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三千萬,我聽徐經緯說,你還捐出來了三千根金條,還有五六百萬的糧食,又是哪弄得?”
“金條,是我外公留下的,他是靈縣的大地主,這事,以後再說吧。
那些糧食,是做那個貨郎的事,收購的雞毛鴨毛,整理篩選,做成了羽絨服,今年在雲州賣的挺火的,能賺三四百萬,另外我之前借了郎世邦兩百萬!”
“你這、是真的投機倒把啊!”蘇崇山皺眉。
“蘇叔叔,這是劉家坳集體經營戶,跟供銷社合作的生意,這三四百萬,是劉家坳捐的,跟我沒關係,他們那,我連工資都沒有。
去年,我給出主意,裝采暖爐,結果最後,分了我一萬,我們家那賭鬼直接偷了輸給了高利貸,高利貸的來要賬,被我把錢要回來了,這人儘皆知,我也不敢要了,又全給劉家坳一人發了10塊錢過年費,我一分錢都沒落。
我這花銷,都是跟供銷社做麵包、雞蛋糕還有龍須酥領的工資,我這不算投機倒把吧!”
“算不算,不是我管的事,我也不是投機辦的,這交易,你來完成,沒有個體經營戶,沒有營業執照,但是你得納稅!”
“這理所當然,這叫保護稅,我交了稅,剩下的,就是合法收入吧!”
“這個不歸我管,你隻能把這錢還完,第一食品廠恢複產能,你這就結束了!”
“那我估計,我這生意,一直能做下去,除非,您把那倆領導全換了,讓我去乾,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這倆人,肯定不行!”
“這不是我的工作職責,先整改,再看效果!”
“對,讓他們慢慢改,一定要達到彆人的要求,我這成本怎麼算,利潤怎麼分配?”
“按照你們改進的配方,一包的成本是多少?”
“按照我們現在的量,一包成本,一毛二到一毛三,管理再嚴格點,一毛二可以做下來。
我也跟丹尼爾說了,他們必須保證一包,一毛錢的利潤,那邊的售價,差不多是八毛華幣,他們的運費,銷售費用,加起來,至少得三毛五到四毛。
所以,我們的定價,最高是三毛,這個價格,他們可以接受。
我估計,他們的利潤,最後可以達到一毛五,但如果以後競爭激烈,成本要壓縮,我們和他們的利潤,都會縮水,但隻要高於五分錢的利潤,都比國內劃算,算下來,我們有一毛八的利潤,這個怎麼分配。”
“在內地生產,你們這個一包麵賺多錢?”
“兩分,成本八分,出廠價一毛,五分利潤是供銷社的!”
“彆酸了,這是給國家的!”
“對,是國家的,這外貿訂單,怎麼也得給小陳莊三分吧!”
“三分,可以接受,還剩下一毛五,是你的利潤!”
陳原子愣住了,“一毛五,都是我的利潤!”
“得交稅!”
“哦,對,稅率多高?”
“三分之二!”蘇崇山道。
陳原子嗬嗬一笑,“三分之二,蘇叔叔,全世界都沒這麼高的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