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拿著小本本記數,侍衛將裝滿麥粒的籮筐搬上秤。
兩筐一秤。
目測一籮筐小麥重量大概有七十斤左右。
負責看秤的人高聲唱出,“第一秤:百三十一斤!”
“第一秤,百三十一斤!”莊園管家王喜重複一句,記在本子上。
“第二秤:百二十五斤!”
“第三秤:百二十二斤!”
“第四秤:二十六斤!”
最後一筐隻有一點點最後脫粒的小麥。
七隻籮筐事先稱過,十六斤十二兩。
王喜在本子上快速計算著,算出得數立即跑到李世民跟前,雙手恭敬遞上小本子。
語氣中充滿激動之色,“啟稟陛下!半畝麥田得麥粒濕重382斤!”
大唐之前的小麥畝產幾何無人不知。
高產小麥半畝地388斤,一畝770多斤,除濕後也有將近七百斤。
與李世民估計的畝產大致相同。
“哈哈哈……好!天助我大唐,哈哈哈!”李世民拍著王喜遞上小本子,隨手撕下那一頁。
五百畝新麥田按小畝計算,運氣好可收獲三十萬斤小麥。
蘇塵心裡在換算唐斤與現代斤兩。
大唐的700斤,相當於後世840斤。
田畝的麵積增加,加上係統提供的良種,得此畝產實屬應當。
蘇塵不知現代小麥畝幾何。
見到李世民如此激動,蘇塵心裡也跟著高興。
村民將稱重好的七筐小麥挑回村莊,收拾好臨時脫粒設備。
忽然,從莊園方向快速跑來一人,觀其裝束像是官身。
東宮侍衛來到李世民跟前,雙手呈上兩封折疊紙張,“啟稟陛下,太子殿下敬呈陛下兩封手書!”
“哦~?”
李世民猜測,其中必有禦花園小半畝麥田產量,另一封則猜不透。
看完第一張紙,李世民點點頭,看向蘇塵微笑道:“禦花園四分地收得小麥316斤!”
隨即攤開第二封書信,看完便交給了蘇塵。
信中轉述朔方來電,頡利可汗、阿史那社爾已於半個時辰前抵達朔方!
“陛下,我們中午是不是留在莊園吃午飯?”蘇塵隨意瞄了一眼書信內容,順手塞給長樂公主。
蘇塵與頡利可汗沒有太大交情,反倒與東突厥三位大將軍比較熟悉。
李世民望向遠處正在收割小麥的村民,看了看手表,“好,午餐後再回宮!”
蘇塵點點頭,看向王喜問道:“宰了幾頭牛?”
王喜躬身作揖,答道:“回侯爺,犛牛一頭足矣!”
莊園如今還有十幾頭犛牛,其他用於遠征軍改善夥食。
期間宰殺了兩頭犛牛分予村民,平日村民一有空閒便會打草喂牛。
今天集體收麥,所有村民將在莊園食堂用餐。村莊留守村民不多,大部分外出參與龍騰國道施工。
村莊一百二十戶不到,每戶村民分五百斤,剩餘小麥留著做種朝廷發派至各小麥種植道州。
大致與此前紅薯推廣種植模式相同。
蘇塵正要回話,李世民抄起鐮刀便要下地繼續割麥,蘇塵一把拽住李世民胳膊。
“小子,做甚?”李世民看向蘇塵怒道:“此時九點未至,吃飯尚早!”
李恪、李泰、薛仁貴以及張龍趙虎、王朝馬漢,紛紛加入村民割麥隊伍下地割麥。
蘇塵搖頭笑了笑,“陛下,這麼多人不差你一個,我們得計劃一下這批小麥怎樣快速傳播推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