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苾何力為大唐曆經數戰,而後如何官至幾品?”
李世民沒有繼續與蘇塵計較龜茲二字,對於猛將李世民向來‘貪得無厭’。
“貞觀四年,契苾何力降唐後,陛下授他左領軍將軍。
貞觀七年,與涼州都督、薛萬均征討吐穀渾。
貞觀十四年,拜蔥山道行軍副大總管征討高昌,隨侯君集平了高昌。
貞觀十九年,契苾何力任前軍總管,和你一起征戰高句麗。
貞觀二十年,統領涼州及胡人兵馬出征薛延陀。
貞觀二十一年,任昆山道行軍副大總管,平定龜茲。”
蘇塵挑出一些時間節點上契苾何力參與的戰爭,說與李世民聽。
“由於陛下歸西太早,契苾何力在下一任皇帝繼位後才被封為涼國公。”
李世民細心聆聽,當蘇塵說他歸西太早,淡淡瞥了蘇塵一眼。“昆山道?你好好翻翻史書,查查是否應作昆丘道!”
蘇塵解釋道,“山丘不分家,陛下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哼!”李世民略作思索,問道:“平定龜茲何人為行軍大總管?”
“陛下你等等哈!”
“昆山道行軍大總管是……阿史那社爾!”
李世民點了點頭,喃喃自語念出阿史社爾名字。
“唉~!”蘇塵看向李世民歎息一聲。
李世民略有不解看向蘇塵,“歎氣作甚,再與我說說阿史那社爾此人,歸唐後有何功績!”
蘇塵搖了搖頭,“阿史那社爾比契苾何人更牛,不過這些說出沒什麼意義。那是他們在史書中功績,今後可能不會再發生。”
“我對陛下說這些是想,若是他們能歸順大唐,陛下好好善待他們就是!”
李世民對蘇塵最後一句話很是不屑,淡淡一笑。
蘇塵清楚李世民對部下都很寬容體恤,看到李世民不屑於他剛才的提醒,蘇塵緩緩道:
“就在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平定龜茲返回大唐時,陛下掛了。
於是乎,那些歸順大唐的胡人將領紛紛割耳削發,以示對陛下的哀悼。
阿史那社爾和契苾何力更是不得了,直接在太極殿外抽刀抹脖子想殉葬。
不過好在被身旁之人撲倒按在地上。”
李世民聞言為之動容,這才明白蘇塵為何提醒他今後善待他們。
“那兩人不罷休,向新皇帝請求殉葬昭陵。新皇帝以:
‘先皇有令,禁止殉葬’為由拒絕,其後新皇帝命工匠按照他們身高體型打造石像,以此陪葬。”
“千百年過後,後世之人發現了昭陵的那些石像,無一例外都少了一隻耳朵。”
蘇塵說完看向麵色沉重的李世民,笑問道:“陛下,昭陵動工了沒有?”
李世民一聽‘昭陵’便有所猜測,多半是自己今後居住的‘寢宮’。
“不曾動工!”李世民搖了搖頭沒有對蘇塵發怒,他看出來蘇塵應該是故意為之,以此緩解沉悶心情。
“不對吧,我聽說皇帝登基後就開始造墳!”
李世民沒好氣的推了一把蘇塵肩膀,“窮!知否?”
“哦,知道了!”蘇塵點點頭,很認同李世民的解釋。
李世民忽然想問問蘇塵,昭陵位於何處。
但一想到向蘇塵打探自己的墓地,總感覺怪異無比。
“陛下,其他人都沒能殉葬成功。不過有一人送完你最後一程,真是自儘殉葬了!”
蘇塵忽然想起一人,也是唯一一個為李世民殉葬的人。
“何人?”李世民轉頭看向蘇塵急切詢問,稍作思索道出一人姓名:“老王?”
若非此前得知長孫皇後先自己而去,李世民肯定會猜長孫皇後。
彆看李世民平日對老王‘非打即罵’,但主仆兩人感情非常好。
王德發很會照顧李世民情緒,有時甚至故意偷奸耍滑,讓李世民發泄心中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