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洛蘇宏圖,國際三可汗製度!_從西周建立千年世家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從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 第891章 洛蘇宏圖,國際三可汗製度!

第891章 洛蘇宏圖,國際三可汗製度!(2 / 2)

五服製度是姬昭在禮製和現實中,進行的一個折中的選擇。

在洛蘇看來,這世上的根本政治道理是完全相通的。

放在現在的大唐是一樣的道理。

那一天洛蘇和李世民在棋盤上放下黑子,便是以長安和洛陽為中心。

至於那些白子,就是一個個圈,而這些圈子的唯一劃分依據,不單純是距離,而是朝廷大軍所能夠到達的時間,即發生叛亂後,最精銳的禁軍平叛進場的時間。

根據陸路和水路的不同,劃出了五個圈子,分彆是七天之內、半個月之內、一個月之內、三個月之內,以及三個月之外。

三個月之內的圈子,幾乎就囊括了整個關中、蜀中、河西、河南、河北、淮南、江南,可以說傳統中原熟地都在這裡麵。

而行軍三個月,幾乎就是帝國軍隊投送的極限。

不是說更遠去不了,而是先不說三個月的行軍時間,叛軍已經將所有準備都做好了,即便是到了那裡,所要付出的代價隻會讓中央帝國陷入極深的財政負擔中。

可以說,除非為了大戰略,否則持續進行這種長途跋涉的戰役,不用多,隻要兩三次,以農業為根基的中央帝國,就會自己陷入崩潰中。

實際上在洛蘇給李世民講述了這個理論後,李世民就隱隱感覺到,如果大唐真的擁有西域以及草原,那府兵製度貌似不能適用於統治這麼廣袤的疆域。

畢竟府兵要種地,而且府兵都是輪值,在長安待多則兩個月,少則一個月,就要回家,如果將府兵調到西域去戍衛,或者調到漠北去戍衛,即便是從長安出發,那僅僅在路上就要花費至少半年的時間。

來回就是一年,這一年的吃食,都要府兵自己提供,還要準備衣服、甲胄、馬匹的草料,那沉重的負擔,李世民這深諳軍事的人,僅僅是想想就頭皮發麻。

況且花費了一年多的時間去駐守,不可能很快就回來,起碼要待幾年,要不然時間都浪費在路上。

那家裡的地怎麼辦,那家裡沒有男人,在這個時代,家豈不是垮了。

所以當洛蘇將第五枚白子放在棋盤邊緣,對李世民說道:“這就是傳統的荒服,所謂荒服,就是帝國實際上,隻會消耗力量而難以得到什麼的地區,草原、西域這種地帶就類似。

但又迥然不同,西域很重要,它雖然不能直接給帝國帶來什麼,但缺少它,帝國就相當於斷掉了一條腿。

當初漢朝的時候是怎麼統治這樣的呢?

本質上就是自治,當時西域百分之九十的兵力都是西域本地人,當然,這些本地人,包括原西域人,和西域漢人,但無論是什麼身份,他們隻有一個西域人的身份,甚至就連劉氏鎮守的諸侯王,以及我洛氏鎮守的無雙侯,也已經深深西域化。

在整個漢朝,從漢宣帝之後,到漢朝滅亡,中央朝廷都沒能再往西域插手。

不是沒有嘗試,而是失敗了。

但西域也沒有給中央朝廷找大麻煩,完美的發揮了一個通往極西的商業中轉站作用。

於是後來隻單純設置西域都護府,實際上下麵的人全都是西域本地人。

當然,這得益於北方草原上,沒再崛起一個強大的勢力,等到鮮卑崛起,西域再次進入了大國的爭端中。”

了解了這些之後,李世民就對洛蘇提出的建議更加信服,甚至他認為洛蘇的辦法是現在最適合大唐的。

……

殿中的竊竊私語略停一下後,洛蘇又接著說道:“宋人不明白的道理,諸位卻不能不懂,數年前天下征戰不休,於是天下黎民作難,待大唐一統四海,天下於是止戈數載,天下遂有安定。

這便是天上不能有兩顆太陽,地上不能有兩個君王的道理。

天下之對錯、道理,皆在天子之念。

推及四方,難道有所不同嗎?

現在諸國推舉大唐天子為天可汗,便是以天可汗為主,據說西域將之稱為萬王之王,那麼服從天可汗之命,便是應行之事。

諸如冬突厥曾欺淩薛延陀,如此往後,便上報天可汗,對錯是非,由天可汗決斷。”

殿中一陣騷動,聽從天可汗的命令,以及最重要的,天可汗要作為國際事務的唯一仲裁者,最至高無上者,不僅番邦之人,就連大唐臣子也多有側目者。

洛蘇麵色毫不變化,“天可汗受皇天素王恩典,統治皇天之下的所有子民,而諸國國主,便是為天可汗牧養萬民之人。

但凡前來長安朝貢的番邦異域之國,按照土地多寡、部眾多寡、天賦才智、血緣遠近,各自劃分爵位高低,地位最崇高的得到金印,上書:天可汗賜烈日可汗印;次一等的得到銀印,上書:天可汗賜明月可汗印;最下一等的得到銅印,上書:天可汗賜繁星可汗印。

烈日可汗等同於大唐親王,明月可汗等同於大唐郡王,繁星可汗等同於國公。”

洛蘇隻說可汗,卻不說可汗之下,這是他深諳溫水煮青蛙的道理。

大唐現在還沒有徹底插手這些國家的實力,軍事勝利還不夠輝煌。

實際上,他給胡人準備了全套的爵位,將胡人爵位和諸夏爵位徹底獨立開。

這種隔閡是好事,能夠讓胡人踴躍的加入諸夏,就如同先前被賜姓的那些胡人一樣,得到了諸夏姓氏後,就真的把自己當成諸夏。

最關鍵的是漢人的態度,胡人有了一個入夏的標準之後,隻要達成標準,那漢人也會認可這種標準。

這是洛蘇吸收了上古時代的教訓,諸夏和夷狄的界限不算是很分明,導致沒有一個明顯的界限,胡人想要融入太難,就算是思想徹底漢化,再加上血統也已經沒有大問題,但還是會有所顧慮。

在前往極西之地後,洛蘇考察了羅馬給蠻族公民身份這件事,認為羅馬雖然文化認同做的差,但這種明確的身份,是一件可以采用的手段,他結合了諸夏的實際,製造了一個比較苛刻的,但卻能不斷從外引流的標準,於是有了現在這個變夷為夏2.0的版本。

洛蘇這句話一說完,幾乎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大唐天子並不激進,也沒有消滅他們這些國家的想法,至於冊封可汗,那是自然之理。

但真正的大菜在之後,如果僅僅是這些的話,那這隻能算是一個普通的構思。

當初封建製度、宗法製度、周禮、軍隊製度,邦周的等級社會是由一整套互相協調的製度共同維護的。

尤其是封建製度和宗法製度的相同配合和相互托底,幾乎是那個時代最完美的。

洛蘇的聲音略提高了一些,聲音中仿若有金石之音,“在天可汗為中心的天下中,諸國可汗授印,諸可汗再向國中貴族授印,有印者為合法,無印者為叛逆。

諸國每三年,在長安朝貢天可汗,天可汗巡幸四方,千裡內的可汗都要前往跪拜。

在天可汗製度下,和平和穩定是唯一的目標。

所以諸國不得擅自發動戰爭,隻有持天可汗節杖的才可以發動戰爭,且事後要向天可汗報備,在天可汗的體係中,天可汗之下,隻有四個烈日可汗、八個明月可汗、十六個繁星可汗。

這三等可汗,每三年由天可汗重新評估,諸部對天可汗的忠誠、恭謹、貢獻,將是決定這些汗位的重要原因。

烈日可汗,在諸國發生爭端時,向天可汗遞交國書時,有資格提出意見和建議,但最終的決斷由天可汗裁決。

隻要有一個明月可汗提名,繁星可汗中有一半以上,共同遞交國書,就可以提名廢黜烈日可汗,這是為了防止強大的烈日可汗,欺淩弱小的部落。”

嘶。

殿中響起一陣陣吸涼氣的聲音,這規則很簡單,很容易理解,再複雜一點,這些胡人也搞不懂,但卻真的好用,無論是大部落,還是小部落,都能夠在這其中發揮作用。

最關鍵的是,從這個規則中,能體現出天可汗,是真的作為仲裁者,而不是一個侵略者去管理諸國的。

野心家終究是小部分人,大部分人隻想著平平安安的賺錢享受,這個規則保護小部落,這些部落就一定會團結在天可汗身邊。

“天可汗的存在,就是為了給諸國帶來和平,所以任何膽敢破壞這個製度的人,都應該遭受最嚴酷的刑罰,諸國都應該聯合起來討伐他,響應天可汗的命令和征召。

各國軍隊都必須統一接受天可汗的調度。

大唐帝國也將竭儘全力,保障諸國的安全、利益、獨立。

大唐帝國就像是大樹的枝乾,帝國的繁榮才能保護諸國,所以如果國內有叛亂,天可汗也可以征調諸國軍隊,來到國內平叛。

換言之,諸國的軍隊將無條件的接受天可汗的征調,獻上忠誠以及一切。”

洛蘇說罷,殿中一片寂靜,下一刻,疏勒國主噗通匍匐在地上,高聲道:“皇天之下,至高的天可汗啊,請接受我的效忠,我願意為您而死!”

他的下跪就仿佛是打開了什麼開關一樣,幾乎在瞬間就一片人噗通跪下去。

“天可汗萬歲!”

他們不知道該說什麼,齊聲高呼著。

成了!

李世民激動!

————

在貞觀四年後,大唐天子以“天可汗”為名義向諸部下發詔書,征調部眾,征發軍隊,任命君主,甚至乾涉內部重大決策。

在發布大政策的製書上,加“全草原的天可汗”,這象征著大唐天子下行的天可汗,絕不是一個榮譽和虛名,而是對草原擁有絕對的天賦主權。

天可汗就如同大唐皇帝一樣,是諸夏天子下的一級君主,諸夏天子有毫無爭議的草原統治權,和大唐皇帝的職銜並列,可以稱之為胡、夏二重君主。

在貞觀四年後,新的帝國體係如同大日般冉冉升起,不同於過去並不具有實際約束力的傳統朝貢,這是一種世界聯盟體係的雛形,這是一個具有國際性質的組織,參與的諸國最終目的是,借助穩定的中央帝國,來達成一種穩定的國際秩序,既而在這種穩定而和平的秩序中,儘可能的發展。

漢朝揮舞著刀劍所構建的體係轟然倒塌,在漢朝的廢墟上,大唐一手揮舞著刀劍,一手持著節杖,再次屹立於東方之巔,一個輝煌至極的時代畫卷,徹底展現在整個大唐麵前,揮墨潑灑畫卷的,一個是大唐天子李世民,一個是大唐國師洛蘇。——《唐帝國興衰史》

(本章完)

ap.


最新小说: 竹馬護資本家小姐,重生改嫁他急了! 武俠:開局被暗殺,我覺醒滿級龍象功 八零重生:我養廢了白眼狼們 綠我可以,分手不行 出口成真!對照綜藝女配發瘋爆紅 玄門小相師:從街頭到淩霄 彆慌,對麵主角是我閨蜜 太上忘情記 惡毒女修嬌又軟,反派大佬頂不住 穿成冷宮棄妃,我在後宮開小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