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去一刻左右,李承乾獨自來到禦書房。
見到蘇塵在場有些意外,更多的是驚喜。
還沒來得及開口,蘇塵熱情向他打招呼,“大舅哥今天沒出宮爽快啊!”
李承乾腳步一僵,恨不能一腳踹向蘇塵堵住他的嘴巴。
此等大事豈能公開嚷嚷,搞不好因此而被李世民禁足於皇宮。
李世民饒有興致看向李承乾,似笑非笑。
“呃~父皇,兒臣來此,有事需父皇定奪!”李承乾恭敬作揖,扯開話題分散李世民注意力。
李世民隨意提溜下巴,示意李承乾坐下說話。
“謝父皇!”李承乾道謝,就座於蘇塵身旁。
“稟父皇,兒臣暫擬定生鐵商稅十抽二,蜂窩煤二十抽一!”
“不知父皇聖意如何?”
“眼下兒臣暫令與會眾人自行商討商稅,尚未與其明說!”
李承乾辦事依舊循規蹈矩,李世民再三言明,生鐵和煤球之事由李承乾自行決斷。
一為培養太子獨立處理政事能力,二來考驗施策。
值得一說的是,煤球沒有所謂的經營權。
任何人隻需向朝廷報備獲得相關文書,都可以自行前往煉鐵廠裝運泥煤,單次數量十車起步。
李世民微微點頭不作回複,看向房玄齡等人問道:“諸位認為太子擬下商稅可否?”
“回陛下,臣以為太子殿下定稅合理!”
魏征率先拱手表態,房玄齡與長孫無忌點頭附和,“臣等無異議!”
“嗯!”李世民點點頭,看向李承乾,道:“生鐵所得利稅十抽二,告知各地經營之人,民用鐵器價格需控製合理範圍!”
“如若監察得知有人以此牟取暴利,朝廷不但收回其經營權,重則施以重罰!”
李承乾恭敬答道:“兒臣遵旨!”
朝廷無法給每種鐵器定價,各地經濟人口以及運輸成本不一,鐵器價格不能統一而論。
商人也不傻,利潤與成本核算,他們心中自然有權衡之道。
生鐵已經不似以往稀缺,量大且持久穩定經營才能有利可圖。
蘇塵瞄了一眼李承乾,“你們在開會啊?”
李承乾麵露溫和笑容,客氣相邀,“對,要不與我一同前去坐坐?”
蘇塵搖了搖頭,“不去!”
李承乾瞬間變臉,起身對李世民一禮,“兒臣先行告退!”
“太子等會!”蘇塵立即驚坐起叫住李承乾。
“何事?”
蘇塵圍著李承乾轉了兩圈,摸著下巴問道:“你們是怎麼收稅的?”
李承乾尋思片刻,答道:“各州縣皆有稅吏,每月定期前往各商戶查證台賬。”
蘇塵問道:“管用?”
李承乾疑惑道:“何出此言?”
蘇塵想了想舉了個例子,說道:“比如我賣牛肉的,我一天賣出五百斤,我把台賬做成三百斤很容易吧!”
李世民與房玄齡幾人聞言,相視一眼。
貞觀之初商稅剛起步,尚未形成完整體係。
李承乾方才所說稅吏定期查證商戶台賬,多半為虛。
朝廷征商稅通常由商戶自行口述,小商戶無需征稅,大商戶隨口掂量。
世家大族則根據喜好,隨手打發。
李承乾轉身,看到李世民一臉深思模樣,不便打擾。
“妹夫有何高見,我願其詳!”李承乾再次變臉,客客氣氣請蘇塵在地板上。
“嗯!”蘇塵裝模作樣,背著雙手兩步走回原位。
“有沒有聽過發票?”
李承乾搖了搖頭,“發票為何物?”
“發票啊……”蘇塵想了想,再次舉例說明:“比如我是賣火鉗的,你在我店裡花四塊錢買了一把火鉗,我就開一張四塊錢的發票給你!”
“如果火鉗有質量問題,你可以憑發票來找我退換!”
李承乾點了點頭,“發票等同購物憑證!”忽然一想,感覺發票與商稅毫不相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