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風起雲湧,波瀾詭譎的時代巨變下,西海之濱顯得格外的寧靜。
十年時間悄然而逝,一座名為鰷的小城內,街道上人影稀疏,正午的太陽高懸,卻沒有一絲溫度,不時吹起的狂風,帶動路麵的砂石砸在人的身上,不小心就是一個大包。
道路兩旁的鋪子大都掩著門,老板和夥計都待在店裡,圍著打著火爐打著瞌睡。
在鰷城城西有一家開了幾年的鐵匠鋪子,老板姓易,是個身材壯碩的中年漢子,身邊跟著三個徒弟。
這位姓易的鐵匠性格十分沉穩,平素不善言辭,整日裡隻知道打鐵。
起初人們都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
畢竟,在當下這個世道,西海之濱雖然貧苦了一點,但卻也是最安全的地方。
每年都會有大量來自外地的百姓到此處定居。
直到半年前,一家窮凶極惡的馬匪,靠著裡應外合,進到城四處燒殺搶掠。
當馬匪一夥搶到鐵匠鋪子的時候,為首的馬匪在搶走櫃台裡的銀錢之後,依舊不肯罷休,非要讓那位姓易的老板從其胯下鑽過去,結果對方一刀給劈成兩半。
剩下的馬匪見狀嚇得倉皇逃竄,結果被鐵匠手下的三名弟子儘數給砍了腦袋。
至此人們才意識到鐵匠鋪老板,乃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武學高手,連帶著他的徒弟也都是個頂個的好手。
後來鰷城的縣守屈尊降貴,幾次三番地前往鐵匠鋪,邀請那位姓易的老板,擔任鰷城的捕頭,但都被對方給斷然拒絕了。
後來城中百姓聯名請願,鐵匠鋪的老板被逼無奈,隻好答應幫助縣守訓練當地民團。
此事也就到此告一段落。
此刻,鐵匠鋪子裡,數百斤的大鐵錘在易雲手中如同棉花似的上下飛舞,伴隨一陣陣敲敲打打的聲音,一塊充滿雜質的鐵胎,漸漸脫去雜質,變得雪白透亮,隨後一口寶劍漸漸成形。
隻聽見刺啦一聲,在完成最後一步淬火之後,一道寒颼颼的冷光閃過,易雲抓起那口鍛造成型的劍仔細觀摩,最後滿意的點了點頭。
經過幾年的沉澱,存在於分身雲霄記憶中的煉器術,被易雲逐一內化吸收,最終能夠做到靈活運用,舉一反三。
算了算時間,再過幾天就是每月海市開市的時間。
所謂海市其實就是生活在海島上的漁民,用從大海之上采集到的礦石,藥材,珍珠,與生活在陸地上的人進行生活物資交易。
原本這種凡人間的交易,易雲並不感興趣。
直到在幾年前的海市上,易雲無意間得到一塊綠金鬆紋石礦,一片嶄新的大陸就此出現在眼前。
雖然西海物資貧瘠,但是海床之上卻蘊藏著豐富的礦藏。
隻不過這裡的海水非常地混濁,再加上海水密度很大,凶獸肆虐,根本無法進行開采。
就算是擁有法力的修士也不願輕易涉足西海。
這些漁民則不同,他們世代生活於此,迫於生存所需,不得不冒著生命的危險,在海上與凶獸搏鬥。
偶爾會從凶獸腹中得到礦石,卻又不知道其中價值,於是就隨意丟在攤位上。
在弄清其中緣由之後,每到海市開市那天,易雲都會帶上三位弟子,往返於各個海市,收購礦石。
數年時間下來,易雲已經積攢到了不少礦石,並且分門彆類地進行了精煉。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次海市開啟,就湊夠了煉製幾件法寶的輔助材料。
至於煉製法寶的主材,則是易雲從異域帶來的那塊人頭大小的赤金。
關於赤金的來曆,縱使遍覽史冊,也找不到關於此物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