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爺,眼下時辰尚早,不如下官前去將作監令匠人製出煤球爐陶坯!”
“好叫侯爺掌眼指正?”
段綸此番提議捏拿恰到好處,蘇塵早有這般打算,自然不會拒絕。
起身道,“我正好想去見識一下呢,我們一起去吧!”看向李承乾問道:“大舅哥要不要一起?”
“不了,東宮尚有未了之事,待煤球灶現世,我自可得見!”
李承乾起身擺了擺手,說完向段綸拱手一禮,“段尚書,本宮有事先行一步!”
太子向大臣拱手行禮似乎不合規矩,不過段綸卻有另一身份。
李承乾得姑父相稱段綸。
“恭送太子殿下,請!”段綸恭敬作揖,將李承乾送至大殿台階下方。
“請回!”李承乾再次拱手一禮,轉身離去。
目送李承乾走遠,段綸返回辦事大殿。“侯爺、公主殿下,請!”
“好,走著!”
旋即,蘇塵與長樂公主跟著段綸前往將作監。
來到陶瓷製作坊間,觀看匠人製陶土半小時。
蘇塵後悔了。
陶泥入缸陶洗,布袋過濾,搗捶泥漿,陶土裝袋按壓瀝水……
就做個泥爐子而已,你搞這些?
蘇塵暗呼自己大意了。
應該出宮回莊園一趟,讓村民隨便和泥捏泥,曬一曬燒一燒完事。
大概三個半小時過後,用於製煤球爐的陶泥製作完成。
爐芯由另外幾名工匠煉製,工序更加簡單些。
三個小時過後,陶瓷匠人在段綸指點下,煤球灶塑型完成。
慢工出細活不是沒有道理,泥爐子外形規整,尺寸大小和蘇塵記憶中的大致無差。
五個煤球爐泥坯製作好,另一處工匠已燒製出十幾個爐芯,單爐、雙爐、三爐都有。
爐芯的製作和陶瓷不同,坩泥調製好,做出想要模樣直接進窯焚燒即可。
無需把握火候,金屬敲擊可發出脆響就算完工。
“侯爺,煤爐塑型已畢,可還合意乎?”段綸從蘇塵臉上的表情已看出,爐灶應該做出了蘇塵想要的效果。
“嘿嘿,很好!”蘇塵向段綸豎起大拇指,“煤球灶就應該是這個樣子!”
此前蘇塵忘了煤球灶有提手,方便移動擺放的位置。
好在段綸見多識廣,單爐芯和雙爐芯的煤球灶,爐身皆有預留把握凹槽。
調製的陶泥可供製作單爐、雙爐煤球灶十來個,工匠繼續製作煤球灶陶坯。
爐壁厚度約五厘米,爐身底部和爐口直徑略大,中部稍有收縮。
長樂公主自長樂宮大殿外,從蘇塵身上落地,直到此時不曾坐下歇息半刻。
此刻她雙腳有些發麻,在陶瓷作坊連續站了三個小時。
蘇塵沒有開口,她不會主動提出離開,頑強的毅力咬牙堅持著。
長樂公主之所以不主動開口離去,是擔心蘇塵今後不帶她出入各部門。
“段……尚書,爐子已經弄出來了,沒啥事我們就先離開了哈!”
蘇塵向段綸拱手一禮,而後轉身向幾位手持刮片,正在製作陶坯的工匠客氣道:“辛苦各位師傅了!”
幾位匠人連忙起身,雙手下垂躬身拜道:“侯爺言重了,吾等萬不敢言辛苦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