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卿,水稻主產區江南等地,可有消息上報?”
李世民示意狄孝緒魏征入座,看向戶部尚書劉政會,心裡對貞觀稻收成終有不放心。
劉政會正要起身行禮作答,李世民抬手虛按,“愛卿直言便是,無需多禮!”
“謝陛下!”劉政會正襟危坐,作揖一禮,“啟稟陛下,除去嶺南東西兩道,近日不曾有捷報入京!”
李世民似乎早有預料,微微點頭。
大概半個月前,因打穀機蜂窩煤獲得電焊機獎勵,蘇塵親口說過江南道水稻已經開始收割。
蘇塵隻說割水稻,沒有指明是貞觀稻還是本土原有水稻。
李世民已安排好開采江南西道萍鄉煤礦事宜,眼下隻等水稻產量上報,而後就近調撥用於礦工口糧和祿米。
沒有糧食,萬事皆為空談。
正如災年以工代賑,錢多無用,糧食才是重中之重!
“臣啟陛下!”書房安靜片刻後,魏征忽然開口:“陛下無需為此憂心!”
啪~!
“魏征!”回過神的李世民怒拍矮腳案台。
伸手顫顫巍巍指向魏征,痛心疾首的神態怒斥道:
“人言否?糧食關乎百姓生計,枉你素來為民請命直言進諫,今日竟吐寒心之言!”
李世民難得一次占領製高點,恨不得像諸葛臥龍陣前大罵王司徒那般,將魏征痛罵一頓。
說完,李世民向長孫無忌使眼色。
奈何長孫無忌眼觀鼻,鼻觀心,嘗試思索著某些事。
“敢問陛下,何故不等臣把話說完?”魏征絲毫不懼,以往李世民抽刀架脖子亦是常有之事。
此物微風輕浪,不足道哉。
“哼~!”李世民甩袖收回指著魏征的手,“你且道來,朕倒要看看你有何詭辯之詞!”
君臣之不可失,魏征坐在原地深揖一禮:
“啟奏陛下,臣數月前領禦史台、戶部僚屬兵分三路前往河北、河南、江南三道,奉命督行貞觀稻及學堂修建之事。”
“臣去了距離京師最近的河南道,卻晚於相距長安甚遠的嶺南道禦史返京,陛下以為何故?”
李世民聞言一怔,思索幾許答道:“玄成因倭國潛入山東盜技一事,誤了行程?”
“非也!”魏征搖了搖頭,卻沒了下文。
李世民好奇心驅使下,問道:“何故?”
“隻因貞觀稻稻種,尚未抵達河南道境內,河北道更是如此!”
“從交趾運來占城稻,途經嶺南道,再入江南道、河南道,最後抵達河北道!”
“故此,江南、河南、河北等地多數誤了早稻下種時機,臨時作田趕種晚稻!”
李世民聞言恍然大悟,卻不想因此輕易放過魏征,為帝者自有帝王傲氣。
再次拍了一下案台,怒道:“既是如此,玄成為何不早報?”
魏征看向李世民稍有猶豫,思量再三語氣婉轉了些許,拱手一禮道:
“臣不知陛下為百姓生計如此……費心急迫,臣有失察漏報之罪!”
李世民聽懂了魏征話外之音,暗指自己太過心急且不動腦子思考。
“來人!”
立於李世民身旁的李德紋絲不動,禦書房外值守內侍躬身挪步而入。
“賞魏征一個大西瓜!”
“喏!”內侍深揖一禮退出禦書房。
西瓜隻有禦花園有,摘西瓜之前得先找晉陽公主。
“謝陛下!”魏征穩如泰山,安心接受李世民的賞賜。
先前故意不接李世民眼色,長孫無忌自認為因此得罪了李世民。
於是投其所好,拱手一禮滿是質疑的神態,問道:
“陛下,臣聽聞近日明德門三裡之外,長樂大道作為曬場,顆粒飽滿麥粒延綿八、九裡地,不知是真是假?”
果然,李世民聞言很是受用。