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以來,孫竹一直在做培訓班的工作,上麵的意見讓她把這些人帶出來,以孫竹的計劃,估計大概三個月左右,他們就可以全部轉正了。
等到他們都轉正了,她也就可以正式進入車間去工作了。
現在上麵已經有了說法,說是讓孫竹繼續做培訓的工作,工作可以調動一下,成為行政編製,待在人事部就可以了。
對於女孩子來說,這樣當然是最好的。
而且以後新人培訓這一塊她也能擔起來。
領導們派人和孫竹談了話,說明了上麵的意思,孫竹考慮以後還是答應了。
她本來擅長的地方就不在車間,而是在組織能力還有識人能力,要不然也不會成功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呀。
滿打滿算,孫竹和於紅梅之間的師徒緣分隻有半個月的時間,但是對於紅梅她是真心敬重的,在心裡也是把她當做自己的師父看待的。
知道孫竹的選擇以後,於紅梅也沒有說什麼,能去辦公室當然比下車間好了?再說了,她也看出來了,孫竹在這個廠子裡待不了多久的,這樣的人物,在廠子裡市浪費了。
她是家裡人就是這裡的,所以走不了,但是孫竹是京市人,她早晚會回京市的。
因為孫竹的出現,大家對於師父的存在也有了疑惑,之前要一年才能教出來的工人,現在三個月都是熟練工了,那麼是不是這個製度有缺陷呢?
所以師父帶徒弟這樣的體係有了一定的裂痕。
其實這種關係,技術方麵的原因特彆少,主要是人脈方麵關聯比較大。
後來的新進職工大多數都是直接參加人事部這邊的培訓,然後私下裡再認一個師傅。算是兩種體係共存吧。
這些廠裡都是不在乎的,隻要把工作做好,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工作有了空閒時間再加上都是長白班,孫竹有精力去弄開小灶的事情了。
她找了時間,把煤爐子弄了回來,還把廚房需要的那些小東西都弄了回來。
因為是一個人用的,所以有好些比較小巧的東西。
湯鍋、炒鍋都是迷你的,一個人用足夠了。還弄了一個砂鍋,是打算以後煲湯用的。除了這些,也有正常尺寸的鍋碗,是打算有朋友過來或者是大量做醬的時候用的。
因為天氣冷了,宿舍也開始供暖了,讓孫竹有些驚訝的是,在寒冷季節來臨之前,廠裡給宿舍樓這邊裝了暖氣片,可以集體供暖了。
這是和其他的廠子學的,現在大家的氛圍就是你有我也要有,在縣裡其他的廠子有了集中供暖以後,紡織廠也不能落後呀,就大筆一揮,實行集中供暖,給員工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孫竹覺得自己簡直要幸福死了。
現在一進宿舍就是暖烘烘的,舒服極了。
在這樣的天氣下,進來了就不想再出去。
但是自己已經把東西準備好了,那就動起來吧。
冬天喝湯是最好的。
孫竹對自己是不錯的。在吃食上麵也從不吝嗇。
進入冬天,她去黑市的機會就多了起來,主要這個時候各家各戶養的東西也差不多成了,再加上冬天大家都沒事,這不,可以把東西拿出來換幾個錢,好好過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