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源用神識看向丹田,發現丹田滿滿的真氣,流向全身七經八脈,滋潤五臟六腑,強化全身百骸。片刻後,隻聽到腦海中傳來“哢啦”的一聲悶響。頓感力量,敏捷,靈魂力等。相比昨天簡直是跳躍式的增長。全身經脈拓寬了一倍不止,能容納更多的靈氣。
如果說昨天是一拳打死一隻羊,而今天是一拳打死一頭牛。張小源有些納悶,自己又沒有靜坐下來修煉,怎麼自己比昨天更厲害了。
這一天都沒有靜下心來,梳理傳承和戒指裡東西。趁夜深人靜時好好梳理一下。自己今非昔比,精神力也由感知質變為神識。神識一掃,很快就把禕善仙帝的傳承,統一梳理了一遍。對自己修煉的盤古心法,有了通徹的了解。
盤古心法最大的特點就是,隻要達到練氣初期後,無需時刻修煉,無論站、行、臥都能吸收天地間之靈氣,自主運行盤古心法修練。
按照傳承記憶,對修真境界的劃分:練氣、築基、金丹、元嬰、化神、練虛、合體、渡劫、大乘。每個境界又分初期、中期、後期、圓滿。
靈魂力的劃分:感知、神識、神念。每級又分初期、中期、後期。
張小源從傳承記憶中了解到,禕善仙帝給自己傳承時,用的是醍醐灌頂的傳承手法,將功法和修為一並傳給張小源,這種傳承手法非常特殊,被傳承者並不能一下子獲得傳承者的最高修為,隻能從低到高一步步走過,每一級都是水到渠成,沒有瓶頸,隻要靈氣總量達到就會突破。
估計自己目前的境界,應該到了煉氣中期。靈魂力達到神識初期。但他不知道自己目前的境界,是彆人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才能達到的。
傳承中包括:武、醫、相、命、卜、陣法、符篆、練丹、練器、種類繁多,無奇不有。
戒指內的東西用神識一掃就心中有數了。但在戒指深處發現了三件意想不到的東西,一盆蘭花,一個古色古香的長方形的小木盒,一個鼎。
蘭花用玉盆栽種,通體翠綠,有近二十個花朵,花瓣呈心形,通過傳承記憶確認是天心蘭。因天心蘭隻有**花朵入藥才具有藥效。奇了怪,須彌戒指中怎麼能栽種植物?搜索傳承記憶才知道,這是更高級的空間戒指,“永恒空間”。可以收納活物,不會生長也不會死亡,進去是什麼樣,出來還是什麼樣。
張小源不知那木盒裡裝的是什麼東西,張小源意念一動,那木盒就到了手中。第一次使用戒指,張小源鹹到很新奇,意念一動木盒又放回去了。
拿出一塊靈石。馬上又把靈石放回去,張小源拿出手機,意念一動進去了,意念一動出來了,玩的不亦樂乎。把王凝冰給他的二萬塊錢放進去後,這才罷休。
張小源回神過來,就查看那木盒,表麵古色古香,周身刻滿了祥雲圖案,打開瞬間,一縷金光印入眉心,腦海中出現一信息,“伏義金針,”以及各種病症對應著不同的穴位、手法、一套完整的針灸治療功法。再觀盒內,九根金針靜靜的躺在雪白的皮毛之上。龍頭形的針尾惟妙惟肖,龍嘴張開,須角清晰,栩栩如生。九針龍頭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金針全是空心的。能做出細如牛毛的空心金針,可見華夏古代能工巧匠的技藝之精湛。
鼎的外觀古樸無華,周身刻有祥雲紋,頂端有二隻鳳凰,栩栩如生,形狀各異,一隻仰天長鳴,一隻低頭覓食,鳳嘴微張。從傳承中獲知,鼎名叫雙鳳鼎,練丹時鳳嘴全開,仰天鳳嘴排除雜質,成丹時低頭鳳嘴吐出丹藥。藥鼎等級為神級。
梳理完傳承和戒指裡的東西後,張小源放開神識掃向四周,驚奇的發現方圓五十米內地上的一草一木,空中的蝙蝠蚊蟲。都清晰的映在腦海裡。收回心神,張小源想到自己是學中醫的,還是好好鑽研一下中醫的傳承。仙帝傳承主要是煉丹,以丹藥治病為主。結合伏義九針的針灸治療功法,張小源很快就徹底融彙貫通了中醫五大主流療法,針、炙、藥、罐、按(按摩推拿)的精髓。
在當今世上,大到癌症、白血病、心臟病,小到感冒發燒、傷筋動骨,對獲得傳承的張小源來說,丹藥加針灸,隻是有些藥材現世難尋,如果藥材齊全,張小源能輕而易舉的手到病除。比較麻煩難治的,就是武林高手那種毀脈斷經,五臟移位等。目前張小源最缺的就是臨床經驗,看來隻有下學期到醫院實習後,才能接觸眾多的病例。
雖然一夜未睡,張小源絲毫不感覺疲倦、眼清明目、精力充沛。獲得傳承之後,有很多事情不方便在宿舍進行。張小源決定在外麵租房,反正還有一個多月就要放假。現在上課對張小源來說,已經毫無意義,就像大學生讀幼兒園的畫本一樣簡單。
於是張小源給李凱發了微信,要他幫忙請假一個月,考試之前通知他回來。
張小源收拾了一些換洗衣服,背上雙肩包就出了學校。乘坐早上第一班公交車,在一個公園站下了車。張小源看過很不少的修真小說,知道靈氣是修行的根本,也知當今這個星球的靈氣非常貧瘠。覺得公園附近靈氣相對濃鬱一些。想在公園周邊找找看有沒有合適的房子。找了幾處公園周邊,都感覺靈氣還不如學校。不知不覺的就到了江漢大道,這是江北市的主乾道,全長25公裡,大道兩邊高樓聳立,商店酒樓、醫院藥店比比皆是。大道中心位置就是江北第一高樓世貿大廈,高388米,88層。
“咕嚕、咕嚕”,一陣腹鳴聲響起,張小源這才想起還沒有吃早餐。以現在有修為,他還沒有到避穀階段,對食物需求還是很重要的,隻有到了築基初期,才可以適當地減少食物的需求。
張小源看前麵不遠處,有家小梅園餐廳。餐廳旁邊就是江漢省第一人民醫院,是江漢省頂級醫院。
剛過十一點,用餐的人已經不少了。這家餐廳經營著江北市的四大名小吃,四季美的湯包,老通城的豆皮,小梅園的雞湯,蔡林記的熱乾麵。張小源點了一份牛肉麵和一份豆皮,找了個座位就慢慢的吃了起來。
“請問這時有人嗎?”一悅耳的女聲響起。
張小源抬頭看見一個和自己年齡差不多,長的非常水靈的姑娘,指著對麵的空位問道,旁邊一位非常強壯的年輕人,扶著一位年過七旬,身材魁梧,拄著柺杖,步履蹣跚穿著軍裝的老者。
“沒有人,老先生請坐。”張小源回答說。
年輕人扶著老者坐下後,姑娘問道,“爺爺,今天您想吃點什麼?”
“燕妮呀,給爺爺來二兩白酒,一盤鹵牛肉,一小碗麵條,多放辣椒。”
“不行,醫生不讓喝酒。”孫女燕妮說道。
“乖孫女,就讓爺爺喝一次吧,在醫院這段時間,把我都憋壞了。”
看孫女不高興,老者接著說道,“一兩,就一兩。”
孫女正在猶豫時,張小源說道,“老先生,您孫女說的對,就您目前身體狀況,不適合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