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正月十七。
申時許。
李世民按照先前計劃,今日返回皇宮著手安排東突厥到訪一事。
“陛下,我過兩天再去皇宮如何?”
李世民回宮對蘇塵而言‘百利而無一害’,然前者態度堅決要求蘇塵與他一道回宮。
美其名曰:
與幾位大臣共同探討如何收服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以及執失思力三人。從而順利完成功德係統發布的任務,以便儘早將越野車賺到手。
“休要多言!”李世民不容置疑的語氣拒絕蘇塵,問而謂之曰:
“皇宮少你吃食,亦或有人打罵於你?”
蘇塵搖了搖頭,正欲辯答李世民問話,後者繼續說道:
“不日東突厥使團便要抵達長安,當早些做準備屆時方能得心應手將三員猛將收歸大唐!”
李世民所說理由與蘇塵沒有多關係,猛將和越野車皆屬於李世民。
“陛下,我好不容易堅持早起晨跑。若是跟著你回皇宮,說不定就會前功儘棄繼續睡懶覺!”
李世民嗬嗬一笑,擺了擺手道:“無妨,某些人即便三更起床亦不能有所價值!”
“陛下……”
蘇塵還想再掙紮一下,忽見廣場上皇帝賜下李姓更名後的王德發,急匆匆而來。
“喲,老李啊!你咋來了?”
王德發李德)一怔,聽到蘇塵這般稱謂,心中猜想似乎得以證實。
兩天前的早朝,監國太子李承乾於朝堂之上宣讀了一道聖旨。
內傳總管王德發陛下賜予李姓,並更名為李德。
王德發當時滿腦子疑惑,即使自己跟隨陛下多年,功勞苦勞不小。就算賜姓更名何須特意降旨,被皇帝賜李姓之人此前便有,從未針對此事而下旨。
皇帝不在宮中身在莊園,王德發很快聯想到蘇塵,此事定然與其有關。
李德收回思緒向蘇塵躬身一禮:“蘇侯,老奴來此有軍情奏報陛下!”
李世民想起王德發為自己殉葬一事,內心唏噓不已。
王德發年長李世民十二歲,兩人相處時間要比李承乾等幾位皇子還要長。
兩人雖為主仆,實則益師良友。
李世民臉上顯露出溫和笑容,看向李德親切問道:“阿德,何事急於來此彙報?”
蘇塵與王德發同時轉頭看向李世民。
阿德?
李德感動不已,感動之餘擦了擦乾澀的眼角。
而後掏出一張卷起的小紙條,恭敬呈於李世民,“陛下,幽州飛鴿傳書,潞國公侯君集率遊擊隊一百八十八人,兩日前進入幽州返回長安。”
遊擊隊隊員兩百人,加上侯君集與一名副隊長,合計兩百零二人。
五人陣亡,八人下落不明。
李世民接過飛鴿傳遞的書信,其上內容與李德彙報無差,字數更少。
‘君集領百八十八人,正月十五越幽州返唐。’
落款是幽州都督張士貴,邊關飛鴿傳書先達兵部。
“好好好,無恙歸來便好!”李世民看完紙條哈哈大笑。
此次遊擊隊冒著極大風險孤軍深入北漠,侯君集能將一百八十八人安全帶回大唐,對李世民而言已是極大喜事。
嚴冬時節無衣食補給,就算兩百人無需執行任何任務。僅需在冰天雪地東突厥待上幾個月,恐怕亦有損傷。
“陛下,遊擊隊總共兩百人對吧?”蘇塵並不知曉兩百人,有沒有包括侯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