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時將近,李世民與蘇塵從工部折返太極殿廣場。
太原王氏贈予八十幾張楮皮紙,長安城世家總計湊得三十張。
楮皮紙長六尺約合一米八,寬一尺兩寸相當於三十六厘米。
目前楮皮紙所剩不多。
“小子,今後我朝將再無忍饑挨餓之人!”
從禦書房前往工部路途中,李世民反複說了不下三遍類似話語。
蘇塵搖頭淡笑置之。
後世畝產千斤,且糧食作物多樣性優於當前,照樣有食不裹腹有上頓沒下頓的人。
排除自身懶惰原因,多半來自……外部因素。
李世民見蘇塵似乎質疑,方才自己的豪言壯語,抬手搭在蘇塵肩膀問道:“你小子此般是為何意?”
蘇塵左右顧望一眼,看向李世民小聲說道:
“陛下,後世有一部編年體史書叫‘資治通鑒’。
按年份記錄曆史事件,時間跨度極長。從戰國周威烈王到……五代十國結束,前後共計1360多年!
其中包括唐朝!”
蘇塵有些慶幸,還好資治通鑒結尾時間不是唐朝滅亡,延後了六十年。
否則當著李世民麵說唐朝滅亡,蘇塵心裡感覺怪怪的。
資治通鑒為何不記錄宋朝曆史,因為司馬光生於北宋要避諱本朝曆史。
“書中提到曆代饑荒不下四十次!”
李世民淡淡點頭,等待蘇塵後續之言。
“我認為百姓是否挨餓,不全取決於糧食產量和品種,而是資源分配方式的問題!”
“陛下你說對麼?”
蘇塵不敢說的太露骨,擔心被李世民噴口水甚至挨揍。
“嗬嗬!”李世民拍了拍蘇塵肩膀,加快了些步伐,雙手背在身後獨自前行。
“你小子大可直言,百姓是否得以安居樂業,責在帝王!”
蘇塵搖了搖頭笑了笑,快步追上李世民,“陛下聖明啊!”
就在兩人正要向麗政殿方向去之時,李世民停下腳步,對近百米之外朱雀門內張龍趙虎遙遙招手。
張龍趙虎卯足勁,瞬息而至,“卑職參見陛下、侯爺!”
蘇塵好奇李世民突然招來張龍兩人,所為何事。
“莊園五百畝麥田,收割過半否?”
中秋節那日,李世民與蘇塵一同前往莊園至今已經十二天。
李世民回宮後,從司農監、戶部各調派三名官員前往莊園。
截止今日卻不見派出之人回宮複命。
五百畝分為三塊地,以大唐小畝論一塊地一百七十畝,百八十人需耗時三天收割完成。
按常量,五百畝麥田理應收割殆儘。
張龍躬身抱拳一禮,答道:“啟稟陛下,司農監監正與精於農事村民商定,留種小麥完全熟後歸倉有利於來年出苗!
因此,中秋節那日僅收麥一日。於六日前式收麥,眼下僅剩一塊麥地未收!”
“原來如此!”李世民聞言恍然點頭,張龍之言李世民亦有所了解。
蠟熟期小麥,若天氣好隻需五至十天便可完熟。
李世民輕輕擺手,“朕知曉了,爾等回去吧!”
“遵命!”張龍趙虎對李世民與蘇塵抱拳一禮,便要轉身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