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齊皇一意孤行。
所以,他就隻能服從齊皇的決定,並且堅定得站在齊皇一邊。
所以他知道這一次參加朝會,很可能回不來了。
齊皇的勝算太低太低了。
雖然他不是武者,是純粹的讀書人通過科舉當官,最終一步步走上二品大員,可他對天下局勢了如指掌,也知道三家四派的可怕。
“走吧。”
施文恩進入了驢車上,然後老頭趕著驢子,朝著皇城趕去。
半個多小時後,驢車進入了皇城,來到了朝聖門之外。
這廣場上已經停著許許多多的豪華馬車,轎子,或者是駿馬。
施文恩的破驢車,簡直是太顯眼了。
可施文恩卻絲毫不覺得寒酸,下車之後,神色肅穆,整理了一下衣服,就轉身朝著朝聖門而去。
通過這裡,就能夠進入皇宮,去金鑾殿參加朝會。
這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陸陸續續有人抵達,進入朝聖門。
每一個人都神色凝重,因為都知道今天的朝會是什麼?
本來,曆史上每一次的寒食節,皇帝都會設宴,招待文武大臣,與萬民齊樂。
可這一次不一樣啊。
十幾分鐘後,施文恩隨著眾多文武大臣,皇親勳貴等等來到了金鑾殿外。
偌大的金鑾殿外的廣場上已經聚集了成百上千的人。
這次是大朝會,京都隻要正七品以上的官員,都有資格參加。
而且,又加上從外地趕來的宗室親王郡王,以及擁有爵位的勳貴,人數就非常非常多了。
金鑾殿外的廣場上周圍,布滿一排排的金甲禁衛,氣氛蕭殺森然。
此刻,金鑾殿的殿門還處於緊閉著。
因為大朝會的時間還不到。
廣場上的人三五成群得聚集在一起,都相互低聲議論著。
也有一些人形單影隻,並不合群,就這麼默默得站著。
施文恩就是其中之一。
“施大人,現在回頭還來得及。不為自己,也要為自己的家族後輩著想,何必吊死在一棵即將倒塌的枯樹之上呢?”
這時,一個聲音在旁邊響了起來。
施文恩充滿正氣的眼神看了對方一眼,露出了鄙夷之意,根本不屑說話反駁。
“哼,頑固老朽之輩,死不足惜。”
那人被施文恩得眼神看得惱怒,當即冷哼一聲,不再說話。
在他的眼中,施文恩這樣的鐵杆皇帝派,必死無疑。
時間一分一秒得過去了。
忽然,緊閉的金鑾殿大門緩緩打開來。
緊跟著,一個尖細的嗓音傳了出來。
“大朝會即將開始,四品以上文武大臣,侯爵以上皇親勳貴,請按序排列入內殿,其他人等,在外殿候聽。”
......
全場安靜了下來。
眾多文武大臣,皇親勳貴開始安排品級爵位,有序排列沿著潔白得一塵不染的大理石階朝著金鑾殿走去。
金鑾殿分為內外兩殿。
內殿空間略小一點,卻也能容納數百人站列。
而外殿更加空曠,卻因為金鑾殿的精心構造,就算是內殿的聲音,也能夠清晰得傳到外殿內。
十幾分鐘後,所有人全都進入了金鑾殿內。
站在內殿最前列的,自然是眾多親王郡王了。
然後是一品文武大臣,公爵級皇親勳貴。
在大齊王朝,無論是一品,還是公爵,基本上都隻是清貴品爵,隻是地位高而已。
唯有二三品文武大臣,才掌握實權的。
同樣的,侯爵伯爵級才有可能掌握兵權。
鎮北侯,鎮南侯,鎮西侯,以及鎮海侯這大齊四大掌握兵權的侯爺也都來了。
正常情況下,這些侯爺是不可能來京都的。
他們都屬於割據軍閥,對朝廷是不聽調也不聽宣,麾下控製的地盤早已經經營成了獨立王國。
皇帝召他們回來,那是絕對不敢,肯定要用各種借口推諉的。
可這次不一樣。
他們都知道齊皇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太子李恒必將登基。
他們的背後都站著三家四派,這次來其實是參加新皇登基的。
至於齊皇廢太子,在他們看來隻是一個笑話而已。
金鑾殿內安靜得很。
所有人都看著還空著的大殿龍椅。
齊皇還沒有出現了。
“陛下駕到。”
忽然,尖細的嗓音高響了起來。
是太監曹懷英的聲音。
緊跟著,齊皇和信王李璟在一群宮女太監的簇擁下,從殿堂一側來到了金鑾殿上。
許多人看到一頭白發的齊皇,全都愣住了。
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