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過後,午休之前。
李世民、蘇塵等人客廳閒聊,吃著李承乾送來的西瓜。
李承乾夫婦已返回東宮。
李德匆匆跑來麗政殿,手裡拿著一紙函件,“啟稟陛下,長安令溫德古有事來奏!”
李德來到李世民座位前,恭敬呈上長安縣令溫德古送進皇宮的奏報。
李世民稍顯疑惑,兩京縣縣令皆為五品,每逢朝會必上朝參知政事。
今日早朝不見其上奏,此時卻上表請奏。
李世民瞄了一眼蘇塵,縮回欲接奏報之手,“報來!”
“喏!”老李躬身一禮,後退一步攤開長安縣令的奏報。
早先李世民曾下令,允許大臣以單紙遞呈上奏,無需製備裝裱。
因此,溫得古的奏表隻是一張紙的報告。
“臣,長安縣溫德古,謹奏陛下:
請旨聖裁有關商民經營蹄鐵、馬蹬事
貞觀三年八月十二,長安有商賈鄭氏、吳氏等聯名呈狀,偶見城內商馬踏蹄鐵,坐鞍配踏蹬。
馳騁如履磐石,控馭穩如山嶽。
臣聞此二物乃將作監新製,今民間馱馬車乘爭先效仿,市井求購者日眾。
商賈敏察商機,欲行其市。
商眾願納課稅,設坊專營蹄鐵、馬蹬,以濟民用而豐國庫。
然,此二物雖小,卻與軍國有涉。
一者蹄鐵、馬蹬所耗精鐵甚巨,依‘關市令’:甲弩、矛矟不準市!
二者蹄鐵馬蹬雖微,若流於四夷,恐邊騎效仿反增其悍!
臣愚鈍,未敢遽準商眾所請,伏望陛下聖裁!
臣,長安令溫德古頓首謹奏!
貞觀三年八月十二。”
老李念完溫德古的報告,恭敬立於一旁等候李世民做出決斷。
李世民轉頭看向蘇塵,似笑非笑,臉上帶有一絲等著看笑話模樣。
蘇塵被李世民盯得莫名其妙,伸手提醒道:“陛下,報告念完了,等你做批示呢!”
李世民臉上戲弄之色收斂,“指示?”
“對啊,下級打報告,肯定要上級批示啊!”
蘇塵重重點頭,心裡卻在腹誹:‘難不成要我教你如何做皇帝?’
不過此話隻能在心裡臆想,絕不敢就出口。
蘇塵卻不知,溫得古的報告已經過中書省初審,到李世民手裡已是第二道流程。
李世民批複後,再發往門下省複核,最後報告進入尚書省監督實施。
此流程相當規範嚴謹,並非某劇中那般皇帝朱批了事。
門下省若對皇帝批示有異議,可聯名駁回,並附注理由。
如若事件複雜,則會進入朝堂眾議。
李世民笑了笑,示意李德將報告交給蘇塵,同時看向蘇塵,“你來!”
蘇塵一點都不慌,溫德古報告中的內容全聽懂了。
滿臉得意的表情,伸手抓過報告高舉另一隻手,看向長樂公主吩咐道:“來人啊,紅毛筆伺候!”
長樂公主起身回應蘇塵一個‘溫柔’笑臉。
蘇塵將報告遞向李世民,道:“有人批複過了啊!”報告上有一個印章,且上書‘受狀’二字。
“嗬!”李世民輕蔑一笑,不作理會。
長樂公主聽眾蘇塵吩咐,果真從麗政殿找來一支禦用朱筆。
李世民愛搭不理,蘇塵從長樂公主手中接朱筆。將報告平鋪茶幾上,不假思索揮筆寫下:
準奏!
“陛下,麻煩你蓋個章!”
蘇塵並非玩鬨,馬蹄鐵和馬蹬本該推廣,助力僅靠畜力運輸的大唐百姓及眾多商賈。
李世民好奇接過蘇塵朱批的奏章,當看到準奏二字時嘴角抽了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