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過後,七月中旬。
室內溫度27攝氏度。
七日前發電報,從新城派人通知阿史那社爾南遷一事,至今尚未回複。
料想阿史那社爾得知消息,勢必前往東突厥牙帳定襄,與頡利可汗相商。
一來一回需耗費不少時日。
李世民、蘇塵兩人此刻正在莊園孫思邈處。
藥、書兩用木架旁懸掛著一台室內溫度計。
“克明,時隔近兩月身體痊愈否?”
昨日,蘇塵突然提出回莊園看看,李世民當即想起五月底確診消渴病的杜如晦。
於是兩人一拍即合出宮探望杜如晦。
確診之日孫思邈信心十足言道,兩個月便可使杜如晦消渴症狀全無。
杜如晦二話不說,恭敬作揖長袖拂地,拜道:“有勞陛下掛懷,臣杜如晦感激涕零!”
“幸得真人妙手,臣如今已無大礙,隨時候詔還朝!”
李世民上前一步,扶起杜如晦,“克明請起,無恙便好!”
杜如晦自願還朝,李世民定然心悅,新任兵部尚書已不止一次私下向李世民請辭。
態異常堅決,願自降官階一級,繼續留任遠征軍師長一職。
侯君集如史書所載那般……戀財。
不久前遠征軍凱旋還朝,按照軍銜等級犒賞,普通士兵每人得錢兩千。
而後依次遞增五百,團長以上每上一官階遞增一千。
身為武將本就閒不住,侯君集深知今後大唐作戰部隊,皆以遠征軍為首。
留在皇宮擔任兵部尚,哪能與遠征軍師長相提並論!
李世民思量幾許,道:“好,克明聽諭!”
杜如晦恭敬作揖,俯首拜道:“臣,敬候聖諭!”
“諭令:原兵部尚書杜如晦,官複原職,三日後歸朝!”
“臣謹遵聖諭!”
蘇塵沒心思關注,李世民與杜如晦唱戲一樣的對話。
心裡還在想著打穀機,如何推廣至種植水稻的江南等地。
從莊園召回的兩名工匠,三天時間拚裝好一台打穀機,蘇塵親自錄製視頻。
煤球灶的製作、煤球使用方法及鐵鍋開鍋也錄製了視頻。
並於晚上放映時,作為宣傳片連續播放了兩次。
“嘖~報紙不能批量印刷圖片,不好!”
打穀機在長安宣傳用處不大,昨日剛到一批打穀機和煤球灶零件。
光有打穀機零件,江南道等地無人知曉打穀機如何製作,於事無補。
除非從長安運一台製作好的打穀機作為樣品,或是派遣熟練工匠前往各地指導。
李世民轉頭看向,靠在門框自言自語的蘇塵。
來時路上兩人已就此事做了一番商討,目前尚未尋得妥善之法。
“陛下,我去去就來!”
長樂公主來到院落,鬼鬼祟祟向蘇塵招手。
“何事?”
“摘紅薯梗葉!”長樂公主挽起蘇塵胳膊,便要往院子外麵走。
“啥玩意?摘紅薯葉?”蘇塵掙脫開手臂,“不去,禦花園有紅薯,回去讓你摘個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