聰明,看不到問題的本質。
因此,劉封對此根本不用出麵,更不用反對,坐視其敗即可。
第二件事,是告訴劉封,議郎丁衝偷偷去了曹操的軍營,不知其所謀,但必有緣故。
丁衝是豫州人,和曹操是老鄉加姻親,這一點鐘繇在先前介紹朝中人物的時候就告訴過劉封了。
在意識到丁衝就是被曹操逼死的那個大舅哥之後,劉封回憶起的東西要比鐘繇介紹的還要多。
丁衝在史書上的死因是後數歲,遇諸將飲,美不能止,醉,爛腸而死。
這個爛腸而死,常常是用來形容隱殺的。
而且丁衝嗜酒又不是一天兩天了,他有幾次能止的?
無非就是丁夫人因為曹昂的事情不肯原諒曹操,使得雙方形同合離。
這樣一來,丁衝這個大舅哥就相當尷尬了,尤其是他還坐在司隸校尉這種要害到極點的位置上。
不過丁衝這會兒可是曹操的鐵杆死黨,偷偷跑去找曹操,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
可惜自己在曹操那沒有釘子,不然真想探聽一番他們在聊點什麼。
鐘繇的第三件事情,說的是天子東歸的事情。(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