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她,自然就是武曌,洛君薇有機會的話,就會進宮來看望她一下。
洛君薇不再想太子的問題,聽到洛蘇問,便點點頭歎息道:“比上次見,有些憔悴了,皇宮,可真不是養人的好地方啊。”
洛蘇負手向前緩緩道:“人就像是花朵,再嬌嫩的花,身處在黑暗中的時候,都會憔悴,希望能夠有一束光來拯救自己,如果有人補上了這個位置,那就會一輩子都存在於心中。
之後你來接替你姑姑,做宮中的史官吧,這樣你接觸武曌的時間會多一些。”
誒?
洛君薇眼中亮起了晶瑩的光,“老祖宗,真的可以嗎?”
洛蘇灑然笑道:“這有什麼不行,讓你來記錄後宮之事,天子恐怕也很是放心,你可是他最寵愛的外甥女。”
洛君薇眉間飛揚,一下子整個人都生動起來,身為洛氏一員,對史冊有一種神聖的感受,她最敬佩的就是她的姑姑洛玄鏡,竟然能夠主持編纂史書,而現在,她也有了這樣的機會。
洛君薇匆匆離開,洛蘇回想著剛才李承乾的話,心中將計劃重新梳理了一下,突然嗤笑一聲,“真是有趣,還真是,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武曌啊,你的姻緣來了。”
……
李世民很放鬆的半靠著躺在靈天閣中。
洛蘇也在半躺著。
殿中很是安靜,隻有宮娥煎茶時,碗碟碰撞的聲音,清脆作響,就如同一首樂曲。
待熱氣騰騰而起,李世民捧著茶杯輕飲一口,才舒口氣道:“今年的冬天可真冷,也不知道朕讓戶部給長安百姓送的炭都送到位沒有,雪後可不要凍死人。”
貞觀十三年已經漸漸過去,又是一年卓有成效的治國,“瑞雪兆豐年,來年一定又是大豐之年,希望年年歲歲,都如此,天下的百姓都能夠過上好日子。”
李世民在這裡遙望著自己的江山,越想越覺得美滋滋的,“國師,你看朕這些年的治理怎麼樣?”
洛蘇朗聲笑起來,“天子治理的怎麼樣,天下的百姓已經告訴你了,貞觀這麼多年,沒有一場超過千人規模的民變,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再堅持幾年,你的盛世就會超越曆史上的那些,成為新的標杆了。”
李世民聞言喜不自勝,“那魏征老小子,朕有時候想要誇耀一番,他還非要多一嘴,朕想去泰山封禪,他也不允許,說勞民傷財。”
“最後天子還是沒去。”
李世民歎口氣道:“魏征說的也沒錯,從長安到泰山,兩千裡的路途上,不知道要有多少官員接待,是真的勞民傷財,朕打個仗都要積累幾年,以免讓百姓家無餘糧出征,這沒有用純粹的誇耀功績,就算了吧。
朕的功績,也不需要去泰山,有素王的天啟,素王會給朕最公正的評價,算了,算了,朕和一個鄉巴佬計較什麼。
來,國師,以茶代酒,同飲此杯。”
在現在這個世上,也隻有李世民能和洛蘇這麼平等的說話了。
洛蘇飲下熱茶後,李世民給兩人倒上,就聽到洛蘇悠悠道:“天子是想換太子?”
“噗!咳咳咳!”
李世民直接一口將茶水全部往旁邊噴了出去,重重咳嗽起來,殿中已經除了二人之外,沒有其他人了。
李世民盯著洛蘇,“國師在說什麼,朕沒有這樣的心思。”
洛蘇盤桓看了李世民幾眼,“那看來是真的有了。”
李世民有些惱,“國師彆開這樣的玩笑,太子可是儲君,朕……”
洛蘇淡淡的很平靜,“天子可不要說些違心之言,在我這裡,是真是假,逃不過我的眼睛。”
李世民沉默了一瞬,“偶爾會有這樣的心思,但朕知道不對,所以從來沒有想過付諸實行,所以朕真的沒有換太子的想法。”
洛蘇再次使出了一劍封喉的言語,“十年前,你滿心歡喜的想讓李承乾未來繼承你的帝國。
五年前你為了表達決心,讓青陽擔任太子太師和太子太保。
三年前,你依舊想要讓李承乾繼承你的位置。
去年,你把魏王李泰當初一個有才華的兒子看待。
而現在,你心中偶爾會升起廢掉太子,立魏王作為儲君的想法。
時間,可真是一個偉大的存在啊。”
真正的一劍封喉!
洛蘇隻是簡簡單單的將不同時間線上,李世民的態度變化列出來,就直接讓李世民破防了。
隻有這麼強烈的對比法,才能讓李世民感受到,他自己潛移默化的變化。
李世民是真的破防了。
他鼻孔中簡直要噴出火來,但麵前的是洛蘇,他又隻能憋回去,“國師的意思是說,朕未來一定會更厭惡太子,然後廢掉他的儲位?
他可是朕的兒子啊,朕怎麼會那麼做,廢太子的下場,自古以來都沒有好的,朕不會……”
洛蘇卻好像什麼都沒做一樣,“你可是個優秀的君王,像漢孝文皇帝一樣的優秀。”
漢孝文皇帝。
極其有名的廢太子,漢九江厲王和漢武帝間的事情,就是發生在漢孝文皇帝身上。
李世民捫心自問,如果他在漢孝文皇帝那個位置,他也會這麼做,那現在的太子……
“國師,你說的大概是對的。”
李世民思索良久,痛苦的不得不承認這件事,如果太子再這麼荒唐下去,他最後也隻能狠下心來,廢掉太子。
“看來今天國師就是為這件事而來的,雖然不知道國師為什麼會參與立儲之事,有什麼話就直說吧。”
李世民一下子有些頹喪,一旦涉及到自己的那幾個兒子,他就是如此。
太難了。
比打仗和處理國事都難。
“還記得我曾經說過的話嗎?有一件你無法接受,卻不得不接受的事情,一件你難以抉擇的事情,就是這件事。”
李世民一下子回想起來,洛蘇早就和他說過這番話,他一直都在猜測,現在想來,原來國師早就料到了今天,“國師難道能預料未來嗎?”
洛蘇搖頭,“不是預料未來,而是合理的推測,當河道在這裡劃開,那水流的方向就注定了,人也是如此,天子你不改自己的性格,太子也不改,那結果就是注定的。
我今天和你說,而不是在過去的某一天,你想必知道為什麼。”
李世民苦澀道:“因為朕現在對太子的態度,會同意國師你今天說的這些話,如果是過去,朕不會認同,這就是國師說的時機合適吧。”
洛蘇不說話,隻是倒了一杯茶,給李世民推過去,這就是默認了李世民的話。
一件事,隻有在合適的時間,才能成功。
李世民到底是卓絕的帝王,他雖然因為被洛蘇直接揭開心中所想,而受創極重,但還是強撐著說道:“朕就知道國師不會參與立儲之事,想必國師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對朕說,擇日不如撞日,就在這裡說吧。
希望是好消息。”
李世民現在對洛蘇還是比較了解的,他為什麼能這麼輕易的和洛蘇說自己的心裡話,因為洛蘇是真的不在乎。
“天子,你對李靖這個人怎麼看?”
李世民聞言沉吟著說道:“大唐最鋒利的一把刀,鋒利到朕都有種如芒在背的感覺。
朕倒是不怕他做什麼,但如果朕身體不好,李靖最好是能陪著朕去地府打天下。”
這話其實就是,要把李靖帶走,李靖的年紀比較大,但身體挺好,這讓李世民有些覺得不可思議,畢竟其他將領都身體一般。
如果李靖不自己病死的話,李世民自忖自己一定要在死前把李靖帶走,讓他體麵的“病逝”。
這也算是君臣一場,給李靖最後的體麵了。
在李世民當下的這個時間節點,還能這麼做,真的已經相當對得起李靖,也就是李世民,如果換做其他君王,李靖必死。
“李靖不僅僅是大唐的一把刀,也是諸夏的一把刀,折在自己人手裡有些可惜了。”
嗯?
李世民有些疑惑的望著洛蘇,李靖就算是有能力,但國師又怎麼會在意一個人的生死呢?
況且,李靖不能用,這可是當初國師自己說的,現在這是什麼意思?
“李靖現在是太子少保,很多人已經忘記了這個身份,他閉門不出,實在是浪費他古往今來,能進前十的軍事能力。
如果天子你真的要廢太子的話,那李靖這個太子少保你怎麼處理呢?
不如將他們兩個人一起打包帶走。”
說著洛蘇站起來,“天子隨我來吧。”
李世民滿臉疑惑站起來,跟著洛蘇走進了靈天閣的一處側殿。
一走進殿中,就見到無數掛著的堪輿圖,其中大部分都是他不曾見過的。
“這個是不是西域再往西的康國等地?朕好像見過類似的堪輿圖。”
李世民指著一副堪輿圖問道。
(本章完)
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